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石敢当”雕塑造型文化价值

2020-11-03亓乐生

天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崇拜泰山雕塑

文 亓乐生

泰山石敢当雕塑造型之一

一、灵石崇拜习俗

在《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关于自然地理及神话传说的著作中,就有以立大桃木人,守家挡鬼,后则演变为桃木枝、枣木、石、玉、纸画帖辟邪、除妖、镇宅。人们对于灾难的抵抗能力有限,又常常以为灾难和不幸是由于鬼魅妖邪作祟,这些鬼魅看不见摸不着、飘忽不定又阴森可怕,人的力量是难以抵御,所以只能希冀神灵。

“泰山石敢当”文化是远古灵石崇拜的习俗,它的流传、发展、演变经历了自然崇拜到人物神化和分支合流的复杂过程,是我国历史较久远、影响地域较广的典型民俗崇拜。始先是在住宅、村落、桥头、道路要冲等处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字样,并成为一种文字图腾,渐渐从文字的视觉信仰向形象化、寓意化扩展的历史渊源。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庆历年间出土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汉《风俗通义》载:“汝南彭氏墓路头立一石人。”讹传为: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又传:头疼者摩石人头,腹痛者摩其腹,凡人病愈者,因言得其福力,这尊石人被尊称为石翁。《宅经》云:“妇姑斗争不和,取石重六十斤埋门外即罢,可以制止姑嫂相争斗。”说的有些神乎其神。

远古先民的太阳崇拜和大山崇拜,奠定了泰山五岳之首的神圣地位。《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对“泰山石敢当”人们祈求保护尊崇的自然石,后渐人物化,以正义、善良、除邪、祛病的英雄勇士化身。对于这一风俗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灵石崇拜说,“泰山石敢当”为特征的宗教习俗,灵石崇拜与祭祀天地、祭祖祈育及辟邪攘灾,将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泰山石结合起来。二是人物传说,“泰山石敢当”在民间形成不同色彩的神话故事,有石敢当与女娲和黄帝的传说、石敢当与姜子牙封神的传说等。将灵石崇拜归纳汇总为虚拟人物崇拜,泰山民俗歌谣:“天当房,地当床。扯块白云当衣裳。泰安山上是家乡。英雄像,好汉样。吃苦耐劳又善良。不怕风雨妖怪降。压灾殃,镇宅堂。家家太平有保障。户户欢乐心舒畅。百姓康,受敬仰。纳福如意送吉祥。天下神灵美名扬。”通过歌谣形式反映出“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传说人物。这说明“泰山石敢当”正是由人格化向神圣化拓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形成了一种不是神而胜似神的文化,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泰山三官庙石敢当殿纂写的楹联,“泰山片石独尊辟厉降妖问谁能敌,天下丰碑永镇宣祥不瑞唯我敢当”“石敢当顶天立地行义四海民间信仰乃百姓吉祥神圣,斩云剑降妖除魔杨威八方纳福镇宅真安邦豪杰英雄”。

二、传统民俗文化

泰山是我国的名山、圣山,为五岳之首,拔地通天、雄风盖世。登泰山更知天下阔。杨辛的《泰山颂》这样描述:“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帝王封禅祭天拜地、文人题咏的大山,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领悟到“泰山石敢当”文化的真谛和灵魂。

从先秦至今泰山石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性,是国家、城市、乡村、家庭的庇护石。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都选用泰山石做基石,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及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当今迎面扑来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气息,使人感受着华夏五千年文明,感受着泰山的双遗产以及其有容乃大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雄姿,泰安得名“国泰民安”,泰山以雄伟之灵气而受尊崇。

“青松郁郁千年翠,碧岳苍苍万世尊,立地横空擎日月,支天转斗抚乾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悠久性和传承性,在人与古猿的石器时期创造了石器工具,创造了人类最原始的精神文化。就我国的雕塑艺术而言,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上生动朴拙的人形、动物、纹饰等雕刻的奇诡,就是雕塑艺术的萌芽。而“泰山石敢当”降妖技能多种,其中妖怪见到泰山石就被吓跑了,泰山石也具有除暴安良的作用。人们认为泰山上的任何一块石头就是石敢当。中国古代诸侯升封泰山、历代帝王封禅泰山至高至尊,言泰山之石不同凡石,有奇异神力。汉武大帝登上泰山发出了“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的感慨,并带上一块泰山石回皇宫去了。“登泰山更知天下阔”“登泰山、保平安”,因此,登临泰山后大多百姓在大岩石头面前烧纸、烧香、磕头、叩拜,将小石头压在树上叫压福祈福,祈求保佑平安,或者将石带回去垒在墙里院落,摆放在家中。“泰山石敢当”即是石、即是人、也即是神,是难以割舍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泰山石敢当”造型艺术讲究的是刚性之神和柔性之美的阴阳对比,而“泰山石敢当”和泰山碧霞元君正是以刚柔之美的载体,受民间传统艺术启发,从汉代出土文物陶塑中萌发了灵感,其造型上受到触动,从它动态形式中得到借鉴。

泰山石敢当雕塑造型之二

三、造型构造原理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义的形式’,是一种特殊情感的表示”。培根给艺术下了一个定义:“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

“泰山石敢当”人物形象雕塑,以泰山历史文化为切入点,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结合古代雕塑艺术风格,借鉴摩崖石窟雕刻艺术表现手法,以合乎泰山石质的特色,打造泰山雄姿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对汉代石刻称之“深沉雄大”,与泰山文化“博大精深”相吻合,达到泰山文化的浑然一体。

艺术造型讲究的是直觉呈现,塑造一个相貌伟岸的青年汉子气概,采用古时《男儿八景》作为“泰山石敢当”这位威武勇士人物的经典表现:以“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转乾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覆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纳入造型之中,以彰显“泰山石敢当”风范为定义。这就是对“泰山石敢当”人物造型的诠释,也是做英雄好汉的准则,进而融入“泰山石敢当”形象的塑造。把“泰山石敢当”塑造成为完美的奇神勇士以崇拜信仰,体现了对泰山的崇拜和敬仰,从而成为代表泰山的形象大使。

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则是一部展现人类灵性记录的实物文本。经过梳理“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演变轨道,发现最初雏形“泰山石敢当”的雕塑创作素材,一是以泰山传说青年人物为造型;二是以人物加瑞兽和文字相结合的造型;其后以灵石、人物、神袛文化风俗融合造型,综合形成三个不同认识时期的创作过程。把“泰山石敢当”文化整合化、情理化,注重追求“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意象表达,使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有力。

泰山石敢当雕塑造型之三

四、城市文化塑造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历史的记忆,代表了城市的姿态和品位,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尊严。作为城市雕塑,石敢当作品采用泰山花岗岩雕刻,以历史传说故事为题材表现“石敢当”的正义感,人物造型结合山石渐变为一体化,更加合乎情理,轮廓清晰明了,它所兼具的历史性和时代感,与当今环境艺术文化审美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是精神文明文化和平安文化的坐标,突出了“泰山石敢当”造型形象,基于历史、形态、功能、审美等方面的考虑,营造平安、吉祥的文化气氛。

五、“石敢当”在新时代的风貌

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文化大潮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伴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日臻丰荟,种类繁多,反映“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环境艺术品、城市雕塑、传统雕塑等,各种材料的玉雕、石刻、木雕、陶瓷、铸铜、铸铁、水晶、泥塑、面塑、树脂仿石等艺术品琳琅满目,百花齐放,歌舞、动漫、皮影、剪纸等更加丰富多彩。从石头或石碑加上文字语言表达,到形象化的故事创造,“泰山石敢当”的表现形式,由抽象文字至具象人物系列化进展。“泰岱保平安,山尊世人瞻,石祥福禄寿,敢为天地担,当今中国梦,神州盛景观。”但最终的归宿是“‘泰山石敢当’文化”的打造,将永恒地给人们平安、和谐、幸福、如意、吉祥的文化,呈现出“泰山石敢当”精神所蕴含的文化新景象。

“泰山石敢当”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生活中形成信仰崇拜,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大氛围、大环境的空间里,众多游人把来登游泰山带回家的信仰和信物以留作纪念、收藏和观赏,那就是“泰山石敢当”文化。

把新时代的“泰山石敢当”文化以采岩岩泰山为象征,取滔滔汶水为映像,塑泰山人的大爱精神,造泰山人的敢当气魄。见义勇为,弘扬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是呼唤以“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泰山石敢当”文化反映新时代的标记。

猜你喜欢

崇拜泰山雕塑
巨型雕塑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泰山之行
我的破烂雕塑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我崇拜的那条“龙”
写实雕塑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