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学与生活》在教学使用中的利与弊

2020-11-03马莉

家庭·育儿 2020年4期
关键词:利与弊

马莉

【摘  要】《心理学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们更好开展教学课题研究,它使原本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性问题转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变得浅显易懂。方便更好地运用书中所讲到的一些东西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更好地去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不但如此,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更加明白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活中,实现健康的人生。同时又给心理学教学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与生活》;教学使用;利与弊

一、《心理学与生活》

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里,笔者用平实的句子、普通人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讲述心理学的道理。让我能在贴近生活的故事中,通过他人的经历梳理自己的人生。弗洛伊德对本我和自我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会不听话,双方就会僵持不下。”而每个人的人格形成又分为主我和客我,通俗来说,主我是一个感受者,是一个人在从事行为和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我”,它包括所有的内部情感和主观体验;客我则是一个透过外界评价和自我评价而存在的自我,它是鉴别主我的一个独特角度,也是可以和整个外界事物一同比较的对象。本书的结尾说的“每个出口都是通往其他地方的入口”就是对本书最好的诠释,本书内容充实但不晦涩,将心理学整个全貌都进行了刻画。而对于学习与行为分析、记忆、认知和社会心理学特别是最后一章社会心理学,前面都是对人个体从生物、心理到行为层面上的解析,最后从个体到外部的交互,仿佛跳出自我,从外部视角去看待个体行为及其原因的,看完本书会有一种对自己有更多理解,仿佛更加理性的感觉。

二、《心理学与生活》与心理学的联系

心理学是生活中最广泛的一个主题,因为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依靠心理和行为支撑的。我们可以在邻里之间的争吵中,体会到各自心理状态的不同;可以在与朋友、恋人的交往中,看到不同的童年经历对人造成的影响;可以透过一部喜剧电影,研究幽默故事背后涉及的心理知识;也可以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看说服者和被说服者是如何相互制衡。在《心理学与生活》当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出了心理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详细的剖析和探讨。这有助于在研究這一类的课题时,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后,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他们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同时,在这本书中对于如何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都有详细的讲解,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走出心理误区,继续健康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怎样帮他们去缓解,保持良好的情绪,过着健康的生活,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指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老年人尽快从心理疾病中康复过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安度晚年。

三、《心理学与生活》在教学使用中的利与弊

(一)《心理学与生活》在教学使用中的利

《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正是研究课题的最好帮手。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的各种心理意识和状态,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在这本书中,对此有详细的介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在这本书中,集合了两大心理学大师的心血,对人心理健康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和总结。对于生活当中的一些心理学常识进行了分类,让读者能轻松找到所需的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被尊重、被关注、被赏识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好的激发。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成长空间、周边人群对其评价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而每个人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中也将把自己分为多个面,以适应所属环境中各色不同性格人物。在同事眼中不声不响、老实本分之人,也可能在生活中是家庭里的主话语权者,每个人在每个环境中,与所处的对象之间会表现出各种面具,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他自己,但不代表他的内心,只有从他的语言、肢体动作等细微的表现中观察对方是不是戴着面具与你相处,然而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很多面具已牢牢黏附在他们脸上,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模糊认为这就是真正的自己,当你扒开一层又一层面具时,也许会彼此疏远,抑或更加亲密。但是不管怎样,生活都将继续,也许心理学最想教给人们的是:回归本我,从心出发!自信心的获得一方面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认同、赏识和表扬(表扬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表扬学生的内容不要过多去关注他的行为,因为行为的表现容易改变,最好去关注学生的人格,比如他是一个很踏实的学生,她是一个会尊重人的人,你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善解人意等)。另一方面,微笑的作用也很大。课堂上有效的微笑手段,可以让学生平静、让学生感觉被接纳,有安全感;让学生觉得被赏识;让学生觉得被鼓励。微笑要发自内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获得是通过自己思考获得,并对自己的将来产生有益的帮助。自己的所学应该是有用的。获得自我认同感,认识到学习对自身价值的体现的意义,就会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求知。

(二)《心理学与生活》在教学应用中的弊

优质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是把庞杂的知识梳理得很有逻辑和条理,这本书也不例外。虽说写的是心理学,但其实里面涉及了大量生理学、医药学、逻辑学、语言学、物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使教学过程中的阅读难度和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师的教学往往需要面对的是群体情绪的掌控。当需要群体情绪被调动时,可以运用切割的方式,化大为小。将一个大的群体分割成几个局部。然后以局部为单位,进行角色赋予。比如,可以这么说“我刚才看到了以某某为圆心的周围几个同学的眼睛都是对老师充满了鼓励和赏识,对老师充满了期待。”给不同学生一个受用的角色,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意义时,责任感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一点,我在班级管理时,有意识地进行过实验。

入学第一天,就赋予每一个学生一个角色,学生在执行自己的任务时,有一种使命感。学生的责任心得到有效激发。在上一周的课本剧表演中,每一个小组成员也都被赋予了一个角色,所以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扩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享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学生在小的群体中享受到被关注的幸福,角色感和责任感增强的结果是使整个课堂的群体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群体情绪得到有效后,还有必要,对其中的某个单元进行一个重点的关注性评价。比如,教师在讲完课后,专门对坐在中间一排的第五个学生讲道,“今天你始终带着微笑听我演讲,我受到很大的鼓励。”课堂教学的有效因素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好奇。而非教师的满堂硬灌。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是教师必备的功课。让学生进入平静情绪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首先进入思考的状态。

有些时候,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说一些没有效果的话。比如,安静、不要说话之类。不过,微笑着进入课堂,然后会比较在意那个没有进入状态的学生,盯着几秒钟。遇到躁动的学生,会提问他问题,思考可以让人冷静,有利于学生进入平静情绪。因为只有控制了情绪,才会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当把注意力放在思考上的时候,情绪就会静下来。同时,要让学生平静首先需要让自己先平静下来。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里克“M”加德纳著.日常生活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3]樊富珉,费俊峰.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4]“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利与弊
议小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利与弊
如何舞好这把 “双刃剑”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智能手机在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利与弊
小议两种赛课形式的利与弊
职业院校英语网络课程的利与弊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的利与弊
倾泻
流行音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利与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