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研究
2020-11-02刘桂英
摘要 国有企业集团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备受社会各方关注。在经历了整体改革优化之后,如今国有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节奏,并一步步向现代企业集团管理靠拢。资金集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集团管理控制资金分布、资金流向及资金风险等内容的有效方式,将其渗透到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国有企业集团才能顺应市场变化,并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
關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即便国有企业集团存在自身的优势,也要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近几年,国有企业集团一直在优化自身结构改革,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思维,并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项管理中,希望以此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稳固市场地位。长期以来,资金管理作为国有企业集团管理的短板,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国有企业集团而言,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是必然趋势。一方面,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的规模效益,并且在计算机信息化办公环境中能够实现对资金流量及流向的动态监督和控制,规范资金运作,防范资金风险;另一方面,资金集中管理在节约财务管理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使用效率,创造额外的价值。
二、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国有企业集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涉及的资金分布广、资金数量多且币种多样,要想保证管理的质量,必须有对应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如资金预算计划管理制度,有的国有企业集团并没有该制度,有的即使有该制度,也大多形同虚设,资金部对于预算计划外的控制力度明显不强,有些甚至不需要具体、明确、有指向的申请说明就可以通过审批,大量预算计划外的付款形成,使资金预算控制略显单薄,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除此之外,集团内部资金的银行账户管理、资金集中、融资资金、资金风险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制度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二)风险管控力度有待加大
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对相关风险的认识不全面,直接导致其风险控制力度明显没有一般企业集团强。需要明确的是,资金集中管理中涉及的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汇率风险、信贷风险、舞弊风险等,并不是国有企业集团认为的单一风险,而且在当前的市场和金融环境下,可能引发这些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且不明确,企业集团想要对其控制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并没有集团内部认为的那么容易。之所以会形成这样思维惯性,与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来源息息相关,是因为毕竟国有企业集团是有国有资本保底的,致使一些管理者对财务不以为然。
(三)整体的运作效率有待提高
资金集中管理启动初期,需要借助国有企业集团原有的集团管理作支撑,这样整体的运作效率才能有较快的提升。但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基础的管理环境并不能提供这样有力的支撑,所以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一直难有提升。一方面是在资金集中管理之前国有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原有的管理基础不同,而且他们在资金管理中存在差异,缺乏规范且统一的标准,致使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会存在较长的适应期和磨合期,整体的效率也就下降了;另一方面是受到国有企业集团信息化水平的限制,缺乏与管理需求匹配度高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和风险动态监测平台。
三、优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经验与启迪
目前,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集团中的应用还是比较普遍的,实务中也有不少优秀的案例值得国有企业集团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学习参考。
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冶集团”)为例,该企业集团成立较晚,管理层级较多,成员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此种背景下,该企业集团开始意识到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意义,尤其是在资金方面。因此,从2005年开始,该企业集团启动了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并在集团范围内通过会议给相关人员灌输了资金集中管理意识,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基础;接着梳理了集团持续经营管理的需求,明确了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而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和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优化了资金集中模式,并重新组建了财务公司和资金部门,由资金部主导财务公司协助资金预算管理、资金信息化管理、创新与银行合作模式等实质性的工作。总体上,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冶集团整体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从中冶集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历程看,其工作主要围绕的是“如何实现资金集中”和“如何确保资金集中的成效”,事实上这是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核心要点,在过程中紧抓这两点,至少可以保证资金集中管理不会偏离主干道。
四、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制度
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不是单一构成的,因为在资金管理中会涉及预算、筹资、融资、借贷、日常收支、风险控制等内容,如果与有的国有企业集团一样设置一个总的管理制度,没有深入细化到各个对应的管理板块,或是细化得不够彻底,可能制度的贯彻就不会那么深入全面,比如资金预算计划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计划外付款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情况下资金集中管理的整体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国有企业集团要积极展开对自身资金集中管理过程的总结,找到流程中的不足和对应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应的制度。
(二)加大对资金流动的控制与监督力度
资金风险控制是国有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国有企业集团资金分布和资金流动的特点,应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流动的控制和监督,包括预算执行、投融资管理、日常收支、费用报销等。除此之外,对大额资金往来也要加大监控力度,最好可以有相应的资金动态监督系统反映,这样更加全面且可以增强实时性。在工具方法上,要创新资金管理模式,比如在收款方面,可以在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中设置自动监测模块,当成员企业的账号每日收款账户余额达到目标上限时,由委托银行在每日规定时间将超过目标上限的资金转入集团总账户,并自动生成收款记录和相关凭证,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
(三)创造多元化的资金管理模式提高整体效率
一是创新银企合作模式。银行是国有企业集团资金收支的中介,是资金集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而且企业在借贷时还要与银行建立密切的联系,因此与银行建立长久战略合作,寻找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企业集团日常收支的效率,还能节约银行借贷成本。二是创新资金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就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不断改进,比如在OA办公系统中建立资金划转审批模块,让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处理,保证控制效果的同时提高效率。三是将资金集中管理纳入绩效考评中,激励员工提高專业素质。KPI是现代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反映出员工的价值,营造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正向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相比管控型绩效管理,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中更适合激励型绩效管理,因为资金集中管理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对员工而言有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资金集中管理指标没有办法完全量化,有些是与行为合规相关的,如果是管控型的管理方法,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不利于员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绩效管理中,指标的设置和权重的分配相当重要,国有企业集团更应该权衡整体的绩效,不需要在单一指标上过于计较。
五、结语
资金集中管理在管理资金流向、控制资金风险、提高资金效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是现代企业集团加强自身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在不少企业集团管理中都有所体现。尽管目前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在发展中结合优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经验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的现状和需求不断改进相关内容,资金集中管理也能在国有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其创造价值增值。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刘桂英(1973—),女,四川双流人,大专,会计师,财务经理,研究方向:私募投资实体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佳.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139-141.
[2] 毛丽霞.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当代会计,2020(11):131-133.
[3] 韩坤.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0(08):102-103.
[4] 罗树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