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及文旅关系分析

2020-11-06韩荣培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缓冲区全域示范区

韩荣培 梁 坤

(1.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2. 贵州省务川县中学,贵州·务川 5643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社会生活“活”的显现,集中反映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地域空间上的发展形态。传统认知中贵州民族地区为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典型地带,但此区域内文化生态优越,在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双重影响下,形成了历史积淀深厚和原生形态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贵州省民族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影响因子模式下对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促进效应,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驱动力量为导向进行文旅融合分析,以期能促进地域性民族非遗资源的资源资本化转化,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为少数民族地区将非遗融入旅游开发提供相关理论与实践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截至当前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贵州省106项(含扩展项目) 140处(截止时间2019年9月24日) 为元数据(Metadata)。去除其中非民族类5项6处,以筛选过后的101项(含扩展项目) 134处民族非遗为分析数据,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存贮和管理,为空间分析奠定基础。

特征突出、知名度高的旅游地对游客具有潜在选择导向,文旅融合背景下,将少数民族非遗融入旅游地发展增加吸引力已然成为首选。本文选取贵州省6个5A级景区(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111 个4A级景区中(截止时间2019年1月)贵州省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公布数据中2018年度客流量居前25位的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1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点驱动要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空间格局下文旅融合态势。随着“快旅慢游”时代的到来,游客对出行和旅游地格局的选择逐步趋于优化,合理的旅游区建构、交通结构成为游客出行重要参考指标。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渝贵高铁贵州省内站点,以及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布数据中2018年车流量最大线路为点和线要素进行空间分析,一则分析在此类点、线要素影响下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空间融合态势,二则为相关点、线要素的创建与布局提供参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所公布申报单位为县级单位,本文在ArcMap中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公布的基础地图数据库中1:300万全省民族分布图矢量化构建县域底图,以县域范围内该非遗项目最具代表性乡镇一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单元,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功能,展开基于点和线的缓冲区分析和不同类型“民族非遗”资源统计分析。

(二) 研究方法

分析不同类型少数民族非遗在全省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差异情况,是衡量少数民族非遗在全省范围内聚集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类型少数民族非遗的离散程度分析,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中的平均最邻近工具和Spss22.0中的变异系数分析来进行测定。其中,平均最邻近指数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R为平均最邻近指数,反映的是通过测定指定要素的质心与其最邻近同类要素的质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测量出指定要素的空间集聚程度。若R>1,则表明要素的分布模式趋于离散;若<1,则表明要素的分布模式趋于集聚。di为指定要素与其最邻近要素的距离,n为要素量,A表示包含所有要素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

变异系数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SD为标准差,MN为平均值。变异系数能反映出地域单元内不同类型少数民族非遗相对于该指标平均值的整体离散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离散程度越大,区域差异越显著,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离散程度小,区域差异趋于均衡。

对空间区域内特定要素的集聚程度测定,一般采用反映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密度来度量。本文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工具,选择搜索半径分别为20km和60km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5A景区和客流量居前25位的4A景区在全省范围内的密集程度和密度分析。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K(.) 是一个核函数,估计f(Y) 在点y 的值时数据点的个数和利用的程度由核函数的值域和形状控制,核密度估计的优劣决定于核函数K(Y) 和带宽h的选取[1]。

针对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在全省范围内的集中区域的确定,在ArcGS10.2软件中使用空间统计工具中的标准差椭圆(方向分布) 工具计算。如果要素的基础空间模式集中于中心且朝向外围的要素较少,则一个标准差椭圆面约包含聚类中68%的要素[2],因此本文选择1级标准差覆盖68%的数据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SDEx和SDEy分别表示标准差椭圆的X,Y 坐标;Xi和Yi是要素i的坐标;X,Y表示要素的平均中心;n表示要素的总数量。

这么说来,难道《水浒传》就不宜读了?不然。施耐庵的行文结构是超前的,如果对《水浒传》故事进行多个板块的切割,那么每个板块里,大都在无形之中运用了一镜到底的表现手法,从人物出现到故事串联,一气呵成,使得读者的视角转换平滑顺达,仿佛置身其境。鲍鹏山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六回的总评中有“《水浒传》的结构有点像接力赛跑。故事的接力棒从王进手中交给史进,又从史进手中交给鲁达”。

基于对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文旅发展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在从较成熟景区、旅游交通、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基于点、线要素的缓冲区分析。针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呈随机分布的特点,本文采用K 最邻近分类(k-Nearest Neighbor,KNN) 法确定缓冲区半径。其公式可定义为:

式中,D(x,y)表示样本x和y之间的距离,n是特征维数,xi和yi是样本x和y的第i个属性。

二、少数民族非遗与旅游景区空间特征

(一) 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特征

截至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共计101项(含扩展项目) 134处,在ArcGIS10.2中使用平均最邻近(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工具进行计算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形态,得出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总数和各类型的平均最邻近指数表(表1)。结果显示,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平均最邻近指数为0.79,小于但接近于1,经检验,置信度为99%,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型分布。从单一类型平均最近邻指数看,不同类型中,因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两类各在全省仅1项,在省域空间范围内覆盖度低,无法通过平均最邻近分析其集聚性;传统音乐类指数小于1,呈集聚分布;其余类型指数均大于1,表明作为单一类型的少数民族非遗在空间布局结构上趋于离散。从全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在市州层面的类型差异变异系数比较看(图1),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变异系数值最高,均为2,说明其离散程度高,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类变异系数值次之,在2~1之间,表明与其空间分布差异程度较居中。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民俗类变异系数值最低,在1~0.15之间,表明其离散程度低,空间分布差异程度小,集聚性显著。通过全省10类少数民族非遗平均最邻近指数与变异系数分析,可明显看出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总体与单一类型在空间集聚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这与贵州少数民族分布区域高度集聚密切相关,导致全省非遗资源民族性显著,非民族地区非遗资源在体量上弱于民族地区,使得全省各类型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空间布局上趋于离散。同时,结合不同类型总体和不同类型民族非遗的空间分布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贵州省各类型少数民族非遗的独特属性及在开发利用程度上的空间差异。

表1 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平均最邻近指数表

图1 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类型变异系数

从贵州省101项(含扩展项目) 134处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在9个市州的空间分布差异可看出(如图2),134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分布主要为黔东南自治州74处,占比55%;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各14项,各占比9%;安顺市10处,占比7%;铜仁市、毕节市各7处,各占比5%;贵阳市5 处,占比4%;六盘水市4处,占比3%;遵义市3处,占比2%。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全省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存在差异,在南部“三州”地区,虽无较大规模的经济总量,但少数民族非遗数量排在全省前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三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集聚明显,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格局受到区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明显偏移。

图2 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聚分布图

针对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密度分布特质,使用ArcGIS10.2中的核密度工具,计算出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分布密度,不难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分布呈“一簇四带”分布,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全省南部区域,其中尤以苗岭沿线最为显著。全省少数民族非遗空间密度分布特征,体现出在贵州山地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集聚空间差异性。同时体现出贵州作为多元民族集聚大省,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空间集聚明显,使得整体少数民族非遗在地域上集聚程度明显。

(二) 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中特征

计算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集中情况,对其后期文旅融合发展将能提供更为有利的思考方向。针对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集中特征,在ArcGS10.2软件中使用度量地理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工具,计算出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中区域可以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中区域主要以围绕苗岭沿线集聚为主。基于此,在对少数民族非遗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础上,可在苗岭沿线进行“廊带”式文旅融合开发,同时,亦有助于沿苗岭沿线构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贵州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对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整体性保护。

(三)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图6 贵州省5A景区和部分4A景区空间分布密度

四、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的文旅关系

(一) 少数民族非遗与4A、5A景区的关系

5A 景区作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对游客的集聚和分流产生重要影响,邻近5A景区的非遗资源因特殊区位优势而具备开发优越性和可行性[3]。通过计算与修正、相关研究总结并结合贵州山地省情,以30km为最大缓冲半径,5km为间隔区建立全省6个5A级旅游景区缓冲区,得到基于5A 级旅游景区的民族非遗旅游资源缓冲区空间分布态势并发现,当以30km为最大缓冲半径时,位于安顺市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景区合并为一个区,最后在全省范围内形成5个缓冲区。这5个缓冲区共包含非遗资源15处,占总数的11.2%,其中以传统戏剧、民俗占比最大。从地区分布看,以聚集于黔中地区的5A景区为主,主要有布依族服饰、安顺地戏、苗绣等为主。荔波小七孔景区缓冲区内仅包含两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百里杜鹃景区和梵净山景区缓冲区内少数民族非遗旅游资源为零,体现出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和较强空间集聚性。

总体来看,全省5A级旅游景区缓冲区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分布少,主要缘于5A级旅游区数量有限,且全省5A级旅游景区多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较少,在地理空间上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集聚地分布不一,体现出全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与5A级旅游景区空间耦合关系不强烈。因此,在贵州省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发挥知名度高的强势旅游地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 和联动效应(connected effect),将“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打造成5A级景区覆盖范围内的一种次优级选择,或利用非遗资源扩展5A旅游景区多样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非遗资源的市场潜力仍需做进一步规划。基于GIS统计分析发现,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和黔西南自治州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集中、类型齐全,是可深入挖掘旅游开发潜力的区域,但在此区域内仅有荔波樟江5A级景区分布,故可充分考虑如何将非遗资源融入景区发展,进一步研究制定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实现由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促进相关景区向5A级旅游景区发展迈进。

在全省111个4A级旅游景区中,基于贵州省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2018年公布客流量居前25位的旅游景区,通过计算与修正、相关研究总结建立25km缓冲半径,5km间隔区的4A景区的缓冲区,得到基于4A级旅游景区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旅游资源缓冲区空间布点态势,并由此发现当以25km 为最大缓冲半径时,25个4A景区缓冲区部分发生了相交,形成了16个缓冲区。16个缓冲区中共包含非遗资源49处,占总数的36.6%,其中以传统技艺、民俗占比最大(分别占缓冲区范围内总量的27%、23%),传统体育、传统医药、民间文学和曲艺占比最低(各占比2.3%)。其中主要以位于“三州”区域范围内4A景区缓冲区涵盖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最为丰富,尤以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贞丰双乳峰景区作为单一缓冲区涵盖的非遗资源最为丰富,这更加凸显出贵州非遗资源的民族性特征。16个缓冲区中有5个缓冲区内非遗资源均为零,体现出贵州“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宏观尺度较分散,具有中小尺度区域集聚性,区域内可融入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中小尺度区域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贵州省4A景区缓冲区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丰富,但存在分布不均衡情况。基于GIS 统计分析发现,“三州”地区虽在特定4A景区缓冲区内有良好的非遗资源,但在榕江、台江、剑河、三都等区域,非遗资源占比大,却无相应发展成熟景区带动,致使非遗资源文旅协调发展欠缺,造成发展空洞。其次,从排名前25位的4A 景区类型中可看出,主要仍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较少,导致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空间分布与景区发展无法协调。从少数民族非遗空间集中特征及缓冲区分析可看出,优势突出的4A景区和少数民族非遗资源高度密集区主要聚集于苗岭沿线,这与苗岭沿线多元民族文化依存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基于苗岭沿线优势突出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禀赋,在空间尺度上加强相互间广度和深度的交流合作,于此区域进行“廊带”式开发,进一步实现贵州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同时,在知名景区构建良好“内部系统”的同时,构建系列带动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的“从属系统”,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更大的发展契机,亦可避免优势资源地区成为“卫星地区”。

(二) 少数民族非遗与旅游交通的融合

贵州少数民族非遗多分布于偏远山区,分析这些资源的可达性能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渝贵高铁贵州省内32个站点中,以站点间距大于10km、客流量、路过车次等为权重指标进行筛选,得到22个高铁站点。通过计算与修正、相关研究总结和贵州山地省情,以此22个站点建立20km 最大缓冲半径,5km间隔区的缓冲区,得到基于高铁站点的少数民族非遗旅游资源缓冲区空间分布图(图3),探析“快旅慢游”背景下,高铁站点在一定辐射范围内对少数民族非遗的空间实践。

由图可知,在20km最大缓冲半径范围内,22个高铁站点缓冲区产生了相交,形成14个缓冲区,缓冲区范围内涵盖非遗资源53 处,占总数的39.6%,其中,以体验类民俗项目占比最大,其中有2 个缓冲区内无非遗项目资源。所有站点中,以黔东南州区域内站点包含非遗资源最多,这一布局弥补了部分地区发展空洞问题,使榕江、三都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有了文旅发展的现实性土壤。但在雷山、黎平、丹寨、贞丰等非遗资源富集地区仍出现“空洞”现象。

贵州省域高铁站点缓冲区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丰富,但存在严重不均衡情况。贵州高铁时代的来临仅走过了5个年头,高铁线路和站点的空间布局更多是出于经济价值和便捷性考虑,对于文化空间的把握有待完善。基于高铁站点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缓冲区分析,看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存在的弊端,以期为后期贵州高铁时代发展如何结合民族特色和非遗项目进行建设布局提供借鉴。

图3 高铁站点文旅关系融合示意图

公路交通作为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旅游方式、旅游流等产生直接影响[4]。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基于高速公路通达性分析,将为全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合理性开发提供依据。以2018 年贵州省内车流量最大的“一纵四横”几条高速路线为要素,通过计算与修正、相关研究总结并结合贵州省情,建立15km最大缓冲半径,3km间隔区的缓冲区。利用ArcMap空间分析,得出基于高速公路沿线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缓冲区态势图(图4)。

受高速公路在地理空间上相连性特征的影响,在开展空间缓冲区分析时,连接重合处会自动合并,最终形成一个覆盖整体范围的缓冲区[15]。全省高速公路缓冲区内共包含非遗项目99处,占总数的73.9%。从空间分布结构来看,由贵阳往黔南、黔西南、黔东南方向的高速公路线路占比最大,可看出大量非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州区域,这与民族人口的集中分布、民族文化聚集密不可分。从种类来看,传统技艺和民俗占比最大,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布依族蜡染技艺、三月三、侗族萨玛节、水族马尾绣、端节等,体现出这些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体现出在贵州少数民族非遗文旅关系中所具有的交通指向性特征。基于贵州“两高”时代的背景,通过对高速公路沿线少数民族非遗的集聚分析,为少数民族非遗实现文旅融合提供更有力的空间实证。其次,基于交通要素考虑可看出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主要集中于苗岭地区,这与苗岭地区自明代驿道建设的完善,使沿线多元民族互动得以加强息息相关,而于苗岭沿线围绕交通要道实施带状的“廊带”式文旅融合开发,将进一步促进文旅关系协调发展。

图4 高速公路文旅关系融合示意图

(三) 少数民族非遗与全域旅游的融合

全域旅游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系统旅游[6]。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促进了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为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为旅游业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模式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两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中,贵州省共18 个地区榜上有名。因部分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地域范围内存在相互重叠和以市州一级行政单位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因素,因其包含地域广,不利于分析非遗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条件以及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情况,故选取交通通达度、经济集聚、旅游接待人数为权重指标,确定各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心点,并通过计算与修正、相关研究总结,以此18个重心为点要素建立40km最大缓冲半径,10km间隔区的缓冲区,得到基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少数民族非遗”旅游资源缓冲区空间分布图(图5)。

图5 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关系融合示意图

截至当前所公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均为创建单位,分析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聚集效应,对促进贵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内旅游资源多样性,推动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由创建向认定转变亦有重要意义。由图可知,在40km最大缓冲半径范围内,18个点要素全域旅游示范区缓冲区产生了相交,形成7个缓冲区,缓冲区内涵盖非遗资源83处,占总数的62%,当中以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占比最大。基于GIS缓冲区分析可看出,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定空间范围内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具有较好集聚性,但应考虑如何将特定非遗资源融入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内非遗资源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保障非遗优势资源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转型升级。

在部分非遗资源聚集地区,如榕江、从江、贞丰等地区,虽从属于市州一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因区位因素导致其无法最大程度上受益于“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A级景区、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创建”等全域旅游示范区政策扶持,导致优势旅游资源浪费。在遵义市、毕节百里杜鹃、铜仁市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内,非遗资源优势不突出,故在区域范围内如何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民族非遗资源的GIS的缓冲区分析可看出,基于县域一级行政单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更加有利于优势资源集聚和政策措施的合理配比,保证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更加显著。

五、结论

第一,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空间分布上集聚性显著,主要聚集于苗岭沿线为主,这与苗岭沿线多元民族文化集聚显著使少数民族非遗产生明显集聚紧密相关。基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在苗岭沿线的空间集聚性,亦有助于沿苗岭沿线进行“廊带”式文旅关系发展,形成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贵州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对贵州省非遗资源进行区域整体性保护。单一类型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受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高度集聚与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趋于离散,这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高度集聚和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密不可分,进而必然导致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省域尺度内出现迥异。

第二,基于GIS 空间分析表明,高速公路15km 范围内分布有高达占总数73.9%的非遗资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非遗资源占比62%,4A级旅游景区25km范围内分布有占总数36.6%的非遗资源,一定程度上形成资源富集的格局,体现出贵州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区域集聚指向型、高速公路为主线的交通指向型和次优级景区(4A景区) 指向型特征。此种分布格局提示我们,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将优势旅游因子为导向,于非遗资源优势突出、驱动力量显著的苗岭山脉沿线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廊带”式开发。通过释放单个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文化魅力,使“廊带文化”获得相依共存的多样性发展契机。凭借“廊带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可使景区景点获得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有力支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使不同民族非遗资源在共生关系中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围绕景区景点实施的“廊带”式文化建设,可实现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永续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保护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

第三,非遗和旅游有着很好的结合点,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基于非遗的空间分布结构考虑,如何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耕文明中文化空间与工业文明主导背景下快速发展的社会空间矛盾。贵州这些极具“地方性”和“传统性”的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融入文化旅游中,将促进地域资源向地域性资本转化,将促进地域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转化为现实经济发展优势。基于非遗资源分布的集聚型、公路指向型和次优级景区指向型特征,结合非遗资源空间结构和可选择性强特点,从内生性角度稳步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开发格局,将进一步提升非遗资源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建设的贡献水平。

第四,无论是单一类型非遗资源的离散抑或是省域尺度下非遗资源的整体集聚性,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贵州民族凝聚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民族文化,从而形成兼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非遗资源。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外在标识和文化影响力,使族际间的文化尊重与文化认同得到全面发展,使民族间形成广泛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也使得民族文化和谐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优势驱动力量带动,为充分借助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发展契机。

猜你喜欢

缓冲区全域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一类装配支线缓冲区配置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