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增加对夜间驾驶的影响

2020-11-05编译刘哲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暗光视锥强光

编译 刘哲宇

每当听到我的患者或亲友要在夜间开车时,那句有些过时的网络流行语——“亮瞎了眼”,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出现在我脑海里。事实上,在夜间驾驶时,过多或过少的光照,都会给我们的视线与安全带来挑战。而近十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延长,在进入老年之后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六十岁甚至七十岁以上老年人日常驾驶汽车的情况已见怪不怪。老年人驾车这一现象在欧洲国家尤其显著,就连93岁高龄的英国女王,都在疫情后被拍到驾驶着自己的路虎轿车兜风。但多年驾龄所带来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完全弥补在城市道路上驾车所需要的反应与决策能力,如果是夜间开车,年龄的因素对于驾驶安全的影响就更为显著了。

夜间行车处在一个很复杂的用眼环境中,光照的上下限差异极大。对面车道上相向而行的汽车车头灯发出强烈的LED蓝光及眩光,会在短时间内让人晕眩,甚至有短期失明的风险;而没有来车时,极端的暗光环境又让驾驶者很难看清道路。弱光下,为了看清事物,大脑会指挥我们的眼球对视功能进行一定调节,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应动态、细致地去分析此时的用眼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不断衰老,瞳孔会逐渐失去年轻时的扩张能力,因此能够传输到视网膜的光线也在减少。暗光环境下,眼球的衰老还同时伴有模糊、散光等问题。在夜晚,驾驶者需要对每一点接受到的光线物尽其用,才能看清眼前路况。

除了瞳孔收缩能力的下降之外,制约夜间视力的重要因素是瞳孔周边视杆细胞的数量。人眼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明亮条件下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人眼视网膜上存在能感应红、绿、蓝的三种视锥细胞,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也都可以由红绿蓝三色组合而成。所以,三种视锥细胞不断组合来感受不同的光,我们就能分辨出不一样的颜色,看到手机和电脑显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视杆细胞,外表呈细杆装,内含感光物质,在光刺激下,感光物质可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变化和电位改变,使视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视杆细胞主要在暗光情况下发挥作用,没有色彩识别功能,所以我们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更难分辨出颜色。

随着年龄增长,瞳孔周边黄斑的视杆细胞数量下降,在弱光环境下,它们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捕捉光线的细微变化。若此时对面车突然来车,年龄更大的眼睛便会经历更强的眩光,从眩光中恢复过来要花的时间也更多。

总结一下,年龄的增加对于夜间驾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感光不足、视物不清晰;以及眩光、强光敏感,且恢复较慢这两点上。夜间行车,太阳镜会严重影响视野,因此不能佩戴。若一定要开车,最好的办法则是配备一副专业的偏光驾驶镜。好的驾驶镜在实现75%以上的主镜片透光率的同时,对于对面车道来车的强光,能阻挡80%以上,将暗光环境下的强光刺激这一最大的安全隐患消弭于镜片上。❏

猜你喜欢

暗光视锥强光
强 光
夏夜
暗光
眼睛是怎么看见各种颜色的?
强光手电真能点燃物品吗
为什么不直视,反而能看到暗淡的星星?
知否
猫眼看世界
强光治疗及光子嫩肤——激光美容系列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