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

2020-11-03吕宏艳

经济视野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核算资产

文| 吕宏艳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现代财政制度进行了完善,而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同时,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时效性。

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产生的影响

整体影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通常在单位所有的全部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发挥自身公共职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并通过会计解决好自身在发展与实行职能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折旧以及报废等问题。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通常为一次性计入支出。但这种支出方式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所反映的价值是其构建时的原始价值,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并且,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在进行资产核算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固定资产数目与种类也更加繁杂,传统的会计制度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的有效管理,令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无法得到提升。而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能够有效解决旧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通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了收入与费用之间配比的有效控制,而且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应,令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得到了提升。

定义变化

政府会计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了改变,其在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后将固定资产的定义已由原单位的持有资产,转变为“为了满足事业单位自身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而控制的资产”,在弱化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同时,更多的强调了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对固有资产的控制与使用权,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自身固定资产的核算时,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固定资产的确认,使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旧核算制度下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质、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资产内容,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后,也不再纳入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当中,而是单独作为一个科目进行核算。

核算方法的变化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变,其在执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将核算的方法转变为了权责发生制。在原有制度下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由于收付实现制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固定资产核算难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真实的反应,使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了影响。同时,原有的政府会计制度往往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锯齿波动状态,使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固定资产执行职能或是进行投资以及预算的过程中,无法正确的进行决策。而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其要求各个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将权责发生制作为进行核算方式,并在资产计算的过程中对折旧金额进行了详细的会计记录。而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会计并不需要做支出,并且取消了旧政府会计制度的固定基金科目。而预算会计的相关内容则成为了新的固定资产核算项目,使其可以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相关内容的安排。

折旧计算的变化

在进行资产核算的过程中,折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成本,而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对固定资产发生的自然损耗以及生产成本进行价值补偿的计算。随着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年限等多个具体内容都获得了明确的指导以及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而且自身在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工作操作性也更强。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的折旧纳入到单位的成本当中,使折旧计算以及固定资产核算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以正确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价值进行反应。以折旧年限为例,在政府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所作出的规范中,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范围都获得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基于自身所服务的范围、行业、固定资产性质以及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比如,作为特殊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后,便可以对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各种医疗设备的具体折旧年限,展开固定资产核算,从而使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基于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规范性与统一性要求、固定资产的核算效率以及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核算效果的措施

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明确固定资产在进行管理时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并提升自身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对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其次,要正确认识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购入、折旧、摊销等项目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明确,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为了使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效果得到保障,还要在落实固定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展开全面的核查与清理项目,并对固定资产的科目明显进行仔细的核对,做到分项目核算。

落实信息化管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固定资产项目繁杂、数量多、金额大、实物分散等问题,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整体的管理难度也更高。而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管理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对财务核算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得到提升。而且数据信息系统的构建也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功能性更加齐备。例如,某事业单位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便对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报废、核算等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化、细节化的管理,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固定资产核算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并且其展开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在固定资产上贴置条码,采取条码化管理后,通过扫描条码便能够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显示,并避免了电子信息出现意外丢失的问题,通过辅助账的配合,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通过采购、审批、论证、验收、核算、处置、效益、分析评价以及管理责任等细节内容,进行资产管理内部工作的完善。并在展开项目的过程中,确保各项内部控制机制的设立能够细化到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当中。并结合责任制度的落实,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调控,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考核制度的评价指标的完善,也可以进一步使内部控制机制的效用得到提升。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其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计与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对决策层、采购层、使用层以及管理层等多个层次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从而使固定资产的内部审查和监督效果得到了保障。并通过对监督机制的设立与调整,使固定资产核算的效果得到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了定义变化、核算方法的变化以及折旧计算的变化上。而在进行进一步优化的过程中,则需要采取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落实信息化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等措施,保障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质量与效果。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核算资产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