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

2020-11-03刘协

启迪·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朗读是最为直接的阅读方式,大声朗读能较好地从感觉上、从整体上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尽情体味阅读的乐趣,朗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便于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简单有效地学习语文。故而,本文就小学语文中朗读的重要性给出以下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加强口才训练;留下深刻印象;深入理解文章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传统教育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在语文教学上则体现为某些优良学习习惯的丧失,比如:朗读部分在课堂上所占比重的大幅降低,以往认知中的朗朗书声正在悄然消失,逐渐被新媒介带来的繁杂所替代。为此,广大教师应该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应当保护好语文教学中的源泉与灵魂,保持对朗读的重视与热爱,继续培养学生朗读的良好习惯,注重提升学生朗读的能力。大声且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加强口才训练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将文章内容大声阅读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被认作是小学生阅读的起点。学生通过朗读不断完善自己的发音,逐渐学会正确的断句,扫清文字障碍,提高阅读文章的流畅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朗读其实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大声阅读,有利于学生口才更加流利,思路更加便捷清晰。同时,对于之后学生可能会遇到的辩论或者论述都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例如,在本级课本中的《诗海拾贝》里的《诗经.采薇》,教授这篇诗歌时,便可以将朗读作为课堂的重要部分。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这样可以使课堂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由于《诗经.采薇》是一篇较为难读的诗文,所以可以先领读文章。然后由学生提问某些不会字词,因为学生会遇到文字的障碍,比如诗中的“雨雪霏霏”,我们便要强调这里“雨”的读音是四声。同时多次领读,这样几遍下来,学生对文章便渐渐熟悉起来,能够独自流利诵读。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课件展示),然后学生自由读文。这时学生容易在断句和停顿上出现问题,再打开范读调整学生的朗读节奏。最后指名个别同学读,再全班齐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学会朗读的技巧,学会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留下深刻印象

阅读通常有两种阅读方式:朗读和默读。相对于默读来说,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会进行自我代入,从而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对文章的内容把握更加全面。朗读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读出来,而是融入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自己所蕴含的感情,它把作者笔下的文字加入读者思维的理解,将浮于纸上的语言文字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真实世界。朗读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思维的碰撞。作为小学教师,自然应把朗读作为课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

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可以先为学生标注出难词生词,减少阅读障碍,接下来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本篇文章。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鲁迅先生的行事作风,要回答学生的这个疑问就需要我们教师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社会黑暗,所以人民生活悲苦,也才有鲁迅先生的大爱精神。学生在对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自然会对文章有更多的理解,对鲁迅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也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这时再要求学生朗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少年闰土》,进一步增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通过不断的朗读不仅使学生加深印象,更加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精神。

三、深入理解文章

正如蒋仲仁所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的确如此,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朗读需要做众多的准备工作,除去辨知识音的基础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感情的充沛表达。在课堂上的朗读展示将表达出作者所体現的爱憎,对他笔下一人一物,一草一木的感情流露与真实态度。读一本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物对话,其实,这句话对于朗读来说一样适用,将课文进行准确朗读,其作用不亚于第二次创作。

例如,在教授《有的人》时,先让学生进行初读课文,做到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我们可以指名学生读,之后进行纠正和评价。因为这首诗富有更加深刻的内涵,随后进行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的两个“活”和两个“死”分别有什么含义呢?这时可以剖析这两个重复的字在朗读时所表达情感的不同,学生会回答出:第一个是厌恶,愤恨,而第二个则是惋惜,赞颂。得出这样的答案后,就可以进一步升华,得到本文的主旨:唾弃那些背叛国家,趋炎附势的小人。赞颂那些为人民而死的英雄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伟大革命精神。由此,既做好了学生的朗读训练,又赋予诗文以训诫后人,传递伟大革命精神的作用。

总的来说,教授学生朗读,不仅是对文章的了解,更是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有些时候,过于侧重对文章的讲解与分析,习惯将文章拆分开来,进行“粉身碎骨”般的研究,但从某些方面来看,我们也必须注重文章学习的整体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教学,便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一并传达给了学生。因此,应将对朗读的重视提上日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能小觑的一环,是语文阅读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慧.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J].现代农业,2006(12)

[2]朱晓红.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2006(0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第四小学 刘协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