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马蒂斯剪纸画作品中的色彩情感

2020-11-03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艺术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马蒂斯剪纸蓝色

□王 军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如今,研究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各种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要出新意绝非易事。因此,笔者就将马蒂斯晚年的主要创作活动形式——剪纸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他在剪纸画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感的归宿”“儿童的乐园”“宁静的港湾”三个方面来阐释他的“色彩情感”。在《马蒂斯艺术全集》的“色彩的作用和形态”一文中谈道:“每一件事物,甚至包括色彩,都是一种创造。在表现客观事物之前,我首先要描述我的感情。[1]”看来,马蒂斯的色彩运用不只是表达事物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传达了马蒂斯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及情感。

一、情感的归宿

说到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中国的剪纸艺术。笔者要简单区别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国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而使用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传达他们情感的一种载体;而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准确来说是“色彩剪纸拼贴画”,是把色彩剪纸有机地拼贴到一起,形成各种画面的组合,来表达他晚年对艺术的认知与追求。单从表达情感因素来说,他们的色彩情感是一致的。

在《马蒂斯论艺术》中也谈道:色彩从来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2]。由此可见,马蒂斯在运用色彩上是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来选用色彩,极具主观倾向。剪纸画作品《蓝色裸女(1)》(见图1)是马蒂斯晚年大量创作的“蓝色裸女”主题系列中的第一幅重要作品。画面中运用极其简略的蓝色和大量白色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看起来明快清亮,但又不失单调性。看上去女性人体丰满结实,体态优美,和谐安逸。笔者发现,马蒂斯在“蓝色裸女”系列隐藏着对女人的无限爱恋。马蒂斯在其一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几个不变的主题,“女人”就是其中之一。马蒂斯在绘画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女人”的题材。晚年由于疾病折磨无法行走,马蒂斯依然没有忘记一生钟爱的题材,用剪刀创作了大量剪纸画作品,传达出马蒂斯情感的寄托与归宿。

图1 《蓝色裸女(1)》

在另一幅剪纸画作品《祖尔玛》(见图2)中,马蒂斯运用了比较和谐的相邻色——绿色、蓝色、黄色来组织协调画面,用少量黑色与粉红色形成对比,显得协调而丰富。除色彩的魅力外,其画面构成也极具艺术性。马蒂斯运用不同的平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及变化的线条来组织画面,画中的主角依然是女性,具有雕塑感的形体,显得健康而有活力。“身体健康”这也许是在病榻上的马蒂斯的最大心愿吧。由此可见,在画面中如何巧妙地运用不同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来传递画面的色彩情感,使作品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永恒情感精神及生命力,是每个画家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就如马蒂斯所说:“在你对自然抱有真正的感情时,你就能够创造出对艺术家和观赏者具有同等效用的符号。”

图2 《祖尔玛》

二、儿童的乐园

在短暂野兽主义艺术流派解散后,马蒂斯继续着他艺术人生的不断探索。其间他的创作种类比较繁多,除绘画外,他不断涉足雕塑、陶瓷、剪纸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因此,不断创新是马蒂斯的又一特点。

笔者所讲的“儿童的乐园”主要是指马蒂斯在其剪纸画作品中,不管题材还是色彩意蕴上,都体现了一位在病榻上被疾病折磨的老人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这也是让人最敬佩的一面,他始终以纯洁的眼光来看待美好的世界。就像马蒂斯自己所说:必须像孩子那样看待生活,如果失去这种能力,他就不能用一种原创的方式(个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马蒂斯剪纸画作品中的爵士音乐系列的《马戏小丑》(见图3)里,再现了他童年记忆里的图像,如雪橇、马戏中的小丑、空气中的秋千等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是啊,一个人的童年记忆是永远挥之不去的,而马蒂斯用充满趣味性的画面体现了这一情怀。在画面中马蒂斯运用了高纯度的蓝色背景,使人感受到蓝天的耀眼、空气的清新。在美好的时光里,“马戏小丑”就是一位无拘无束的少年儿童,欢快地游荡在自己快乐的童年世界里。马蒂斯运用了蓝色和红色的对比来丰富画面,用黄色和白色来协调整个作品的基调,使人感受到马蒂斯追求儿童般纯净色彩情感的精神世界。还有爵士音乐系列中的《杂技演员》《伊卡洛斯》等都体现了儿童般欢快、阳光的精神乐园。看来马蒂斯用剪刀实现了自己童年的乐趣。

图3 《马戏小丑》

另一幅剪纸画《海洋世界》(见图4)是马蒂斯在1950 年创作的作品。在这幅作品里,马蒂斯运用了极具装饰性的简约化风格,使作品有了抽象主义的风格特征。画面里出现了海洋里的神秘世界。虽然我们在现实中也许无法看到这样的世界,但在马蒂斯的剪纸画作品里能够实现。在不同海水的层次中,各种海洋生物欢快地游荡着,有海马、鱼、海草等,白色的海鸥在蓝天上遨游,更有趣的是还有潜水艇出现。在色彩运用上,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与不同造型的形象完美统一地结合在一起。画面中运用了蓝色、绿色、粉色、黄色、黑色及白色等组织画面,看似色彩凌乱,其实都是马蒂斯精心选择、设计的。马蒂斯也曾解释道:“我直接用色彩来‘画’,这保证了两种方法可以精确地统一起来。”马蒂斯的剪纸画《女人和猴子》是在1952 年创作的,用来装饰餐厅到走廊上方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简化了的蓝色图形,调皮的猴子围着女人抢吃各种水果,还不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令人陶醉。由此可见,马蒂斯的艺术作品传递了他内心的情感,就像这诱人的蓝色是马蒂斯儿时在玩具博物馆里点燃的火焰之蓝一样。

图4 《海洋世界》

三、宁静的港湾

在《马蒂斯论艺术》中他谈道:“艺术不应该是烦恼或不安的,它应当是均衡的、纯净的、安宁的、平和的。[3]”由此可见,这就是马蒂斯一生追求的艺术精神世界,这种精神在他晚年的剪纸画艺术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5 《生命之树(教堂后殿之窗)》

马蒂斯在1950 年完成的作品旺斯大念珠小礼拜堂的色彩玻璃窗画《生命之树(教堂后殿之窗)》(见图5)中,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空间气氛,画中的色彩协调而宁静。大量的深蓝色、绿色衬托着明亮的黄色之叶,像是仙人掌,但更像是生命之树,显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同时与教堂的宁静气氛贴合得恰到好处。马蒂斯运用这种简洁的形状、弯曲的线条和平涂而明晰敞亮的色彩意蕴相组合,显得非常安逸和谐。光线从窗户射进教堂后产生的色彩效果,也使观者的精神世界再一次得到升华。就像马蒂斯自己说的:“对我来说,这个小礼堂是我一生劳动的最高成就。”小礼拜堂的色彩玻璃窗画也是对马蒂斯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虽然马蒂斯本人不信仰任何宗教,但从作品色彩情感所表达出的精神内涵来看,仍再现了其宗教感受。

作品《水族馆里的游泳者》(见图6)是马蒂斯1947 年创作的,也是他《爵士》一书中的内页图。我们看到游泳者仰面四肢朝天地躺在水面上,多么舒服安逸。这也许是马蒂斯向往的一种生活表达。画面中运用了大量黑色和白色形成对比,又用绿色和蓝色作为背景来衬托右下方的红色以及少量的黄色。这样画面从艺术效果上来说主次分明,又不失画面的丰富性。画面中传递出的气氛依然是宁静的、与世无争的,给观者带来了平和、纯洁的心灵享受。就像马蒂斯自己说的:“我们通过简化的观念和形式来追求宁静。”在这里,黑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色彩意蕴的作用。

图6 《水族馆里的游泳者》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马蒂斯剪纸作品中的色彩情感进行了梳理,可以看出马蒂斯的剪纸作品中无论是具有强烈装饰意味的,还是简约化风格的,论其本质,都是用色彩传递马蒂斯心中宁静与平和的情感世界。这为我们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马蒂斯剪纸蓝色
马蒂斯拼贴画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剪纸
和马蒂斯比赛剪纸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