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0-11-03李峥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满意度

李峥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50例,纳入标本的起始时间是2018年10月,截止时间是2019年0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5例(予其开展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予其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参照組明显更高(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上,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在医学上,心肌梗死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其二为急性心肌梗死,即病人发病比较迅速,一般而言病程小于一个月。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其在临床中表现为剧烈胸痛、心律失常等情况,有的时候还会发生休克情况[1]。但是就实际治疗情况而言,一般治疗措施很难消除患者疾病根源。本文将以急性心肌梗死为核心内容,探究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50例,纳入标本的起始时间是2018年10月,截止时间是2019年0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参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8.12±5.18)岁。研究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8.22±5.28)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的对比结果展现出了十分良好的均衡性(P>0.05),比较价值高。

1.2方法

在护理参照组病人时,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比如关注病人体征变化,督促病人按时服药等。而在护理研究组病人时,则要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入院前准备工作。在病人入院之前,要了解病人情况,并给出评估结果,以便制定护理方案;同时了解个人生活习惯,为其准备舒适的休养环境,一旦病人情况比较严重,要为其准备单独病房,以便病人得以更好的休息和得到治疗[2]。(2)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比较重,病人一般会存在负面心理,比如不安、抑郁、恐惧等心理,进而不信任医生,不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对于这一情况,护理人员要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并向其介绍治疗情况,提升其对医生的信任;同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病人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治疗结果;还可以为其展示曾经的成功案例,并向其介绍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3)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结合以往的护理经验给出预判方案,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配置治疗药物、以及设备,保证病人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及时救治。同时,护理人员加大关注力度,比如增加巡房次数等,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一旦患者感到不适,要报告医生,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在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如心率失常、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等,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就要记录下来,以便后期进行比较。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自制调查表,满分为100分,(1)小于60分,即不满意;(2)处于60到80分之间,即基本满意;③超过80分,即特别满意。同时满意包含基本满意、特别满意两项。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软件为基准对其中数据做出分析整理,通过百分数(%)的形式呈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行卡方检验,P值计算结果比0.05小时说明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期间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而言,患者在发病前1-2 天会感受到身体异常,比如心绞痛等,同时,患者会产生不良情绪,比如恐惧、烦躁等。如果病人救治比较及时,可以大幅度缩减梗死面积,同时,治疗过程中予以专业及时的护理服务也可以控制梗死面积的蔓延,起到保护心功能的效果。

基于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预见性护理,即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一些合理的预判,并据此展开护理活动,以抑制、或解决隐藏危险。具体而言,首先,在病人未住院之前,充分了解病人身体情况,作出合理的治疗、以及病房安排等。其次,在护理的同时,关注病人情况,并作出合理的预判,以解决隐藏威胁。再者,关注病人情绪变化,与其进行交流,并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病人安全感,促使其信赖医生,从而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此外,关注病人各项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准备相应的急救材料,包括药物、抢救设备等,一旦人体出现异常,就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防病情发展更为严重,提高病人生存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上,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说明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予以预见性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佳丽.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2017(15):173-174.

[2]陈金梅. 全程优质护理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1):22-23.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