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11-03陈小进谢海洋邵祥忠秦延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性反应中性粒细胞

陈小进,谢海洋,邵祥忠,秦延昆,曹 建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 226600)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组织缺血可导致机体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募集外周血循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可加剧缺血性脑损伤[1]。已有研究证实,早期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梗死体积和卒中严重程度有关[2],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与脑卒中不良预后相关[3]。目前,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溶栓前后患者的NLR进行检测,观察溶栓前后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可靠的预后预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为3~6分)。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病例资料完整;患者本人同意加入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岁。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合并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炎、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等;近3个月服用激素类及抗凝药物;对阿替普酶过敏;合并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小于3个月;纳入研究前1个月内存在感染性疾病者。预后良好组共60例,年龄33~78岁,平均(53.5±6.4)岁;男30例,女30例;吸烟10例,饮酒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1.6±2.2)分。预后不良组共40例,年龄32~77岁,平均(52.3±6.3)岁;男21例,女19例;吸烟7例,饮酒5例;NIHSS评分(15.1±3.2)分。

1.2方法 于静脉溶栓前和静脉溶栓后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4 mL,将血液标本放入EDTA抗凝管,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算NLR,并记录。本研究患者NLR中位数为2.1,将NLR>2.1定义为升高,≤2.1定义为降低。

收集患者入院后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入院血压、基础疾病、身高、体质量、病史)、溶栓情况(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后是否发生脑出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血常规、肌酐、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NIHSS评分。分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观察溶栓前后血液中NLR与预后相关性,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两组溶栓前后NLR的比较 溶栓前,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NLR分别为2.84±0.87、2.79±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NLR分别为4.53±1.23、3.1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 预后不良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卒中史患者所占比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治疗前NIHSS评分,溶栓后NLR升高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续表1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组别n发病至治疗时间(x±s,min)入院时收缩压(x±s,mm Hg)入院时舒张压(x±s,mm Hg)白细胞计数(x±s,×109/L)血小板计数(x±s,×109/L)预后不良组40171±28140.4±22.282.4±9.210.2±2.5204.3±60.4预后良好组60168±28142.8±23.281.6±9.89.9±2.4200.1±61.1t/χ20.9090.8930.7101.0430.586P0.3640.3730.4780.2980.558

组别n纤维蛋白原(x±s,mg/L)肌酐(x±s,μmol/L)总胆固醇(x±s,mmol/L)三酰甘油(x±s,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x±s,mmol/L)预后不良组403.3±1.084.5±18.24.6±1.12.6±0.82.7±0.9预后良好组603.2±1.080.6±16.64.5±1.12.2±0.62.8±0.8t/χ20.8491.9180.7714.9411.009P0.3970.0560.441<0.0010.314

组别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x±s,mmol/L)治疗前NIHSS评分(x±s,分)国际标准化比值(x±s)溶栓前NLR升高[n(%)]溶栓后NLR升高[n(%)]预后不良组401.4±0.415.1±3.20.98±0.1011(27.5)20(50.0)预后良好组601.3±0.511.6±2.20.99±0.1113(21.7)17(28.3)χ2/t1.83311.2280.8000.56615.041P0.068<0.0010.4250.452<0.001

2.3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将结果2.2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NIHSS评分≥12分、溶栓后NLR>2.1、合并高血脂、溶栓前血糖≥7.0 mmol/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80%[5]。脑卒中患者发病率位居全球疾病第三位,在中国,脑卒中病死率约157/10万,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6]。给予患者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标准疗法,但目前仍缺少预后判断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炎性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可有效反映患者全身炎性反应水平,其中NLR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用于预测多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如小细胞肺癌、心血管疾病等[7-8]。

有研究报道,NLR作为反映全身性炎性反应程度的标志物已被证实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关[9]。ZHANG等[10]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LR较高与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较差和预后不良相关。但该研究中NLR与溶栓关系不能确定,且未排除溶栓治疗患者。目前关于溶栓前后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观察了溶栓前后外周血中N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溶栓前NLR升高与预后无相关性,预后不良组溶栓后NLR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溶栓后NLR>2.1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提示溶栓后NLR可能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郭志良等[11]研究观察了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NLR的关系,证实溶栓后NLR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炎性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NLR反映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既往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机体炎性反应增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失衡,NLR可反映脑卒中病情及进展情况[12]。还有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可能是反映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物,可用于预测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10]。本研究证实溶栓后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显示,血糖、NIHSS评分以及合并高血脂与脑卒中预后相关,与肖淑英等[13]和毛蕾等[14]研究相符。

4 结 论

溶栓后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NLR升高者预后不良。

猜你喜欢

性反应中性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