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20-11-05刘永红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山东省海洋

刘永红

(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济南250014)

一、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向海洋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产业布局从内陆向沿海加速推进。目前以生物科技、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已逐渐代替传统海洋产业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全球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海洋战略为新空间、海陆一体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时代[1][2]。沿海国家和地区为保障自身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格局中的地位,纷纷推出强有力的海洋开发战略和海洋保护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求在海洋产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在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加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国内各沿海省市也纷纷制订出台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大海洋领域投入,推动地方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一个“覆盖东南沿海、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点带融合布局”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涵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和深海资源开发、现代海洋服务业等领域的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任务。作为重要的东部沿海省份,山东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提升转型,将成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量的增长,更应是质的提高[3][4]。因此,着眼于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动实现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前学术界对国内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常玉苗对沿海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建立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框架,得到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性的结论[5];殷克东等通过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相关性和协调作用进行了测度,极大推进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6];张东东提出“科技兴海”的战略选择,并以海南省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为例,介绍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技引领的手段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7];姜艳艳从环渤海经济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入手,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合作、绿色发展驱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8];马贝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出了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以渔业、盐业、船舶业为主的发展策略[9],等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海洋生产各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而针对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较少,本文从分析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苏浙闽粤等沿海省份的对比、总结省内沿海城市海洋业绩特色等方面,对目前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促进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

二、山东省海洋产业分析研究

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长达3345公里,占到全国海岸线的1/6,海洋面积15.96万平方公里。2018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约占全省GDP的20.9%,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山东省海洋产业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近几年各产业规模与质量都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无论是在规模、质量还是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鲁与苏浙闽粤省份的对比分析

1.海洋经济总量。从2018年五省海洋生产总值来看,如图1所示,广东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最高,达到了1.96万亿元,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3.5%;山东省紧随其后,位列全国第二,海洋生产总值为1.6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2%;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海洋生产总值目前仍在1万亿元以下。从海洋生产总值占本省GDP的比重来看,统计显示目前以福建省为最高,占到了27%;山东省为20.9%,首次超过广东省(20.1%)位居第二。

图1 2018年五省海洋生产总值(万亿元)

近五年来海洋生产总值增速总体来看,如图2所示,除山东以外,其他四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以2018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速为例,仅山东省增速呈上升趋势,增速为14.3%,位居第一位。

图2 近年来五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速(%)

2.海洋产业结构。对2018年五省海洋三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山东省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处于中间水平,海洋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三产业比重则相对较低。2018年,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但仅略高于江苏省,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标海洋经济大省广东,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

表1 2018年五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

通过对五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海洋新兴产业层面,山东省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产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但总体来看仍以传统型、资源型产业为主,如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等。

表2 鲁、苏、浙、闽、粤主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二)山东省各沿海城市海洋产业对比分析

山东省沿海七个城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滨州,受限于海洋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条件,各市在海洋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以2017年山东省沿海七市海洋生产总值及其占比情况为例,如表3所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青岛市海洋产业规模在山东省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比位居第二位的烟台市海洋生产总值和占全省海洋产业比重分别高出900亿元、6.4个百分点。从海洋生产总值占本市GDP的比重看,威海市位居第一,达到了37.6%;日照、东营、烟台的比重均在27%及以上;青岛、滨州、潍坊的比重则尚不足27%。另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的海洋生产总值目前占到了全省的44.5%,接近山东省一半的规模。

表3 2017年山东省沿海七市海洋产业情况

青岛是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高地,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服务业为主;烟台市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绿色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上发展迅速,目前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次于青岛,位列全省第二;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是我国面向东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海岸线长度约占全省的30%,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日照市海洋经济相对发达,在全市GDP中的占比较高,于2018年11月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潍坊市海洋产业主要集中于寿光、昌邑北部,以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主,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海洋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以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海洋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滨海旅游、海洋物流规模目前仍然较小;东营市从海洋产业结构来看,海洋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以海洋油气装备、海洋化工业为主,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总体规模较小;滨州市在山东省沿海七个城市中海洋产业规模最小,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以海洋第二产业为主,比重超过一半,受限于海洋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目前滨州海洋第三产业规模相对偏小。

三、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业科技含量低、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协同不足,融合深度不够

根据对外省及山东省内城市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海洋产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沿海城市间产业发展不协调。城市海洋产业多集中在近海区域,海洋产业对于内陆城市的整体带动性不强,而沿海城市之间,相关产业也欠缺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发展机制缺失。例如青岛、烟台等地在相关海洋产业方面互动不足,存在各自发展的趋势。二是区域纵向发展不足。海洋产业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应积极开拓、带动内陆城市以及远海区域相关海洋产业的开拓发展,而目前山东省在这一方面特别是对能源、深海生物等产业的规划与发展存在欠缺,从而对内陆纵深、大区域经济带动性明显不强,极大束缚了山东省海洋产业规模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不优,内部融通不足

山东省海洋产业经历了从第一产业到二、三产业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产业。但是根据各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可知,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目前,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约为51%,比重刚刚超过一半。而广东、福建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均在56%以上,比山东省高出5个百分点。浙江海洋第三产业比重也达到了54%,高于山东省3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甚至不及同期环渤海地区的辽宁、河北,这说明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调整还比较落后。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如何快速实现新动能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仍是山东省实现海洋强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山东省第一、二、三产业门类齐全,尤其是第三产业,近两年发展较为迅速。从三次产业的互融互促来看,目前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还相对较低。海洋第一产业虽然发展较早,但是目前个别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第二产业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一产业的提质增效,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有很多领域需要完善;对于海洋第三产业来讲,其服务于海洋一产、二产的程度也相对不高。从深层次看,各产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联系,围绕核心产业的集群效应尚未明显形成。虽然近年来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有加快趋势,但总体而言,全省海洋“新六产”的推进速度有待提升。

(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无力,科技贡献较低

海洋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竞争的重要焦点。通过比较发现,山东省在海洋新兴产业领域主要存在发展滞后或不优不强的问题。全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增速虽然位居前列,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另外,在海洋新兴产业一些“高、精、尖”领域,山东省也没有充分占领制高点。海洋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海洋产业的演化升级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科技不断融入的过程。山东省海洋产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优势弱化,主要原因在于海洋产业科技贡献度较低。山东省是较早发展海洋产业的大省,无论是在人才引进、科研技术投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相对于投入产出比来讲,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所不足,海洋产业发展仍以中低端领域为主。究其原因,科研管理体制的局限、政府官本位思想的束缚等造成海洋科研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重研究轻应用”等现象严重,山东省海洋科研教育潜力未能充分发掘。另外,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不畅、机制不活也是导致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贡献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日益提高,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整体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深入分析山东省及其他临海省份海洋产业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政策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科技研发以及产业大数据系统构建方面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推进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海洋经济科技含量及科技贡献率,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全面、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一)构建促进海洋产业高效发展的政策体系

随着海洋产业演化路径不断升级、海洋区域竞争格局不断调整,亟待创新和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顶层设计,统筹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为各地海洋产业发展提供路径指导和政策供给。一是确定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完成近、中、远期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各地发展路径,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协调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融合等。二是完善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海洋优势产业支持力度,同时在税收领域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创新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涉海产业企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此外加大私有资本的参与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动力动能,增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共享海洋产业发展红利。四是制定出台扶持涉海中小企业政策,要形成若干大型高技术公司引领、大量中小企业参与的局面,引导涉海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在对海洋中小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了解和帮助解决涉海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扶持政策,促进海洋产业链的延长与健康发展。

(二)推动海洋产业优化转型

结合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海洋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产业,鼓励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链。在产业优化转型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动引领、扶持的作用,积极帮助解决各类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以坚定的信念促进产业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固海洋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基础,在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第二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充分利用省内资源优势,实现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绿色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快速崛起;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服务业比重,在第一、二产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着力在海洋金融保障、海洋信息服务、滨海旅游等领域挖潜增效,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服务规模、服务质量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有效手段,促进海洋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壮大海洋“新六产”,形成海洋产业发展整体合力。

(三)大力扶持海洋科技研发

海洋科技研发具备公共性和外溢效应,需要依靠政府推动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促进海洋科技研发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是高科技的发展,新动能也就是高科技的动能,只有掌握行业高新科技才能创造出更强的生产力。在加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政策体系,鼓励和促进海洋科研投入与研发,落实政府部门服务主体的地位,形成政府与高新产业公司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引领的功能,主动对接、服务已有的各类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其“经略海洋”的智力支撑作用,不遗余力地继续吸引各类海洋科研平台来本地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另外,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结合对本地海洋科技型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情况,了解涉海科研开发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帮扶。

(四)建立和完善海洋产业大数据系统

在5G、智慧云等新兴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海洋经济发展要积极与新兴互联网技术融合,利用大数据助力海洋产业新发展。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性、前瞻性的规划,有效利用大数据平台,一方面可以提高海洋产业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反馈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相辅相成的新局面。以山东为例,目前最迫切的是结合已经启动的山东省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健全和完善山东省海洋产业统计数据库,将海洋产业的相关数据资料纳入实时监测范围,务求资料详实、实时更新,针对各个海洋细分产业形成全覆盖、标准化的云数据系统,最终形成完善的海洋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相关统计资料库应尽早开通开放式检索服务,尽快实现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山东省海洋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山东省即墨市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