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驼铃古道丝绸路
——议《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2020-11-04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张 倩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引言

文章主要由六章内容构成。首先,第一章主要概述了丝绸之路上各音乐文化的起源及具体走向;第二章至第六章内容均以地域性为主,以历史性、音乐性为辅,分别介绍了各个地区的音乐特色及内在关系。本文将结合以上内容及个人阅读本书的一些看法,做出简要评价及分析。

一、通力合作初稿 进而修订申遗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古道。从古至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互惠互利的康庄大道,谱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篇章!

本书初稿由杜亚雄与周吉在敖云女士的邀请下合作完成,杜亚雄是甘肃人,在河西走廊生活、工作多年,对陕、甘一带的各民族传统音乐比较熟悉,又在欧洲工作过;周吉在新疆工作多年,且对新疆和中亚各民族音乐都很有研究,这种优势使得两人对此书的撰写显得得天独厚,故据此分工,于1997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隔17年,因杜亚雄再次回到河西走廊,有种特殊的情怀,而周吉已经去世,故杜亚雄决定在初稿的基础上修订本书,最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申遗”成为我国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

二、丝路之壮举 文明之世界

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举世闻名的重要意义,不仅维系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更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融会贯通,使得丝绸之路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本书以丝绸之路为切入点,重在抒写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其音乐文化种类之多,样式之广,历经时间的考验与洗礼,多年来,孕育而生了许多灿若珍宝的音乐文化。途经丝绸之路你会发现其路途漫长、地域宽广,不仅包罗国内地区,更延伸至国外地区,从国内接壤至国外。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探索与积极研究,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康庄大道,更重要的是它相应地成为一门需要研究的学科,并且需要其他姊妹学科的配合与辅助,而其他的姊妹学科均以各自的角度对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进行发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丝绸之路就好比是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江大河,里面包含各种支流,不同的支流共同汇集成一条滔滔不绝的大河,养育着生生不息的人和事。本书的梳理不仅为音乐史留下了丰富的宝藏,更为丝绸之路留下了令人可贵的一笔财富,杜亚雄说:“丝路的开辟彰显了中华民族开阔的胸襟和包容世界的精神……。”令我们欣喜的是,本书中多以地理位置为主,孕育而生了多民族的音乐文化。

三、绿洲草原两走向 丝绸之路齐开辟

丝绸之路在开辟时,主要有绿洲和草原两种具体路线,路线的不同,所呈现的也大有不同。下面将对著作的大致内容及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做阐述。

绪论中千里古道即所指的丝绸之路,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是概数,表明其古道悠长,足有千里之远,寻乐即在丝绸之路上寻找其潜在的音乐文化,六字简明扼要地表明其意图。文章的开始以一幅丝绸之路图向我们鲜明地阐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起始点仍没有太大出入,极具说服力。其次,第一章以音乐为主线,以历史时间、文献、民族相配合,皆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古物中追寻和证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蛛丝马迹,进而解释说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关于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经过多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绿洲丝绸之路,另一种是草原丝绸之路。其两条丝绸之路的起点均为现今陕西省的西安市。而绿洲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大致有北中南三条,其南路又有四种走法,途径广泛的少数民族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新疆少数民族中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以及其他民族,而草原丝绸之路是广义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其中草原丝绸之路又分支成丝绸之路的其他线路,包含有天山道等线路。大多数学者认为绿洲丝绸之路比草原丝绸之路更胜一筹,也就是绿洲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不仅影响这条丝绸路上各个地区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历朝历代的发展,比如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因为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域及周边国家的音乐文化传入。音乐文化不仅包括器乐,更有以中国传统音乐包含的几种音乐类型的大规模传来或传去的音乐现象,使得在后来的唐朝、汉朝其许多音乐文化都在继承中不断得以发展起来,更有甚者使得音乐文化达到高潮,比如说唐朝,唐朝的音乐文化达到空前,不论是乐舞还是器乐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四、总分结构说丝绸面面俱到引关注

著作大致框架为总分结构,直观感受上给人以清晰明了的感觉,也就是先总结再展开分析概述。

(一)章节划分

本书由两大模块构成,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根据作者对地域的熟悉程度划分,杜亚雄是第一、二、六章;其次第三、四、五章,由周吉完成。第二种根据大规模的地理位置进行划分,即中外。第一、二、三章是中国境内,属第一大部分;第四、五、六章是中国境外,属第二部分。我认为第二种划分方式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二)各章节内在联系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且并没有堂而皇之地将第一章的部分称为绪论,因其文章的篇幅不大,故与其他几章内容并未做区分,而是以第一章著称。如若文章篇幅过大,内容过于冗杂,则需要有单独的绪论概述其文章主旨大意。第一章在上一部分已经大致介绍过,阅读之后发现它与绪论并无实质性差别,换言之,首章也就是第一章就好像作文一般,在文章中起开门见山、统领全文的重大意义。

首先,第一乐章对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和起源及发展演变过程做一简单的概括,让读者提前可以了解到《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这本书的大致构思与框架,但其第一部分稍有点构思凌乱之感。其次,具体章节的介绍是从第二章至第六章,文章具有说服力,因多由作者亲力亲为,这五章的内容里面,以其独特的每个地区的音乐风格和所能体现民族区域的代表性音乐形式盛行,有的民族、区域,甚至部落、家庭。不用思考的是,作者的划分是严格按照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所写,从起始点的西安古城开始写起,至土耳其等国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根据作者所写《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这本书的观点,我认为,除第一章外其余五章内容也大致分为五部分,即:按照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可以划分为:

1.“从长安到阳关”

众所周知,长安是一个比较具有古城特色的城市,直至今天,西安市仍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大众的视野,而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起源地。阳关,有很多关于阳关的古诗词,但其实阳关不仅是甘肃省敦煌市,更是一个必经的关卡,是丝绸之路不可缺少的关隘。第二章节中提及九个小节,有今西安地区的秦腔、甘肃临夏的花儿、黄土高原地区、银武威、金张掖、甘肃酒泉的敦煌莫高窟以及所提及的藏族和土家族人,从内容上看,此区域不仅地域辽阔,更有代表性的音乐。比如秦腔,以独特的嘶吼发展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当然,今西北地区的音乐文化均有一种粗犷之美,不似江南的温婉,西凉乐及各种乐舞、民歌、器乐及乐器的发现都使得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充满新意。

2.“横贯戈壁瀚海”

一路由长安出发经由甘肃,而后骑着骆驼,看着大片的驼队从茫茫戈壁沙漠穿过,一路到达维吾尔族。第三章由五个小节构成,其多写新疆的民族。在新疆的地域上会发现每每让人觉得其地域虽宽广,但却地广人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几个时辰,不得不说新疆的地域广博,所滋生的一些少数民族使得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更加灿烂,其中就有三个少数民族长居在新疆辽阔的大地上,也正是因为地域环境使得新疆境内外都展现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模样。能歌善舞的民族,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的乐器、器乐和歌舞以及相对应的民歌。不得不说维吾尔族真的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因为他们不论时间、更不论地点,简直就可以说是为音乐而生的民族。而弹唱更是维吾尔族人的特色,达斯坦与苛夏克、买达是各种弹唱形式的名称,弹唱在表演时又弹又唱,整个弹唱过程中都围绕和贯穿了相应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心人物的演绎,使得主题明朗,内容有趣,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量,又有器乐伴奏,可谓是音乐中的佳作。也由此产生的器乐和乐曲,虽有一部分失传,但保留下的乐器不仅继承下来,更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为维吾尔族的音乐增砖添瓦,更有木卡姆史诗般的存在。

3.“越葱岭 跨河中”

从第四章开始,丝绸之路开始进入辽阔的他国,不仅有阿富汗、乌兹别克、土库曼斯坦,更有其他国家和相应的音乐。本章由六个小节构成,虽章节少,但其内容丰富,因为这些地区的音乐文化或多或少地对我国的音乐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敦煌地区的反弹琵琶在柯尔克孜族就有着一定的体现,虽然我们与这些国家的信仰宗教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也不同,生活方式更是不同,而在丝绸之路开辟后,每种音乐文化不仅有个性,还有共性。因为战乱的失败或国家的衰亡,各个民族地区的人流离失所,另辟新路去往其他民族和国家,带去了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知识产物。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族两个地方均有很多民族,其中《掀起你的盖头来》是由乌兹别克族民歌《亚里亚》改编,而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也是由乌兹别克族民歌《别哭呀,情人》所改编的。可以发现,在早些时候我国汉代由周边地区进贡马匹、布匹等其他东西。在这一章中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属于阿勒泰语系民族,其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器乐、说唱、舞蹈、乐器等不同的体裁形式。

4.“北渡茫茫草原”

共有四个小节组成,提起草原就想到了蒙古,蒙古人是丝绸东段的主要居民。而蒙古国的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因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蒙古人的歌曲多表现草原的无边无际,更有特殊的发声方法“呼麦”以及说唱音乐好力宝,民族乐器冬不拉、马头琴等乐器的加盟,形成了蒙古音乐的独一无二。

5.“西接安息大秦”

最后一章既到达今印度等国家。印度早在唐朝时就曾出现,其中唐朝的多部乐中曾有印度音乐,那时候的印度亦称“天竺”,最具特色的属曲调程式“拉格”和节拍节奏形式“塔拉”。虽各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均陌生无比,但文章一路随着丝绸之路慢慢拨开云雾见青天,终于蜿蜒曲折的丝绸之路尽收眼底,为我们呈现了美轮美奂的音乐视觉盛宴。

(三)总分结构

文章的主要结构是总分。由第一章拉开序幕,总的手法将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做一简单的概述,大致了解丝绸之路后,再运用分的手法续写,也可以说是由浅入深的结构,就好像是迷宫一样,一环套一环。第二章至第六章贵在将丝绸之路途经之地的音乐文化逐一展开,让我们在领略如此文化之魅力的同时,不禁感叹历史的蹉跎与伟大。

五、结论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这本书的研读,我认为能从书中感悟到,首先在书的第一章我们明确了丝绸之路的两条具体走向,明确了丝绸之路的意义所在,其次文中对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的音乐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说明,更有大量的谱例、图例,都非常清晰地阐述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独有特色。最后各章节间联系紧密,将丝绸之路上的各个音乐文化如同串项链的珠子一颗颗穿起来,很有逻辑性。

本书开篇点明主旨,立意明确,思维逻辑清晰,是一本较高水平的音乐著作,将各个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选题新颖有趣,两位作者都善于发现新事物,善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留给更多学者进行反思与学习,实属不易。文章中作者运用大量图例、谱例更加直观地说明丝绸之路上应运而生了大量的艺术形式、题材,网罗中国传统音乐的分门别类。更有作者身临其境去体验、感受来自丝绸之路的音乐,向我们直观真切地说明各个民族地区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宝贵财富。文章虽有大量谱例和图例,但有些乐器依然难以捉摸,我认为作者应该将展开介绍的各种乐器都有丰富的图例说明,因为乐器是比较抽象的,我们不可能精通于各类乐器的演奏,故也不能妄加揣测而为之,所以在我看来乐器的谱例应该多一些,还有一些音阶调式,与我国的传统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亦有所不同与相同之处,故应做多一些解释说明,不能让人一知半解,虽然看过了、读过了,也学过了,但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而且各个民族与地区我觉得应该多列举他们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因为毕竟是有了丝绸之路才有了依附于丝绸之路而生的相应的音乐文化,应将两者相关联,也就是更多的将古与今联合起来,以便更好地了解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当然,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更有待更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发掘。此类与丝绸之路所相关的音乐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得以遗留下来,与民族和地域相关的文化也遗留下来。可以说,本书的意义非凡,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研读和推敲。诸如此类的著作应该多多发表,使得各学者及学生了解和更加保护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音乐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