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实施措施

2020-11-06马爱龙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包括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认字教学等多项内容,涉及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强化他们的思想品质。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发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先行辅助工具,利用音乐营造出朗读的氛围,开展情景化朗读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文章,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到文章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作者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品味出文章语言的魅力,真正做到有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抒发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朗读教学的开展,导致朗读时间不足

培養学生朗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众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思考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朗读教学的开展,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手段,却不是必要的采用方法,忽视了朗读教学在课堂上对于学生阅读产生的重要意义。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认为朗读是一件消耗精力、浪费时间的活动,会占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过于走形式化教学过程,只在课前采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并没有达到朗读真正的教学效果,形成了片面化的教学形式。

(二)过于关注优等生朗读,无法开展全面性的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常常会想要缩短朗读的时间,在朗读时偏向于优秀的学生,因为优秀的学生口齿流利,咬字清楚,认识每一个字词,能够快速读完文章内容。教师就不会关注到差等生的朗读学习,只让三五个学生朗读文章,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朗读学习,只是做到了以偏概全,无法开展全面性的朗读教学,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降低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朗读教学较为单调,无法形成多样化的朗读形式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时仍旧采用较为陈旧的教学手段,应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机械、生硬地进行朗读,却没有挖掘出朗读当中的情感,只注重朗读的声音,没有教授给学生情感的抒发。教师无法形成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只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要读得轻一些,那个字要读得重一些,对于某些句子要用快速的语速朗读,却没有真正引导学生融入情感,让学生失去的朗读的兴趣,无法体会到朗读的意义。

(四)没有明确的朗读目的,无法形成实质性的朗读效果

在小学阶段,有的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未能明确朗读的目的,只是带领学生盲目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教师没有分析出朗读的目的性,未能制订出合理的阅读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朗读活动,却忽视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无法根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的朗读方式。在课堂上,学生看似热热闹闹的朗读文章,却没有认识到朗读的实质意义,未能感受到朗读为学习带来的效果,这造成朗读学习过于流于表面形式,促使朗读课堂无法形成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五)缺乏朗读的自主性,习惯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学生没有形成自主朗读的习惯,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当教师让朗读时,就投入到文章朗读中,机械地复述文章的内容,展现出一种“念经”的朗读状态,这导致学生朗读效果无法得到提升,严重影响到朗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未能形成自主朗读的习惯,习惯于被老师指导着学习,没有用心去朗读,无法抒发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未能体会到文章的实质含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却忽视了朗读为自身学习带来的益处,这导致学生丧失了朗读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与体验。

二、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明确的朗读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目标的设立指引着学生的朗读方向,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分析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起明确的朗读目标,指导学生的朗读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语文教师应当以教学大纲作为目标设立的标准,制订出符合当前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有思想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文章的魅力,领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到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引领教学,开展范读教学模式

小学生还处于什么都不知道的懵懂阶段,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引领,需要跟随教师的教学脚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引领教学,开展范读教学模式,先展示给学生范读形式,将情感、语气都表现出来,引领学生明确如何表达情感,让学生进行模仿朗读,能够模仿老师的语调,模仿老师的语气,模仿老师的情感抒发形式,掌握到朗读的技巧。学生追随老师范读教学的脚步,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知道在什么地方该停顿,明确在什么地方需要加快语速,注意自身朗读时的表情管理,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

(三)创设情景化教学模式,利用音乐渲染氛围

情景化教学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渲染出朗读教学的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创设出情景化教学模式,利用相关音乐作为情景背景,渲染出与教材相关的情感氛围。教师针对不同的题材,选取不同的音乐,构建出不同的情景,在战争题材中,会选择激昂顿挫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构建出战场的场景画面,针对母爱题材会选择抒情的歌曲,像“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表现出母爱的伟大,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氛围。学生搭配着音乐,跟随音乐曲调的变化,朗读出文章的情感,体会到丰富的语言魅力,感悟到文章所展现出的意境。

(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保障朗读的时间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合理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明确这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大致所占据的时间,分配给朗读教学一定的时间,在每一堂课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朗读时间,给予学生更多朗读的机会。拥有充足的朗读时间,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真正品味课文的语句,自主朗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词,做到吐字清楚、声音洪亮,真正读好文章,享受到朗读的乐趣。

(五)制订科学的朗读计划,合理安排朗读的进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他们对时间的把控。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订出科学的朗读计划,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制订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计划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创建出属于自我独特的朗读计划,利用朗读接触新知识,复习原来的文化内容,形成夯实的文化基础。学生及时根据自我的学习情况,调整朗读的计划,制订出适合自我的朗读计划,合理安排朗读的进度,通过朗读真正了解每一篇文章的本質内涵,掌握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六)把握朗读的节奏性,增加朗读的韵味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节奏性,只有反复地阅读,学生才能掌握朗读的节奏,明确朗读的快慢程度。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不断调整朗读的节奏,针对不同语段采取不同的节奏,反思这种节奏是否符合这篇文章,根据调整节奏抒发出相应的情感,增加学生对朗读韵味的品位。学生把握住朗读的节奏,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速度,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体会到朗读节奏的变化,形成趣味化的朗读形式。

(七)开展表演教学形式,促使朗读教学更有趣味性

对于朗读,学生一般可以想到的就是“说”“开口读”,认为照着课本上文字念出来太过于平淡无奇,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就将朗读与表演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设定朗读的角色,在朗读时让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的角色,分饰着他们的情感角色变化,从人物内心深处出发,表演出整个故事的内容。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语文教材上的文章,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文章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将朗读变得更加真实性、趣味性,主动投入到朗读表演活动当中。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分别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人物角色,将课文的内容复现在课堂上,以对话的形式表演出“草船借箭”的场景,分析出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在表演过程中,有一个同学朗读旁白的内容,扮演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人物角色的同学朗读自我说话的部分,将语言和肢体动作相结合,表演出“草船借箭”的事情经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八)开展多元化的朗读评价方式,增加学生朗读的成就感

朗读评价多种多样,可以包括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在比赛中更可以做到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男女比赛等多种形式。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比赛方式开展不同的评价手段,注重朗读比赛的过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注意到评价方式的公平公正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足的朗读经验,获得更为客观的朗读评价,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朗读优势,同时,形成较高的自我成就感,以提升学生对朗读的感受和体验。

三、 结束语

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教材反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创设出情景化教学模式,利用音乐渲染朗读的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强化他们对朗读情感、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促进他们语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东素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8(12).

[2]唐雪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0).

[3]周东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J].教育革新,2013(2).

[4]袁晓红.解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12).

[5]盛其峰.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微探[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10).

[6]方秀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11).

作者简介:

马爱龙,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