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评价初探

2020-11-06梁文萍

考试周刊 2020年83期
关键词:有效评价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

摘 要: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在于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已经不足以支持当今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章就针对这问题,根据项目式学习评价的优点,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为契机,谈谈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如何构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有效评价

一、 有效的学习评价是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有效评价是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而这个有效评价不应该是单一的,定向的评价。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以只注重教师自身的评价,更要提倡学生的自主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评价时,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以及特长,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自主权力。其次,教师还需要让家长,其他同行,学校等其他群体参与到评价当中去,构建多元性的主体交互评价网络。

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多元化的,多样式的有效学习评价,以评促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下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

二、 项目式学习有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项目式学习是“做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典型的产品为载体展开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项目学习评价应该体现在项目学习的全过程中,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让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因此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有“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习得方法”“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要素。当然,在评价过程中,并不能把这五项指标单列出来进行判断,而是要通过与这些指标相对应的一些具体内容来进行衡量的。

三、 构建项目式学习有效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在项目之初——共同构建原则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纯客观”的过程,而是参与评价的所有的人,特别是评价者与其对象双方产生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并统一观点的过程,也就是说评价结果也应该是双方的共同“构建物”,是其交互作用的“产物”。这样才能提高评价对象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在制定项目学习评价指标与细则的时候,也应该广泛征求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项目之初,也就是每一次项目式学习开题课时,我就要和學生一起来制定本次项目式学习的评价量表。以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神话单元为例,本单元的驱动性问题是:中国古代神话讲述的都是古代圣贤,他们品德高尚,智慧与才能出众,为国为民留下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弘扬民族正气和尚德、尚智的意识形态。怎样传承与推广神话故事?衡量这次项目完成得是否成功,可以有哪些评价标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不少具体的标准,如:做好推荐卡,讲好故事,做关于神话故事的宣传海报……在开题课上,教师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目标,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更关注的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如:学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演绎故事的能力等,促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主动思考,初步形成一份对于这次项目的评价量表。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这些评价量表来补充和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调整评价的方案。

(二)评价在项目之中——多元化原则

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是多元化的。首先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师的评价;项目实践主体,也就是学生自己的评价;学习共同体,项目小组的评价;专家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其次,评价内容多方面,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等等。另外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工具也是多样化的。根据“项目式学习”的不同阶段,其评价方式、方法以及工具也有不一。

1. “问题驱动,选定项目”的评价

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定项目,教师在这个过程只能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对学生选定的主题进行评价,例如:所选的项目有无紧扣语文课程标准,是否符合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所选难度合适的程度,能否在小组内有效地开展等。

当然,因为“问题驱动,选定项目”是整个项目式学习的开端,当学生选定了的项目,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去考虑所选择的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要让学生考虑自己小组是否有能力对所选定的项目进行研究。学生应该根据评价的情况,对所选择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轻叩诗歌大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了许多项目,例如:诗配画、仿写小诗、诵读诗文、摘抄诗集等等。但是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这是对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语文要素“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的巩固和提升。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对学生选定的项目进行筛选,“诗配画”之类的项目就显然不符合目标了。“摘抄诗集”“仿写小诗”这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其合并起来,成为一个“创作我的小诗集”项目,既符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又能符合学生的兴趣。

2. “制订计划,明确任务”评价

为了确保项目能顺利完成,制定计划,明确各组员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可以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项目展开,可以向哪些人了解中华的传统节日呢?如何去了解?如果是选择搜集资料的,由谁负责,又由谁负责整理资料?如果选择采访的,那谁负责采访,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整理?这些都应在开展活动前进行安排,计划好时间,地点,人物,任务等。

因此,这个环节的评价,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以下几点:(1)时间问题,在方案中对于时间的安排要明确,哪个时间点做什么,应该要有明确的计划;(2)活动的安排问题,对于活动中要做什么,有什么活动安排,例如在活动中要采访哪些人,需要哪些人的协助,谁负责采访,谁负责记录,等等,要把具体的人员分工安排好;(3)活动进行中的问题,围绕所要研究的项目,同伴结对,组成小组;如何进行分工;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时的表现要积极大胆;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搜集数据相关的资料以及图片,还要探讨研究方法,准备哪些工具器材,等等,能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3. “启动项目,开展活动”评价

本阶段的评价,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看形式上,可以选择以单独一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还可以以班级集体探究的形式;第二,时间上的规划,可以是短期的,三四天、一两周,也可以是相对长的,例如,几个月;地点上要注意的是要体现学校、家庭、社区三点一线;第三,在方法上的,多种多样的方法综合起来,例如,分析法、讨论法、观察发、调查法、采访法、考察法等等,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面的项目,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这个单元开展相关汉字的项目式学习就最好了。学生们有的通过调查采访,查找汉字的根源。有的通过材料的搜集,查找图书馆,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等,整理出围绕活动主题的故事,谜语,书法作品、歇后语、对联等等。有的可以走访大街小巷,查看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也可以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等。在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感情,让学生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样的项目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4. “形成作品,发布成果”评價

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一般学习的重要特征就源于通过活动会有作品的形成、成果的发布。小组内交流学习,分享经验与体会,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形成自己的作品。这一阶段的评价,我们也是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否活学活用;作品的形式,成果的交流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如在上面提到的神话单元的项目式学习中,就可以是:神话故事课本剧、神话故事知识竞赛“一站到底”、神话故事推荐卡、阅读卡展等。教师考虑的是这样的成果交流中,学生要把在项目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和培养到的能力表现出来。

(三)评价在项目——全程全员原则

在项目学习评价中,我们要根据项目学习的流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评价,这就是项目式学习评价中的“全程”原则。另外,“全员”则是指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相结合的全员评价。学生的自评就是在项目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按照老师的指引学习,操作,当一个项目结束后,自我评价也就随之完成了。小组、家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自评的一种补充与激励。

美国评估大师斯塔弗尔比姆说过:“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项目式学习要比传统性的学习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项目式学习有效评价更能突出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更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项目式学习有效评价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只是粗谈己见,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锦生.小学项目学习指导策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3]陈卓毅,曾光,李霓虹.基于项目式课程的教与学实践案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4]刘旭,李文星.义务教育阶段基于新课程的语文学科评价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梁文萍,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土华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评价项目式学习小学语文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