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2020-11-02鲁福元卜君晏孙吉英张望续叶里巴特尔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效果对比

鲁福元 卜君晏 孙吉英 张望续 叶里巴特尔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40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两组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术后3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尽早恢复。

【关键词】PFNA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当受到意外跌倒及外力伤害后,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从而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针对严重骨折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其预后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由于高龄患者身体免疫能力较差,

患病后极易引起较多并发症。为此,此次研究中分析对比了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篇文章中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医院接收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5±2.2)岁;观察组中有23例男和17例女,平均年龄(71.0±2.5)岁,两组临床资料经对比存在的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及全麻处理,在C臂X线机下在患者的大腿近端外侧取手术切口,行截骨操作,取出股骨头,将骨碎块及软组织清除后,扩充骨髓腔,骨髓腔填满骨水泥。然后置入人工假体,观察安装效果满意后留置引流管,术后行抗感染预防性治疗。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手术体位、麻醉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患者平髂前近端外侧取手术切口,在C臂X线机辅助下置入导针进行扩髓处理,旋入防旋髓内钉主钉,主钉深度用螺旋刀片调整,满意后将股骨颈内导针置入,将骨皮质打开,然后将螺旋刀片打开,确定达到预定深度后,锁定螺旋刀片,并拧紧螺帽,最后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后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标准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应用视觉模拟(VAS)疼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疼痛越重分数越高;同时将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记录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描述用( ±s)、t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以及x?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

最终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少,术后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快,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且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各指标已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1、表2。

3讨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其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及股骨头血运受阻,受到外界暴力后,极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压痛等临床症状,而且因粗隆部血运非常丰富,老年患者免疫能力较差,所以骨折后需要较长时间愈合;且若治疗不佳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并且会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针对骨折主要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通过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但由于手术创伤性大,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慢,使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从而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2]。近年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了PFNA内固定治疗,在骨折部位将防旋髓内钉置入,起到的作用是固定交锁髓内钉,从而达到抗旋转以及支撑的目的,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内固定松动以及髋内翻等并发症,从而加快术后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现象发生,最终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3]。在本文研究结果中也再次证实,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后,手术所用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少,术后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快,術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且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

由上文可知,PFNA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患者疼痛及发生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徐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19):102-104.

[2] 闫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18,26(11):105-106.

[3]黄叶建,韩成相.PFNA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9,38(2):77-78,81.

猜你喜欢

效果对比
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观念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自制护理模具在包皮环切术后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桦甸地区机械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技术与特点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