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0-11-03冉忠宇

启迪·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下,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也逐渐重视起了学生体质健康培养。现阶段,我国各中学虽然都逐渐重视起了体育教学工作,但还是存在重课堂教学忽视体育训练的情况,这也是一些学生体育素质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广大体育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

前言:体育一般都是通过体育项目的开设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而对于课余体育训练来讲,其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论是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还是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丰富中学生课余时间的同时也能够教会学生一些比较实用的健身方法,为学生良好运动习惯、能力的形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各中学及其体育教师应给与足够重视,不断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研究。

一、明确一体化建设目标

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给与充分重视,从不同层面入手,对现阶段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全面总结与综合分析,然后基于此来探索出更适合的一体化建设契合点。同时,学生也要结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目标的制定与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及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层面着手,综合分析学生学习、训练需求,这样学生既可以才能够课堂教学中学习、积累丰富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在课余训练中进一步巩固、锻炼[1]。所以,学校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课余训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然后以此来进行各项教学、训练活动的合理组织,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且还能够从不同层面来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

二、注重组织机构的科学构建

各中学应重视教学校长领导、教务处主任负责,以及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组织机构。这一组织机构主要负责的是:对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需求做出统筹,协调训练场地,完善相关设备的配置,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学校各级领导要结合具体情况,定期组织相关会议,带领体育教师对日常教学与训练中都存在哪些问题,相互分享经验。该机构成员要对自身拥有哪些权利,需要履行哪些职责给予全面把握,将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合理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当中。且还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需求来进行新颖、多样化教学内容、方法的革新探索,以此来促进授课效果与训练效率的显著提升[2]。

三、探索新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对于场地器材、教师能力,以及学生需求应从不同层面来做出充分考虑,以此来为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授课中,其教师除了要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课余训练方式做出合理设计之外,还要明确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积极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束缚,避免陷入到相互孤立的局面。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计划来设定更新颖且适合的课余训练内容[3]。课余体育训练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应对教学时间、空间的功能做出充分考虑。

四、重视网络技术的巧妙引用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网络技术在中学体育课堂与训练中也得到了广泛引用。对此,为了将其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广大體育教师应结合实际需求,从不同层面来对网络媒介的恰当引用做出深入探索,以此来为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此,体育教师可以整合现有条件来进行网络体育课程资源的巧妙引用,基于微信群、微博等路径来为学生创造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平台。通过网络技术的恰当引用,其体育教师既可以突破以往授课理念的种种束缚,也能够更便捷的为学生呈现课堂教学内容与课余训练方式,且还能够为学生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对此,广大体育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与创新探索。

五、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一体化建设要点

首先,注重目标的统一性。针对体育教育来讲,不论是理论知识讲解,还是课余训练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两者在教学方式等方面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教学目标始终都应做到协调一致,都要有益于学生体质的进一步增强,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其次,着重突显内容的分化性。体育课堂教学能够为各项体育训练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课余训练也能够巩固、实践课堂上学习、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讲,其通常都具有敏捷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学习、实践。

最后,注重教学、训练内容上的互补性。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的有效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提升学习、运动能力的机会。

结语:综上所述,在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下,很多中学及其体育教师都未重视起相关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所以,为了进一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的有机整合,广大体育教师应对可能给课余体育训练带来影响的因素做出充分考虑,制定出更科学、适合的训练方法,这样既有助于提升中学体育教育水平,也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课余体育训练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姜瑞华.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研究[J].读与写,2019,16(27):215.

[2]刘永.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一体化建设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216,220.

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中学 冉忠宇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
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的建设初探
测绘类专业野外一体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教学练赛用”一体化建设探讨
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方式之研究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
中国城乡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一体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