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
2020-11-04蒋慧子彭虹斌
蒋慧子 彭虹斌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与测定,从而确定自身的奋斗目标,最终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简单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为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就业谋生和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热爱职业,认清自我、相信自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在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职业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帮助,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中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第一门德育课程。不少中职学校将其放在开学的第一课,为的是引导学生逐步明确好职业方向以及未来的职业定位。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建立,为了更好地应对就业、创业和升学等多元化选择的需要,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微课,又称微课程,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学微视频这一载体,运用视频、音频课程资源将自身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某个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讲授内容具有明确性、精简性、规模小、导向性强、适应性较强。翻转课堂是目前信息化教学较为常用的手段,其改变传统教学“被动”的知识传授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课下完成,在课堂上则对学生提前预习的情况进行巩固和问题解答,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以微课作为课前的知识传递,在课内则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学习疑难点和完成相关作业等活动,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巩固与评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于十年前引入国内后,在不少教学活动中得以应用,但总体影响没有国外那么大,国内真正实施的较少,在中职院校实施的更少。在中国知网以“中职”、“翻转课堂”、“微课”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不少学者已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了中职教学实践,其中包括公共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但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教学设计及应用几乎没有,仅有部分学者将微课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1][2][3],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可创新性的视角。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现实困境
在我国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社会排斥性非常强。受到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舆论影响,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普通教育分流出来的“落选者”,也是拥有成功体验较少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职业目标模糊,也普遍存在消极心态和失落感。因为学习差,他们认为今后没有发展潜力。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对于就业前途的未知更有不安。而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不爱学习,只想着“混日子”。所以许多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学习没有真正将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纳入进去,也没有认真落实规划,而是规划完成后应付了事,并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置之脑后。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以广州市为例》一文中分析到,一方面目前学生对选择中职学校的自主意识高,但专业学习兴趣相对欠缺;另一方面,学生普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开展职业规划和实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4]比如在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近六成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目标不明确或不确定,还有超过五成的学生处于规划摸索阶段或还没开始规划,两个年级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很小。这也体现了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缺乏持续性跟进和有效指导。目前,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的授课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一般是被动接受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许多学生仅停留在浅显的理论认识层面,缺乏实际的实践应用。当下的中职学生主要为新一代的数字原住民,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对于他们来说,在理解能力、学习自主性、自我控制力等方面都是挑战,而且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挫败、厌倦、反抗等心理,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教学手段拘于形式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手段往往倾向于重方法轻实际,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指导和定期的培训以及系统化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容易走入形式化教学的误区。教师仅以教授规划方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则以完成个人生涯规划书为学习目标,在这一普遍情况下,学生学后收获感不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仅是一门以写作为主的课程,无法达到培养目的。
(三)缺乏专业化师资及个性化指导
据了解,目前各中职学校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不够专业且不固定,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多个老师轮流上课的情况,并且常规程序化教学忽略了教学的个性化以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性。中职学生在入学之初已确定的专业方向,一些教师便于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程序化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容易形成“套路”,从而误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使得在生涯设计中,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不利于其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评价过于死板
在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以最终提交一份生涯规划设计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且教师主观性评判较强,单一的评价忽视了特定课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随着课程结束,对学生生涯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基本终止,忽视了课程落实目标的动态性和发展性,缺乏对学生阶段性评估及引导,让规划失去实际意义。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一)可行性分析
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年轻化,具备接受与学习新兴事物的能力,对于创新性教学适应性较强。在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也逐步提高,教师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学生能够积极完成微课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当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疫情“线上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独立观看视频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十分便利,多数中职学生拥有移动设备,为实现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应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及问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主动性,课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微课,课上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课堂展示与活动,课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梳理与评价,将学生自主性学习贯穿整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灵活地选择学习环境,借助各种信息化平台进行沟通,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丰富多样化的实践学习。因此,教师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角色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则成为建构意义的帮手、推动者。这一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立体、全面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创新性思维。
(二)具体策略
1.教学应用原则
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将微课的特点突出作为首要环节,需要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将重点突出且精简内容,以保证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与渗透;其次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建立课外交流平台,这样既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又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要保证翻转课堂知识构建的完整性,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创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情境,以确保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主动性。
2.教学模式设计
国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设计探索多是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传统学科教学,在课前学生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由教师组织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区别于以知识学习的学科教学模式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最终不以知识学习为目的,而是更看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设计环节见图1。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创新教学设计,在开展实际教学之初,对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成4—6人的形式并将小组形式延续至整个教学周期。
图1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设计的三大环节
(1)课前知识传递环节工作
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数字化以及理论形象化。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考虑到学习者自主学习难理解,应当选取该课程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疑问、混淆点,同时结合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在进行教学选题时尽可能小且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快速地掌握知识点,遵循从“问题导入—新课讲授—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教学过程,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进行设计。[5]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生涯设计”这一模块为例进行微课设计的流程具体如图2:
图2 “生涯设计”模块的微课设计过程
在授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及课堂讨论题目发送到网络平台上,要求学生完成对应的在线答疑、讨论等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上传的问题进行整合分类,并做好课中知识答疑以及探究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6]如笔者在讲解生涯设计这一模块知识时,首先告知学生在翻转课堂当中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是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学会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目标。随后笔者通过讲解民政专业培养人才就业方向和专业培养优势,以及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定位自身的个人优势以实现自我认知。同时在微课中巧妙地介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专业培养人才以及自身进行全面认知,提供给学生一些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以及方法,并采用职业生涯目标选择四大黄金标准对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分解每个阶段实现的目标,在合理评估自身的前提下,学会通过差距分析不断完善个人的职业路径。笔者要求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认真观看,并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任务单明确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收集职业信息的要求,以及独立思考如何将个人优势与专业优势相比较,初步设计适合自己的合理职业目标。
(2)课中知识内化环节工作
在正式授课中,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简单汇报自主学习的内容,同时将归类好的问题分发到各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疑难点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最后进行该模块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具体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民政专业的相关职业信息包括岗位、薪资等并进行相应的思考;课堂则以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设计,如小组汇报、作品展示等。每组轮流汇报探索活动收获以及个人初步生涯规划,汇报结束后进入相互交流讨论的环节,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放在课堂中进行集中讨论,对学生存在的部分学习问题进行统一汇总和集中分类后,[7]挑选出其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未来职业的晋升渠道等进行回答。在开展小组合作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观察,发现并选择性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规律和特点进行学习。学生通过积极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深化对专业就业方向的认知,纠正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其全面的综合能力。
(3)课后评价反馈环节工作
在授课结束后,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评价,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从而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善。在本次“生涯设计”的微课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完成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后,笔者结合学生最终给出的探究结果,立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逐一评价和总结。随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相互评价和自我点评,使其可以深化自我认知。最后,笔者对部分小组汇报出来的优秀作品进行充分点评与分析,并将优秀的作品通过各种方式展现给班级内所有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适当利用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渠道进行拓展学习。由此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课上与课下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学习的顺利对接,使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3.教学评价机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机制也不同于传统课堂评价,需要具备自己的特色,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如图3所示。
(1)多主体的评价形式
图3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评价主体以教师、学生两者共同努力完成,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团队互评”的三种形式进行。[8]主要以学生自评以及团队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增加学生自主规划的可行性以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教师的评价可以量化,如通过在课程中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后,教师就学生的表现记录成绩,鼓舞学生参与热情。在课程的翻转课堂中集中使用教师评价,评价透明、客观、公平。团队互评也是引入一种比拼的竞争机制,能够营造一种团队合作中彼此竞争的学习氛围,学生普遍喜欢参与小组互评,在评价时可以充分体现出主体存在感,那么评价结果也会公平透明。学生自评是自主学习的保障,是学生自觉学习的体现,学生的自我评价整体趋于客观,在线上学习阶段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9]
(2)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方法——构建个人学习空间(PLS)
良好的评价方法对于翻转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实现预期课堂教学的成效。个人学习空间(Personal Learning Space,简称PLS)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结构、学习支架和模板及安全可信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实现他人指导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平衡点。[10]作为高等教育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平台,能够让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节中自主创建学习空间,充分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将其初步引入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中进行实践,有利于中职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基础,联动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及自主选择其他网络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逐步形成个人学习空间,同时在该空间内配有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可随时记录学生学习动态,便于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主动对其学习过程的评价。
(3)全方位的评价过程
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人差异内评价之间的互相结合。在微课视频学习评价方面,由微课课后练习题的机器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两部分构成,其中学习态度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家长或者其他的学习监护人。在课程结束后,还需要把所有的有效评价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值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学生的平时成绩,每一部分的评价内容包括独立探索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协作探索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期末成绩则是以具体的作品如个人职业规划书、个人简历等形式呈现,最终成绩则由平时成绩占比60%和期末作业成绩占比40%共同构成。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
(一)应用效果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相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运用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得学生能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开展相关的职业知识学习奠定坚实良好的学习基础。
2.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
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笔者发现教学课堂开始充满生机和活力,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交流与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课以较短时间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后期课堂教学中则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将重点放在构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学生在此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主动与其沟通,充分实现双向互动,以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调整。
3.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立足于教学大纲中的目标以及要求,深入挖掘教学中的重难点,并将其录制成微课,使得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开展学习,在未来若需要回顾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同时在课上课下,能与学生和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深化对专业的认同感,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笔者在走访实习学校期间,旁听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并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传统课堂的情况。在综合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入到教学实践中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学生能够在主观评价上给予积极肯定,并且对自己专业的职业探索热情有明显提升。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少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能按时对微课进行学习,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则是课堂活动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11]因此,教师应当适时监督、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地完成微课学习,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在实践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每一环节,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知识内化。
(二)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1.提升微课教学质量,优化课程知识点
如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层出不穷,中职教师在对德育系列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课进行教学开发时应当在借鉴传统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经验基础上,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独特性以及教学对象的特定性构建合理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既要重视微课制作的质量,也要提升微课实施教学的质量,优化课程知识点,将方法教学融入实践,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实际的实践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2.探索适合师生交流的途径,凸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如何合理引导他们适应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探索一条适合师生交流的平台或途径,将加强师生交流的理念融入到翻转课堂的构建中,尤其是把握好课中知识内化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协助与督促的作用。同时,在课后知识巩固环节中,多元化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老师更加关注到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减少“套路式”教学带来职业教育下学生对职业认同感不高的现象。
3.及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适当进行赞赏教育
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动态性与发展性方面存在不足,忽略了“生涯”一词的重要性,教师较少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体现这门课程的实质以及实现这门课的培养目标。那么应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增强跟进学生学习进度的观念,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对中职学生进行赞赏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与期望。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进入“黄金时期”,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暴露了一些弊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则充分利用了新时代学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与需求以及全面整合职业生涯教育信息资源的必要性,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笔者在读研期间,受信息技术课程老师的启发,在全面学习了关于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知识,立足于未来从事的专业教学方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会继续探究这一课程的应用,实现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激发中职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的最终目标,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