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机制内涵与建设路径探析
2020-11-03张文忠
朱 军, 张文忠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 200093)
加快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产业学院模式为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路径。相较其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而言,产业学院优势是由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联合成立的独立性教育机构,能够更加充分彰显校企深化合作的意志,从而提升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应用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激发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生动力。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因素全方位融合。在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阶段,高职院校如何积极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实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基于对目前高职产业学院现行问题的剖析,以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了产业学院组织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产业学院实现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提升产业学院运行效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1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当下主要问题
综合近两年的各类相关研究,当下高职产业学院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可归类如下:第一,管理体制僵化,合作协调成本高。产业学院在单位性质上隶属于高职院校,虽然相对传统的院系来说具有较自主的人财物等资源配备及运行管理决策模式,但双方往往仍受制于其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原本强调的管理灵活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第二,校企双方利益目标不一致,合作积极性下降。学校希望获得企业的技术知识、生产管理经验及实习工作岗位等,而企业则希望获得学校便宜对口的人力资源、技术研发能力等,双方合作目的并不相同,并各自以产业学院作为平台寻求期望的利益。只要任何一方利益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则合作积极性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甚至中止合作;第三,缺乏冲突解决机制,项目执行力不足。学校采用的是行政化管理方式,企业则有自己的管理决策方式,当校企双方在产业学院的合作过程中产生冲突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往往导致冲突难以协调解决,在项目上执行力不足,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各方态度消极,最终将导致产业学院的运行陷入困境;第四,传统教学框架未能突破,创新效益不高。由于教学工作一般都以学校为主导,因此企业不易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师资调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在产业学院合作中企业往往充当了被支配的角色。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也未能形成良性的研发应用互动,学校老师还不能深入企业实现科研创新的转化,进而助力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合作型组织,目前产业学院普遍存在因组织管理而导致的运行不畅的问题。基于管理学角度,组织内涵和管理特征构成了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的内在基础,为深层次进行剖析高职产业学院当下问题提供了切入角度。
高职产业学院是一种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1]。企业将行业经验、工作岗位、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等资源注入,高职院校将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社会资源注入,形成优势互补并协作发展。与一般的校企合作育人项目不同的是,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优质企业联合创办独立运行的教育机构,既不同于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也不同于短期项目订单式培养,而是保障健全、资质完整、单独招生的教育单位。[2]因此,高职产业学院是在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基本目标下,学校与企业在建设之初就签订办学协议,明确规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对学院的建设和运行有着详细周密的安排,以此保障学院的正常运行。
有效的合作意味着高效率、高质量地共同工作,合作型组织需要消除组织内部的各种障碍,通过有效挖掘组织成员的能力, 提高员工和部门间的协同绩效[3]。所以,采取合作型组织管理模式的产业学院,随着校企双方在产业学院中的合作不断深入,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是“分工”越来越细,“障碍”越来越多,“协作”难度越来越大,并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2 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机制内涵
在信息技术时代,巨大的变革与冲突导致不确定性增加,一切都在重构之中,包括认知重构、价值重构、思维重构。对这些重构的理解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的逻辑——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与共生[4]。
当代的组织效能提升不仅仅来自分工,更来自于协同创新。基于资源共享理念发展而来的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帮助组织进行多元化的资源交流,为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各个创新主体是相互独立的,但是拥有相同的目标,并且主体间的交流是直接的、快速的。这种模式优化了各种资源的利用,通过协同使创新变得更加容易,而不再仅仅依靠各自单独的能力发挥。
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以及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如图1所示),在整合维度上,主要包括知识、资源、行动、绩效,而在互动维度主要是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互惠,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协调,系统匹配保障[5]。
图1 协同创新理论框架
从高职产业学院来说,协同创新对应为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推动产学研全方位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知识共享互惠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互为知识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双方在教学与生产情境中,通过观察学习、项目合作、岗位流动、技术革新与推广等各种途径获得各自所需要的知识,并进行加工、整理、创新和应用。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参与企业项目与技术革新等活动,将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与经验用以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或者经由实践活动得出经验,内化为隐性知识。企业人员通过知识共享,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员工技术水平增长,实现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产业学院通过对人、财、物以及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不仅要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科研的需要,也必须满足企业利益的实现。产业学院需要以校企双方确定的合作目标进行精细的投入产出测算,把资源投入产出的综合评价,资源的配置、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问题统一考虑,使资源配置目标一致,使资源配置风险的预测与控制一致,从而达到双方的优势资源合理的流动并实现配置的优化,既避免投入不足,又避免资源浪费。
在行动同步协调方面,产业学院对于专业规划、师资安排、培养计划、技术创新等重要发展战略均需在学校与企业达成一致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共建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共享教育资源及科研成果。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尤其要依据本身的优势确定各自的工作重点,并进行对应考核。一般来说,学校方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企业方侧重于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就业机会,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等工作。
在系统匹配保障方面,科学管理与保障体系是产业学院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激发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热情,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能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新产品新模式的生产与推广,提高从科研到市场的转化速度,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产业学院的保障体系以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为切入点,创造合作共赢的各项条件,推动规范化合作,保障产业学院的长久运行。
3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战略。因此,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学研合作质量与内涵,需要建设产业学院协同创新机制的良好实现环境。
3.1 凝聚思想共识,强化协同发展战略理念
协同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效能的关键之举;是破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难题、落实“三教改革”的重点之策;是完善“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人才的新支点;是促进校企优势资源互补、引领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高职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两个组成主体要加强以下共识:一是要以产业学院为平台,清晰认知协同创新有助于双方在产学研领域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二是优质人才培养任重道远,高职院校需要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企业需要减少人力培养成本,双方非供需关系而是合作发展关系;三是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校企双方均不得不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特别是对注重实用性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来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培养方案,加强危机感、紧迫感。
当下,资源共享、协作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家层面来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优势资源重点利用,短缺资源互补互助,通过协同激发动力,推动整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从企业层面来看,资源整合已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和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6-7]。从更微观的工作层面来说,靠单一技术的突破已越来越难以产生直接的商业效益,只有将资源有效连接在一起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并有效协同,才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创新。因此,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要遵循“协同”的管理理念,强化“创新”的发展思路,校企双方要在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注重优势互补,把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作为建设目标和战略抓手,从而提升产学研创新力与竞争力。
3.2 打造协同平台,优化业务与资源管理体系
协同创新需要学校与企业间互联互通,在掌握充分的信息与数据的基础上统一调度协调各项工作,从而对业务和资源进行优化管理,为此,产业学院的管理离不开协同平台的打造。协同平台促使校企双方将各种内外部资源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决策平台,实现基于业务任务的工作安排,既避免了学校与企业在工作对接管控中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又能够基于资源最大化利用来服务各项业务决策。
协同平台架构可总结为“五层结构、两个规范体系”,五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界面展示层,两个规范体系则是指教学标准规范体系和合作管理规范体系。在平台打造过程中,基础设施层依托大数据技术、云技术及网络安全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环境,满足平台高效安全运行的需求;在数据资源层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建各类资源数据库,如教学资源库、教师资源库、科研数据资源库、学生信息数据库等,提供包括报表服务、智能检索、业务分类、效能评估和共享交换等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功能;应用支撑层提供包括用户管理、业务分配、流程监管、绩效测算等服务,并支持服务项的更新与扩展;业务应用层则主要包括综合办公、人事管理、课程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并最好能与校企双方的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界面展示层是面向使用者提供包括电脑端及手机端的信息展示与交互服务。此外,协同平台还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配套的“教学标准规范体系”与“合作管理规范体系”,从而在业务管理、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信息发布等方面确保能够按照双方认可的目标与规章高效运行,坚持公平公正、依规办事,才能合作共赢、协同创新。
图2 产业学院协同平台架构
为统筹资源、打造协同平台,校企双方要特别要做好产业学院的顶层设计,为产学研各项工作提供充分的人、财、物支持。同时,产业学院的规划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通过组建专家组研判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发展趋势从而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并且要有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精神,校企合作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3.3 完善保障体系,贯彻互利共赢合作宗旨
近些年,尽管在高职教育中也提出了校企双方是“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但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往往过多强调自身的行政主体领导权,自觉不自觉地以社会责任和政策限制损害到企业应获的利益;而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导向,使得部分企业把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看作是合作目标,实行“合作搭台,生意唱戏”,对产学研工作不愿做实质性投入。“合则双赢,分则两伤”,促进产业学院健康发展,校企双方必须要正视对方的利益诉求,保障双方获得利益的权利,激发产业学院内生动力,推动协同创新、共创未来。
针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保障规范问题,国家现行法规政策的实际操作性较弱,而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也缺乏针对性的配套政策,现行的政策法规如《职业教育法》和《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都只是在宏观上对“校企合作”进行指导,缺乏明确、具体的细则[8]。因此,完善产业学院的保障机制,清晰界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权、责,厘清权益归属、收益分配、管理监督等问题,也是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除了少数民办高等学校外,关于高等学校的性质问题,不管在立法和社会普遍认识上都比较一致,定位于事业单位,属于法人概念中的事业单位法人[9]。企业与学校在单位属性上的区别,决定了两者在组织的运行与管理上具有根本性差异,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优先,学校则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管理中企业由负责人直接最终拍板决策,而学校则不仅由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决策,遇到重大事项还需要向上级所属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报告后方能执行。因此,产业学院必须以完善各类保障机制为基础,才能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稳定性,推动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
4 结语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通过校企优势资源共享,完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系统推进协同创新,不仅体现在校企合作取得了新突破,更在于从宏观层面提高了产教融合的层次,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内涵,为推动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