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策略

2020-11-04马林硕杰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
关键词:节奏感律动节奏

马林硕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前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作为音乐审美素养的关键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并把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趣、更具实用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营造的音乐课堂环境中,进而有效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一、教学现状

第一,在教授音乐课时,一些教师缺乏对音乐教学的重要认知,他们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只关注教学的形式,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更是不断探索教学的不同方式,关注课堂多样性,并且一些教师将音乐课堂拆成了拼盘一些的课型结构,这些都导致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并且使得学生难以领会到真正音乐教学的目的,对音乐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第二,音乐教师未抓住其中的精髓,在教学中,学生也是忙忙碌碌,并且在教学中要配合教师的表演,例如,学生得用手打节拍,或者采用伴奏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三角铁以及铃鼓等,这些打击乐器十分简单,虽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然而却不能发挥节奏教学的效果,并且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是为了活动而开展的教学,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不断创新教学过程,并且在音乐教学中编制了大量的活动,但是缺乏对活动内容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学氛围虽然十分和谐,但是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小学生对一首好音乐进行鉴赏,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好的乐曲的加深理解,还能够在鉴赏能力上有所提升,甚至能够在原有的把握鉴赏乐曲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对原有的乐曲进行创新。

(二)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节奏感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与美好音乐进行灵魂的对话,安抚焦躁的心情,陶冶情操,在它多变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下,小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良好的塑造,荡涤他们心灵中的尘埃,在生活学习中更加果敢坚毅,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美好。

(三)带动智力方面的发育

音乐节奏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脑,同时使他们协调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协调性,身体的灵活性,还有大脑的反应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在想象力、创造性、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方面也会相应提升。

三、培养节奏感的实施策略

(一)从兴趣入手培养节奏感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和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性相结合,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来说,音乐节奏就是它的灵魂,而学生在欣赏中往往更关注它的歌词、旋律等,没有注意,甚至意识不到节奏感在哪里,这些情况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流行歌曲开启学生对节奏感的认知,因为流行歌曲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喜欢和易于接受的,通过流行歌曲让学生意识到节奏对于一首歌曲是多么的重要,很多人比较喜欢周杰伦的歌曲,小学生也一样,因为他的歌曲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比如说《稻香》《青花瓷》等让学生欣赏,两首歌曲在快慢上各有不同,一个欢快活泼,一个唯美古典,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去感受歌曲,再发表各自对于两首歌曲给自身的感受,再由教师提醒它们的不同就是因为节奏的不同造成的,所以才会在欣赏的时候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这些具象化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节奏感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在以后的音乐学习和歌曲欣赏中对节奏感时刻关注的习惯,提升这方面的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如何写出好的节奏,创作优秀的作品。

(二)借助听说,培养节奏与节拍感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教学中,节奏教学尤其重要。因此,低年级音乐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听说节奏训练,并且培养学生形成初步节奏感,之后再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让学生养成音乐感知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音乐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分辨和感知音乐节奏,并且感悟到其中的变化,并且按照低年级学生自身不同的爱好,教师进行合适的儿歌的选择,有效开展辅助教学。比如,在《好朋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采用歌曲《數鸭子》为例,让学生感受节拍的变化和音乐的节奏。这首歌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歌曲,同时充满着节奏感,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该歌曲让学生体验音乐节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节奏感

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喜好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况下提升对音乐节奏感的敏感度,逐步提升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意识。正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音乐节奏感不强,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曲子开展教学,让学生反复聆听来感受节奏特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拥军花鼓》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军爱民、民拥军的那种喜气洋洋的时代情景,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如通过扭秧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红红火火的扭秧歌舞的场景,并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想要参与的热情。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老师可以让学生加上自己习惯的动作来歌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充分利用音乐游戏,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提高

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音乐游戏是十分常用的方式,因此,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游戏有很高的兴趣,小学学生的特性就是活泼、好动,所以,在课堂中,游戏互动的形式效果要显著优于讲说式的方式,并且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使用音乐游戏的形式,不但需要按照教材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更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充分结合他们的身心发育特点,选择乐于接受的音乐形式进行,例如接龙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并且采用简单的练习能够及时表达出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知识,从而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玩具进行曲》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乐曲进行欣赏,并且掌握了音乐的节拍和情感节奏,再由老师把其音乐节奏以及音乐节拍句子写下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在学生之间传递纸条,等到鼓声停止时,让刚好拿到纸条的同学站起来,在伴奏的情况下哼唱歌曲,这种简单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复习,增强学生区分音乐节奏感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感知音乐节拍的能力。

(五)利用乐器,强化学生音乐节奏感

乐器在音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它们才能把音乐韵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耳朵听到,大脑感受到,依靠它们之间相互的搭配演奏,才能完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乐器有着较大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借助乐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得到节奏感的提升培养。在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挑选打击乐器,因为这类型的乐器更容易体现出节奏的跳动,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容易让学生实践体悟。

例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米老鼠进行曲》的视频教学内容,感受并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掌握有难度的节奏型。首先,让学生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小道具,如小金属盆、小木棒等,让学生踏着节奏来表演;之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就地取材,并让学生通过接唱、合唱的形式来锻炼节奏感。

(六)通过声势律动,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

为了进一步训练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使学生更好地捕捉歌曲的节奏,教师可以借助声势律动开展有节奏的歌曲训练。主要通过三种方法:(1)用心欣赏音乐,体验音乐;(2)用身拍击节奏,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如通过拍手、跺脚、捻指等;(3)通过身心结合,在游戏中感受节奏的魅力。教师通过律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其根据节奏性较强的音乐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在此础上,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律动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律动学习,让其能够大胆地运用肢体进行展示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首先根据音乐节奏作出正确的示范,引发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兴趣,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声势律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歌曲的律动中感受音乐节奏,逐步锻炼音乐节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节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年好》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教师可借助声势律动来训练节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四三拍歌曲节奏的特点,即强弱弱,向学生展示用手打拍子的方法,将每一小节都变成一个简单的手势动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其记住歌曲节奏,也能准确地演唱。

(七)聆听伴奏,训练节奏

节奏感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一首音乐中的前奏、间奏、伴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感受能力提升也能起很大作用。小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不仅仅是对旋律和歌词学习,所以教师对伴奏加以运用,以此唤醒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自主感受前奏、间奏练习中慢慢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掌握节奏,感受技巧,不再依赖于教师用“预备——起”带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例如,在《小螺号》唱歌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节奏感,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常听见的声音,如火车声、跑步声、汽车声等,让学生猜一猜。同时,请学生模仿一下这些声音,在声音模仿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节奏,不知不觉地形成节奏感受力。接着,提问学生:“你认识海螺吗?吹过螺号吗?”导入新知,然后请学生听一听螺号的声音。待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来之后,再为学生播放《小螺号》歌曲伴奏,让学生边听1=F歌曲节奏,边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最后,教师可利用歌曲前奏,训练学生找准“小螺号,嘀嘀嘀吹”第一句节奏速度,慢慢养成良好的节奏感。

(八)以肢体动作带动节奏感的培养

信息传递和表达多种多样,不限于一种形式,人们不仅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甚至在某些方面肢体语言还又尤有胜之。比如说,忘掉一句话比较容易,但是忘掉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比较难。因此,将肢体语言的优势应用到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会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中,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记忆。以《渴望春天》为例,这首歌曲整体呈现出一种活泼愉悦的节奏,整首乐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活泼,节奏欢快的特点。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并启发学生体会6/8节拍活泼欢快的特点,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摇头、拍手、踮脚等,并赋予这些动作特定的含义,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以此有规律地将音乐演唱下来,并掌握它的节奏。

四、结语

从古至今,我国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处于顺应时代趋势的状态,然而,不变的是数千年以来秉承的教育理念。我国教学理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因而一直以来我国许多优秀杰出的教育家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各个时代的教学模式发扬光大。音乐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无法离开发声、操作与感知,因此,“节奏感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实践与感知的基础培养训练,从而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节奏感律动节奏
和谐律动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轻快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