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导管联合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2020-11-04陈志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导丝输尿管开放性

陈志华 帅 强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河源 517000

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该种疾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先天性狭窄,一种为继发性狭窄,导致继发性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包含手术、创伤、感染等情况[1]。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腹部持续钝痛。输尿管狭窄部位主要表现在输尿管下段,主要因壁段狭窄合并结石嵌顿,导致患者肾功能减退;上中段输尿管狭窄较为少见,常见为先天向畸形[2]。为了改善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狭窄疾病的治疗方式为开放性手术,其需要根据患者输尿管狭窄的位置、长度、严重程度进行术式的选择,即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输尿管狭窄切除吻合术等,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多,预后时间长、易出现吻合口再狭窄现象,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升级,输尿管镜被运用在输尿管狭窄疾病的治疗中,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提升了输尿管狭窄疾病的治疗效果[4]。为了探究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的具体临床效果,本文选取80例输尿管狭窄疾病患者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予以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收治输尿管狭窄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5岁,平均(45.6±2.9)岁;病程1~7年,平均(3.85±1.23)年;位置:输尿管中段狭窄4例,输尿管右侧狭窄13例,输尿管上段狭窄7例,输尿管左侧狭窄7例,输尿管壁内段狭窄9例。

观察组(40例)采用输尿管导管联合输尿管镜治疗,男26例,女14例;年龄34~56岁,平均(45.9±2.9)岁;病程1~8年,平均(3.93±1.42)年;位置:输尿管中段狭窄3例,输尿管右侧狭窄12例,输尿管上段狭窄8例,输尿管左侧狭窄7例,输尿管壁内段狭窄10例。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输尿管狭窄患者,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年龄不宜超过60岁;患者无手术禁忌。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慢性内科疾病者;精神障碍患者;过于肥胖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具体的操作方式为:依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治疗,针对输尿管上、中段狭窄患者,应采取输尿管狭窄切除吻合术或肾孟成形术予以治疗,游离病变输尿管两端,保证切除后的吻口无张力,形成不漏水的吻合口,可降低手术再狭窄发生率。针对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应采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予以治疗,减少术后膀胱输尿管反流,减少上尿路感染机会。针对输尿管狭窄所处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观察组(40例)采用输尿管导管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具体操作方式为:给予患者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利用输尿管镜观察输尿管狭窄位置、狭窄原因以及狭窄段的长度。将金属导丝成功插过狭窄段,留置导丝,将9F输尿管镜沿导丝推进,力度保持均匀,逐渐通过狭窄段。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狭窄环裂口进一步扩张,持续推进输尿管镜,促使整个输尿管狭窄位置得到扩张。随后输尿管扩张导管沿导丝入镜,在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导管。若是采用输尿管扩张导管进行治疗时,遇到阻力,可以缓慢扩张至最大号管,输尿管镜沿导丝再次进入输尿管狭窄位置,利用输尿管镜的镜头持续扩张,速度保持匀速,通过狭窄位置后,应将输尿管继续推进,确保输尿管狭窄位置能够得到充分的扩张。将双J导管最后留置。

留置导管后的每个月给予患者复查,通过X线平片观察双J导管的位置情况,以及结石并发症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转归情况,适当将J导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随访3个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所反馈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即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治疗效果以患者的尿流速作为指标,以最大尿流率值(Qmax)表示,比较分析该指标变化情况,患者的Qmax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尿流速快,即观察组患者手术后Qmax为(23.45±1.85)mL/s,对照组患者手术后Qmax为(18.98±2.21)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少,即术后出血1例(2.50%),对照组患者发生再次狭窄3例(7.50%)、术后感染3例(7.50%)、术后出血3例(7.50%),共计9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手术前Qmax 手术后Qmax t P对照组 40 5.65±1.21 18.98±2.21 33.4606 0.0000观察组 40 5.55±0.85 23.45±1.85 55.6058 0.0000 t 0.4277 9.8090 P 0.67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疾病为泌尿系统常见病,严重者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受损,为了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及时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以往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选择开放性手术,该方式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及术后恢复慢等特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5]。亟需选用一种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凭借着上述优点被广大患者认可[6]。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针对输尿管狭窄采用输尿管镜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率在75%,说明输尿管镜治疗效果显著[7]。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升级,输尿管镜设备价格的降低,已广泛的普及,但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所需的配套设备价格昂贵,并未被普及[8]。因此针对输尿管狭窄疾病治疗时,可以联合使用输尿管扩张导管进行治疗。较之单纯使用输尿管镜治疗,可以降低成本,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输尿管狭窄疾病的治疗。另外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适用范围广,可在输尿管镜的直视下完成输尿管扩张,可以让医生实时了解输尿管狭窄的治疗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9]。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方式可以被重复利用,该种方式可以作为输尿管狭窄开放性手术失败后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0-11]。在利用该方案治疗输尿管狭窄时,始终保持力度轻柔、缓慢。在输尿管镜通过输尿管狭窄位置时,要利用导丝作为引导,避免导管插入时出现假道现象。观察导管中有无尿液流出,若有尿液流出时,应缓慢推进输尿管镜,若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狭窄位置嵌顿,不能将输尿管镜强行拔出,而是缓慢摆动,促使输尿管镜松脱,进而将输尿管镜拔出,避免损伤输尿管黏膜[12-13]。采用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时,应注意:(1)进行扩张时,医务人员的动作始终保持轻柔,避免力度过大,对输尿管造成二次损伤;(2)为防止输尿管扩张导管在扩张过程中,划伤输尿管黏膜,需将输尿管扩张导管前端磨平,且涂抹润滑剂;(3)输尿管扩张导管应从最小号开始,逐渐扩张输尿管狭窄部位,可以有效地避免输尿管受到损伤。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可以缓解患者腰腹部的疼痛感。该方案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需医务人员掌握良好的操作技术,确保患者输尿管不受到二次伤害。有相关研究表明,腔内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所导致输尿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作为输尿管术后狭窄治疗的首选办法[14-15]。在针对输尿管狭窄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因此,本文所有患者反馈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尿流速快,即观察组患者手术后 Qmax为(23.45±1.85)mL/s,对照组患者手术后 Qmax为(18.98±2.21)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少,即术后出血1例(2.50%),对照组患者发生再次狭窄3例(7.50%)、术后感染3例(7.50%)、术后出血3例(7.50%),共计 9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导管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最大尿流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使得术后感染、术后出血以及再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该种输尿管狭窄治疗方式可行性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导管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治疗效果明显,较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导丝输尿管开放性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介入导丝或硬膜外导管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修复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探究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Gaia系列导丝在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