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绣球菌母种培养基优化

2020-11-03褚润根王小军张晓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9期
关键词:碳氮比无机盐浸出液

郭 烨,褚润根,王小军,廉 蔺,张晓丹,江 山

(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山西 太原 030002)

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Wulf.)Fr.)隶属于非褶菌目、绣球菌科、绣球菌属,俗称绣球蕈、对花菌、干巴菌、椰菜菌、蜂窝菌、白绣球花[1-2],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用菌,它在食用菌中仅次于冬虫夏草、羊肚菌、块菌等珍品。其香味怡人、肉质脆嫩、口感佳美、风味独特,被国内外美食家公认为食用菌珍品[3]。绣球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尤其是β- 葡聚糖含量高达40%~50%。β- 型葡聚糖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经医学研究证实,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能[4-6]。

我国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绣球菌的人工驯化研究,2005年才首次突破瓶颈,实现绣球菌的人工栽培[7],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第3 个实现绣球菌人工栽培的国家[8],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其菌种制作还是采用原始的制作方法。与常见食用菌种类其母种7 d 就能长满试管相比,绣球菌母种至少需要15 d 才能长满试管,这与其培养基成分的不合理造成菌丝生长缓慢有关[9]。本试验通过测定菌丝生长效率对绣球菌母种培养基中碳氮比、pH、无机盐、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等单因素进行了研究,而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其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绣球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绣球菌“闽秀1 号”,由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提供。

1.2 培养料配方

供试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0.1%蛋白胨,0.1%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

1.3 试验方法

1.3.1 碳氮比单因素试验

将活化的绣球菌菌块(5 mm)分别接种于不同碳氮比培养基中,24℃恒温暗培养18 d,碳氮比分别为5∶1,10∶1,15∶1,20∶1,25∶1,30∶1,其他同供试培养基。用十字交叉划线法测定菌丝生长效率。

1.3.2 pH 单因素试验

按照上述配方配置培养基,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梯度为1,范围为4~9,测定绣球菌菌丝在每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效率。

1.3.3 无机盐单因素试验

按照上述配方配置培养基,分别配置含量为0.1%的不同无机盐: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钠,硫酸钾,测定绣球菌菌丝在每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数率。

1.3.4 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单因素试验

松木屑煮沸30 min,过滤后按比例10%、20%、30%、40%、50%调配制成培养基,测定绣球菌菌丝在每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数率。

1.3.5 正交试验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的单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10],优化绣球菌母种培养基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碳氮比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由图1 可知,不同碳氮含量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影响不同。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菌丝生长效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低碳氮含量或高碳氮含量菌丝均生长均极为缓慢。在5∶1~15∶1 范围内,随着碳氮比的增加,菌丝生长数率逐渐增加。当碳氮比为15∶1 时,菌丝生长效率最快,可达1.23 mm/d,而后开始下降,达到25∶1 以上时,菌丝几乎不生长。

2.2 不同pH 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由图2 可知,当pH 为5 时,菌丝生长效率最快,可达1.25 mm/d。pH 为4 时,菌丝生长缓慢,生长效率明显低于pH为5。当pH>5 时,随着pH 的增加,菌丝生长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当pH 为9 时,菌丝基本停止生长,只在菌种块上部出现萌发的气生菌丝。较高的pH 使得菌丝尖端氢离子含量较少,细胞内氢离子含量高于胞外氢离子含量,造成细胞内外氢离子含量不平衡,菌丝无法分化和生长[11]。

2.3 不同无机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由图3 可知,绣球菌菌丝在不同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效率不同。当以硫酸镁为无机盐时菌丝生长较快,其次是硫酸钠和硫酸钾。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培养基中,菌丝基本不生长。镁离子可能是绣球菌生长的最佳无机盐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2.4 不同松木屑浸出液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由图4 可知,随着松木屑浸出液的添加量的增加,绣球菌菌丝生长数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达到40%,菌丝生长达到最大值为0.92 mm/d。当添加量增加到50%时,菌丝生长数率明显下降。

2.5 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基于上述碳氮比、pH、无机盐和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4个因素对绣球菌母种生长数率的影响结果,选择无机盐的最优条件即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预处理,进行碳氮比、pH、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3 个因素的正交试验(L934),正交因素水平表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如表2 所示。

表1 正交试验(L934)因素水平表Tab.1 Orthogonal Test (L934) factor level table

由表2 可知,碳氮比、pH、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3 个因素的极差R 值均大于可以代表试验误差的空列的极差R 值,因此三者在绣球菌母种培养基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工艺中各因素主次顺序为A>B>C,即pH 最大,其次是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最后为碳氮比。绣球菌母种培养基最优配比是A3B1C3 ,即pH 5.5,松木屑浸出液添加量和碳氮比分别为35%和17/1,而且此最优水平组合与正交试验组中得到的第7 组试验是一致的,因此最优组合绣球菌母种培养基配比得以确定,此时绣球菌母种菌丝生长数率最快为1.39 mm/d。

表2 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Tab.2 Results of orthogonal design

3 讨论

绣球菌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但是存在生产周期长、产率低、栽培技术不成熟等问题[12-13]。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其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菌种生产是食用菌栽培至关重要的首要环节,菌种的生产方式和活性高低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与林衍铨[14]等研究结果相比,本试验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重点对影响菌丝生长的碳氮比、松木屑浸出液、无机盐等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绣球菌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以期获得绣球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从而为绣球菌的菌种标准化生产以及菌种扩繁与保藏提供参考。

pH 值通过影响细胞内外的氢离子浓度来影响菌丝的生长,合适的pH 可使细胞内外氢离子浓度达到动态平衡,菌丝加速生长。偏酸或者偏碱,细胞内外氢离子浓度不平衡,能量供应途径发生变化,菌丝生长受阻。本试验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pH 值为5,此时菌丝生长达到最佳生长速度。

无机盐是食用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矿物质营养,其主要参与细胞物质的组成及酶的组成、维持酶的作用、控制原生态胶态和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等[15]。无机盐的种类对于菌丝活性和细胞生长至关重要,本试验选用了5 种无机盐,测定菌丝生长数率研究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镁离子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其他几种无机盐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猜你喜欢

碳氮比无机盐浸出液
垃圾浸出液对填埋场周围水环境的研究
关于土工试验中易溶盐试验问题的分析
不同比例蚯蚓粪浸出液替代化肥施用对甜椒生长的影响
pH传感器在测定石蕊和紫甘蓝浸出液酸碱度中的应用
基于实验的“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案例
植物的根和物质吸收
高大环柄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不同动物粪便炭化特性比较
不同碳氮比对垃圾填埋单元中氮循环细菌数量的影响
棉织物壳聚糖杂化膜改性及防紫外线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