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以北京地区13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例*
2020-11-05胡玲杨博
胡 玲 杨 博
(北京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言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较前年增加40万,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同时,以科学技术素质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早已是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1]正如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所言,“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2]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等院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应积极倡导、落实“双创”教育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市场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至关重要。[3]1-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47年哈佛商学院迈赖斯·迈斯(Myles Mace)教授率先在MBA教学中开设的初创企业管理创业课程。[4]26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萌芽与实施较晚。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率先为MBA和本科生开设创业管理的相关课程,发起并主办了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起步。[5]2002年,由教育部牵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被确定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随着国家强有力的政策纷纷出台,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发展,现已在高等院校内全面展开。[6]24-30
为了激励高校不断提升“双创”教育水平,2016年至今,教育部每年均会评选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供其他院校学习参考。典型经验高校通过汲取国际相关领域的教学、管理经验,依据学校特色,借助政府、社会支持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校内的“双创”工作。高校是开展“双创”教育的主要场所,已有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学的“双创”教育可以显著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6-9]教育体系建设,对于培养能够适应创新驱动型社会发展的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2016—2019年北京地区的13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样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进行分析,在前人研究与案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评价指标,并对13所高校的信息进行摘录整理。在此基础上,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体系共性、比较体系差异、介绍特色经验,最终从校方顶层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环境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参考。从理论角度来看,通过提炼对比、深入研究各校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能够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便于未来学者对我国“双创”教育模式进行更深的了解。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我国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虽已全面展开,但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缺乏专门的实施机构、专项资金和实践平台不足、指导帮扶不到位等缺点,因此汲取全国“双创”教育突出高校的经验,对该领域相对薄弱的国内高校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各地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从而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工作。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辨析
核心内涵界定不清易导致实践的混乱。[10]48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其作为整体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相关研究中较少有清晰的分析与界定。英文中的创业教育为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其界定来自于国外,外国高校在具体教学之中常用的也是创业教育之意。创业教育遵循着“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核心内涵,[11]强调的是学生从事新商业活动的实践能力;而创新教育表示为Innovation Education,国外研究中较少直接将其作为一个词组进行讨论,在相关创新教育的论文中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课堂或科研活动之中的形象思维、大跨度联想与逻辑验证能力。[12]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自主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3]于2010年5月教育部颁行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全局性文件中首次正式表述。[3]1-6张冰、白华整理解读了学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成果,对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创新创业概念做出新的解读。他们指出,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内容,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10]48-52相比之下,部分美国高校采取的是聚焦培养商学院专业化创业人才的模式,[14]这在中国高校之中非常罕见。
Brush于2014年提出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由课程、课程活动和研究三个领域组成,受到资源、文化、利益相关者和与相关的基础设施四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些领域和维度,学校应在其中担任经纪人、协调者、服务器和开发者的角色。[15]类似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闭环需涉及知识创造、课堂教学、实践反馈多个环节,国家、地方、高校多个层次,也包括了学生、教师、科研单位、校级管理层、企业、风投机构、政府等多个重要主体。构成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必然会产生使内部不同主体和要素之间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内生成长的生态系统。[16]40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创业教育中生态系统已成为校企合作和知识转移最重要、最有效的机制,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价值。[17]高校作为各主体的聚集中心,做好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对接各方资源等工作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所考虑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更不等同于简单的就业指导,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18]其生态体系的建构是建立在专业教育、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包含在多类学科之中,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教育体系。[10]50
因此,中国高校在建构本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时,既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19]又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空间;既要注重原有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教学,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职业精神;既要避免“这只是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的片面理解,又要注重面对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学生的因材施教,针对需求进行不同侧重的培养。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当前高校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16]38由于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发展也更为成熟,许多学者对拥有悠久创业教育历史或是突出成绩的高校的教育体系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归纳,期望能给予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的启示与建议。郑刚、郭艳婷以斯坦福大学为研究对象,强调高校创业教育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有效的创业教育系统至少应包括战略与指导方针、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师生的制度体系、相关课程体系、平台与载体、课外或校外实践活动等方面[4]25-31。卓泽林等基于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案例研究,总结了该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即校长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做长效管理、依托校内外资源协同育人,并通过搭建创业寄宿学习共同体、跨学科第一年兴趣小组和设置多样化的双创学位及证书等路径保障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密歇根大学则构建了由一般型创业教育、激励型创业教育和强化型创业教育组成的阶梯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开展从基础课程到与企业深入合作的教学活动。[20]袁本涛、徐立辉对加拿大三所工程院校进行了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分别梳理出了三所大学基于本校传统工程教育优势中所形成的独特创业教育模式,即滑铁卢大学学术学期和工作学期交替进行的“合作导向”模式;麦克马斯特大学以创业项目为问题起点,通过系列培训完成创业项目从想法、概念到商业化的“问题导向”模式;瑞尔森大学与精益创业的方法结合,基于真实实践项目的“实践导向”模式。[21]
以往学者对于国内部分典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做了不少研究。浙江大学以“IBE”(Innovation-based Entrepreneurship,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为导向,系统构建了以意识激发、技能培育、项目优化、融资对接、团队孵化等环节为核心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与国际教育无缝衔接、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依托的教育教学。[22]安泽会对中国农业大学等15所高等农林院校公布的教学、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了高等农林院校完善“双创”教育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从学分学制上改革,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搭建多位一体实践平台、提升师资水平等。[23]葛飞等人以安徽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探究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相较于其他案例,该体系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包括了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训练、创业模拟实训等颇为丰富的实操内容。[24]温州大学作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直强调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奉行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模式。[25]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展示了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着力点之间的差异,最终也将直接影响各校学生的“双创”思维与能力优势。除了开展具体个别高校的“双创”教育研究外,也有部分学者尝试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归类划分,[10,26-27]但可能由于开展研究的年份不同,对应高校的教育教学进行过一定的调整,从而导致不同学者关于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的描述存在相左之处。
宋之帅指出过去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不足,如模式设想较多、缺少实践论证,案例探索较多、缺乏理论提升。[28]笔者基于对国内中文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有关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这150所国内高校作为目前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的突出代表,是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本文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各校提出的诸如“三位一体生态平台”“四五三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表述中,提炼出了各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共性,并加以理论拔高、概括规律,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教育模式。基于各高校的主要差别——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总结了13所高校的五种教育模式,为国内其他院校提供可供选择的基础模式菜单,使其能根据自身特色与外界环境选择最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本土化教育生态体系,从而在整体上助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蓬勃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聚焦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市在人才保障、场地建设、金融支持、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领域出台了大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部署的文件,其中有22%的政策与高校直接相关,高等院校也与科研机构、大企业一同被视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军力量。[29]
北京高校拥有雄厚的教育实力与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整体的“双创”教育实力位于国内前列,是目前拥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最多的地区之一。高校相关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石,校方的全面布局与设计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双创”工作最为突出的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样本,其中包括9所中央直属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3所北京市属院校: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以及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主要剖析各高校的“双创”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旨在研究中归纳规律、寻找特色,探索从高校层面出发的促进全校创新创业发展的规划实践。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法。作者从2016—2019年的《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的出版材料中筛选摘取出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相关内容,分类归纳,并结合互联网权威平台如:教育部、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官方网站或研究论文中提供的高校信息进行补充,保证结果的客观、系统、全面。运用统计学的计量分析,测算与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相关指标的高校达成率,并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和定量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取出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指标,从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生态体系。运用比较法对比13所高校的异同之处,总结其共有的发展框架,并结合各个、各类高校的自身属性,提炼特色,以期为更多高校所用。
四、北京市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教育生态体系建设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指标构建
本文以2016—2019年的《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为基础,在前人对国内外高校教育体系的案例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评价基本指标,并在提炼研究样本的信息时不断完善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包括指导思想、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等在内的10个要素以及与其相对应的34个条目的指标体系(见表1)。
在对13所样本高校的案例汇编进行整理并补充互联网官方平台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各评价指标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各指标的高校达成率。高校达成率是指满足该指标的高校数与样本中的高校总数之比。由达成率的定义可见,当某个指标的高校达成率达到100%时,说明样本中各高校的教育体系都落实了相关工作,该指标成为各高校的体系共性。当某个指标的达成率偏低时,说明样本高校整体在该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高校达成率这一数据的统计,更有助于直观地了解高校在不同工作细节上的完成情况,有利于寻找异同、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
表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指标列表
为便于统计,研究将部分信息摘录登记指标进行了修正,忽略 “该校特色”这一定性描述指标,并删除“经费投入方向与数额”“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规划体系”三个总体性指标,最终形成统计指标。通过计数与测算,得到了以13所北京地区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样本的各指标的高校达成率(见表2)。
表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指标的高校达成率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在我国全面展开。随着时间的发展,各高校的教育体系也不断完善。作为高校“双创”教育的领军代表,13所北京地区的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已经在人才培养与工作规划体系两个维度上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体现出宏观框架完备,实施细节多样的特点。
(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两大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路径。从表2的数据可见,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两方面,经验高校的绝大多数指标都有相当高的达成率,不仅在最基础的教学活动环节上完成了理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兴趣培养—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业竞赛实战演练—实践基地孵化创业的全流程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且进一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交融、与国际化教育接轨合作的各项工作。李亚员在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理论与经验后发现,如何实现“双创”教育的分层设计,如何融入专业,如何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亟待破解的三大难题。[13]85面对挑战,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在“双创”教育的分层设计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分层教育体系极具代表性。其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为了四个层次,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系统教育、面向有创业目标学生的重点教育以及面向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教育。[30]16各高校均通过开设覆盖全体学生的各类“双创”必修或选修课程完成基础性教学,部分高校也结合网络共享技术积极开展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在对具有创业意向、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团队培养方面,一些院校推出了个性化、启发式、探究式、小班式的教学方式,试图在研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灵感。
在“双创”教育与本身专业进行融合方面,多数高校着力于在课程教学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北京服装学院通过开设跨院系实验班、打造宽口径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实施了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模式。[31]77北京联合大学为了丰富学生的创业实务经验,将创业企业的热点案例与相应专业的理论教学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56不少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高校对传统优势学科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培育,进一步结合学校已有优势服务国家创新型新人才的战略需求。
在“双创”人才的递进衔接培养上,各高校都开设了前文提及的全流程教育,但在具体的实践载体上自成一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冯如杯”课外科技活动打造成融创意大赛、创新大赛、创业大赛于一体的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动手创造、勇于创业。迄今为止,“冯如杯”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冯如”科技创新大擂台、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杰出创业校友经验分享会、“冯如”创新沙龙系列活动、“冯如杯”优秀作品巡展、实验室开放体验活动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文化盛宴。[31]5清华大学作为最早启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与国内顶尖的理工类院校,在其创客空间iCenter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工程技能训练、设计思维训练、产业分析实践、创意制作、快速原型开发等服务。同时借助工程咨询与量产服务的开放平台,帮助学生体验从创意到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30]10
(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规划体系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首先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者,其次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33]整体的“双创”教育工作规划体系中包括了高校、政府、企业、学生等多个主体,高校作为其中的工作中心,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完成领导组织与指导思想建设、“双创”教学改革与激励政策建设、教学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实践平台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建设等多项工作,保证开展过程中的机构、政策、人员、场地、经费五到位。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可见,北京地区的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都已保证了校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给学生配备创业导师、提供“双创”场地、经费等基本措施,但在指导思想层面建设、创新创业师生激励政策制定、提高全体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与配备实时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部分有能力的高校已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以更高的行政、教学等级统筹落实“双创”工作,或是设立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双学位、MBA学位,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在各层的教育组织建设上,所有高校均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为一把手,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科研院等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全校各部门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系统,协同开展“双创”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在依靠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在13个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分中心。依托分中心,学校建成了具有多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并构建了以“六有机制——有组织、有基地、有赛事、有教师、有课程、有活动”为目标的分中心运营模式。[34]5北京联合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校区分散、统合不易的挑战。为此,学校一方面以中心校区为枢纽,构建覆盖全校的“双创”教育线上线下统合体系,另一方面依托各校区学院开展教育活动,突出学科特色,就近孵化,降低成本,同时鼓励不同校区、不同学院之间打通地域和专业之间的限制,进行资源交叉互补,形成合作发展的共兴之势。中国农业大学发挥基层学生组织的力量,在全校610个班、团组织中设置科技创新委员,定期召开“校—院—班”的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保证工作纵向贯穿到底。[32]12
指导思想主要反映了高校在一定教学时段中的总方向、总要求、总目标,其内容的设定会直接影响到之后所有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北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均在教育宗旨中体现了国际化理念,相应地也专门开展了打造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计国际研学制度等举措,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全球创新创业交流。通过对一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和目标进行分析,可以窥见其人才培养及相关路径的重点,同样,创新创业氛围的经营也会对校内的“双创”文化产生影响。周剑锋和王娇娇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窘境:高校组织方大力宣扬与鼓励,学生却热情不高,他们指出大多数高校并未形成真正的创新创业氛围,也并未让学生真正明白创新创业的意义及获得参与实践的精神鼓励。[35]在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少数高校对于要营造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氛围给予了明确的描述,如北京大学“敢为人先、勇担责任、宽容失败”的鼓励+包容性氛围;中国农业大学“创先争优”的竞争性氛围;北京交通大学“饮水思源,交融创新”的求索性氛围等。但大多数高校目前在指导性文件中只是粗略地提及要营造校内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但这种不具体的氛围表述使实际活动开展时,无法衡量具体效果。
在政策制度改革层面,几乎所有高校均出台了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或转换机制,对在校创业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部分高校还推出了允许学生将创业实践内容转化为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政策。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北京大学设立了针对创新实验、自主创业、论文发表等活动的专项激励机制。[36]141北京科技大学通过奖金鼓励、保研加分、学分相抵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双创”赛事,并将教师指导学生科创活动作为岗位评聘与晋升的重要指标。[34]5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生为本”,然而不少研究指出我国的“双创”教育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或相对薄弱、社会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参与度不高、创业实践环节有待加强的问题[36]141-146。Gao Zhanfeng等在对发达国家的“双创”教育经验分析后指出,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其成果丰硕的主要原因是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日本等国也不断深化与企业等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对教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37]我国高校仍需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并且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等手段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细致、高质量的指导。教师一直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落实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既需要邀请企业人员兼职教师,也需要配备专职的“双创”教师以期其能更全身心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政策咨询等一系列服务。通过表2的数据可知,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已在教师配备与培养上走在前列,高校与企业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创业孵化中心或创业园作为“双创”实践开展的主要场所,能否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包括咨询、培训、技术、融资、引荐、辅导服务,会对学生的创业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学生创业群体,大多团队在项目运营、融资与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社会资源等领域都缺乏经验,启动阶段也缺乏相应的资金与场地。学校作为联络学生与社会各主体的桥梁,应为学生提供办公场所、启动资金、人才对接、投融资对接等多项孵化扶持服务。清华大学在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方面非常突出,目前已经建立了创客空间iCenter、创新实验室X-Lab、学生未来兴趣团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多个“三创”教育平台,利用多方资源与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保驾护航。
由上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各方协同,保证其协作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如何寻求共同价值观念与协作目标,形成互利互惠的协作制度。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各方参与者具有共同社会价值追求,如何寻找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平衡点是高校进一步增强企业、政府参与动力的破解之道。[38]
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模式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间的差别分析
通过对北京地区13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教育生态体系进行对比发现,高校体系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选择上,即在教育内容的创新与创业、教学形式的课堂与实践上倚重程度的不同。需要额外注意的是,虽然创业团队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这种更加笼统、模糊的表达容易让人联想到理论传授,但不能将创业教育与实践训练、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划等号。不少高校在课堂教学中也包括了企业家思维、风险投资等创业类课程,毕竟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少不了创新思维培育。本文通过分析13所北京地区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案例,总结出有五种代表性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1)以课堂式教学为核心,更突出创新在“双创”理念中重要地位的教育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2)以实践训练为核心,重视创业活动、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代表;(3)兼顾“双创”理念,以实践锻炼、平台支持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根本,兼顾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教育模式,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代表;(5)综合课堂与实践,创新与创业,两两平行推动的综合教育模式,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8所高校。
国内的其他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教学特点与自身办学特色等诸多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对北京地区13所创新创业高校的典型经验分析,本文从校方顶层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环境支持三个维度,整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各要素与主体,构建了适用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框架图(如图1所示)。
高校的“双创”教育体系之所以会增加“生态”二字,是因为其对于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连贯性与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注重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培养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校方的顶层设计上不仅需要考虑到基础的机构建设,还需不断完善相关保障与激励制度,让校园的“双创”氛围深入人心,并在外界环境上为学生提供硬软件等多方支持,协同调配企业、风投机构、政府等多方资源,共同致力于高校“双创”人才的培育。
国内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双创”教学基础,借鉴本研究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相信通过借鉴典型经验高校的经验,更多高校能够将创新思维用于本校的创新创业工作设计中,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更多的新世纪“创”人才。
图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模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