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班幼儿快速度过适应期
2020-11-03范伟莲
范伟莲
【摘 要】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面对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各种焦虑情绪,出现哭闹不止等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种种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策略,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以下将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的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适应期
如何让小班幼儿顺利融入幼儿园生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在集体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奠基作用。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展各方面都不够成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新入园幼儿会有某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难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如何引导幼儿度过适应期,是幼儿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班幼儿难以适应新环境的表现
(一)哭闹的情况最普遍
面对新环境带来的焦虑感,幼儿往往会用哭闹的形式表现不满和抵触。这种情况在入园第一天的时候尤其强烈,而且因为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具体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是整天哭,有的幼儿是间歇性哭闹。
(二)缺乏交往的能力
这里的交往能力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有的幼儿不融入集体,喜欢独处,自己玩,对教师和同伴具有明显的疏离感。还有,有的幼儿需要始终拿着喜欢的东西,牢牢抓在手里,一刻也不离开。另一种情况就是幼儿对教师过度依恋,把对家长的依赖转移到教师身上。也有幼儿拒绝一切人和事,无声抗议。這些都是幼儿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三)具有各种不良的习惯
进餐困难、午睡困难、如厕困难等,这些都是初入园幼儿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可能是环境变化带来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行为紊乱结果。
二、出现小班幼儿入园困难的原因探究
首先,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幼儿在面对新环境时会出现众多的心理情绪。这个阶段的他们对母亲等熟悉亲人具有强烈的安全依赖感,短暂的分离,就算是在熟悉的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分离焦虑,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更会加剧幼儿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消极情绪。其次,这种转变太过突然。幼儿各方面的认知和能力都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陌生环境、陌生人群、陌生要求一下子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和以前的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也会让幼儿不适应而加剧焦虑感,产生各种身心不适的情况。
三、小班幼儿快速适应新环境的策略分析
(一)提前和家长沟通,做好引导培养工作
造成入园焦虑的因素除了幼儿自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引导。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认知,直到幼儿入园才发现会出现各种状况,进而采取各种补救措施,这就无形中加剧了幼儿的适应期。基于此,在入园之前,教师就应该和家长做好这方面的沟通工作,让他们做好相关的工作,提高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行为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比如,可以通过给家长进行理论知识普及,让他们主要从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自理能力准备三个方面入手。家长可以提前向幼儿讲解幼儿园生活的好处,有趣的玩具、众多的小朋友、可以提供帮助的教师等。这样提前的理念渗透可以使幼儿在面对新环境时增强安全感和新鲜感,提高自我成长的意识,进而减少焦虑和排斥情绪。家长还可以提前带领幼儿感受幼儿园的环境和氛围,淡化陌生感,进而更好更快地适应园内生活。另外,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重点,这样幼儿才会减少与幼儿园格格不入的距离感,提高融入新环境的自信心。首先,在家庭内部吃饭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立吃饭的能力,还有不挑食的习惯。其次,家长还要指导幼儿学会表达如厕的意愿。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按照幼儿园作息引导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最后,家长也要积极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引导他们和同龄小朋友交往和玩耍。这对于开朗性格的形成、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提前入园、混龄体验”的新模式
面对众多的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提前入园、混龄体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被提出和推广,目前看来具有不错的效果。提前入园是给幼儿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避免一下子各方面都发生巨变给幼儿带来冲击,进而产生焦虑和不安。混龄教育的重点就是利用大孩子起到一个引导和示范的作用,通常是将相差12个月的幼儿编排在一起,让年幼的幼儿可以有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一个幼儿哭闹,进而带动整个班级哭闹的鸡飞狗跳情况的发生。年龄大点的幼儿还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这往往能更容易被年幼幼儿接受和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幼儿需要的教学活动。其中,“大带小,一带一”就可以成为一种游戏模式有效融入其中。还有,教师也要做好观察和指导工作,使混龄幼儿都能得到成长和发展,和家长的沟通配合工作也要及时。
参考文献:
[1]代菲菲.如何帮助小班幼儿适应新的环境[N].发展导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