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语境下的造型语言及应用研究
2020-11-02鲁莽
鲁莽
内容摘要:本文以造型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艺术设计语境下造型语言概念的界定、基本要素的分析,以及对造型语言在设计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研究,从而在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源头找到艺术设计创作的方法和路径。关于造型语言应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艺术设计创作和设计教学有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将有助于艺术设计教育者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掌握驾驭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能力,有助于设计师从基础语言入手进行设计实践,审视设计作品,也可以丰富现有造型语言研究理论体系,为艺术设计实践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探索空间及理论支撑。
关键词:造型语言 艺术设计 应用原则 设计实践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创意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并快速发展起来。约翰·霍金斯在《創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巨大的经济效益展现了该产业的前景也凸显出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价值。
在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的作用毋庸置疑,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设计师的工作本身都是构成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能力和水平的高下不仅关乎作品、产品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从人才招聘网站中的数据可以获悉,目前我国对艺术设计各专业的设计师有很大的需求量,而全国设计类院校和综合大学的相关专业每年输入社会的毕业生数量也相当可观。然而在似乎供需平衡的市场中,具备优秀创新创意能力的设计师极为紧缺依旧是不争的事实。除了个人素能的差异和工作经验长短的原由,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艺术设计高校,能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原创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适应新形势下产业要求的设计人才也是关键。
本研究从造型的基本要素——造型语言入手,从艺术设计的语境下对这一语言进行界定,对其应用理论进行研究构架,从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源头找到创意创新的方法和路径。研究结果有助于艺术设计教育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掌握驾驭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能力,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也有助于设计师从基础语言入手进行设计实践,审视设计作品。
一.艺术设计语境前提
虽然艺术设计是现代词汇,但作为实用艺术,从艺术诞生之始,就被包含在造型艺术之内,与壁画、雕塑使用着同样的语言和要素。即使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设计概念逐步确立,艺术设计也有了自己的设计要素和设计语言,但依然未脱离造型艺术的大范畴,且始终受到其他造型艺术的影响,与其他艺术保持着互动与联系。鉴赏性艺术在脱离了实用独立发展之后依然影响实用艺术,同样鉴赏性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也受到现代艺术设计形式和观念的很大影响。但鉴于造型艺术所含范畴较大,所以在此讨论的造型语言应用将限定在艺术设计范畴之内,以艺术设计语境作为前提展开。
二.造型语言概念的厘清
(一)造型语言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造型语言是造型艺术特有的表达和承载内容信息的工具,具体来讲造型语言的基本概念又分为两个层面,内涵上是运用造型艺术要素进行精神表达的基本方法和语言技巧,而外延则是运用造型语言完成的表达结果,适用于包括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在内的所有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可视、静态的造型艺术。
(二)造型语言的基本范畴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与其所承载的内容和交流对象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同时,实现语言更为有效的表达恰好反映了语言形式技巧本身的发展与提高。造型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特点在于它的审美性与创造性。它的基本范畴既包括构成造型的基本元素——形状、色彩、材质、体积(简称形、色、质、体),也包含运用这些元素组构时所涉及的其它要素,即空间、比例和结构等。
三.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
在造型艺术创作中,不同的艺术家设计师、不同的风格流派所创作的作品各不相同,这也是千百年来艺术创作经久不衰始终给人以新鲜感的原因。虽然造型艺术作品的形式五花八门,风格也多种多样,然而归纳起来构成造型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却无外乎是形状、色彩、质地和体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二维艺术创作中,质地表现为物质材料的表面纹理特征即肌理,而体积也是虚拟的。)。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这些元素本身的特点和差异性也是构成艺术作品丰富性的重要原因。当然,其它造型要素,如空间、比例和结构也同样不可或缺。空间决定了结构内容的存在形式,比例则决定了造型元素组构后的视觉关系,而结构手段和结构方式则决定了最后的作品形式结构特征。创作中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关照共同构成造型艺术作品。创作者们运用这些要素组构出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作品,就好像烹饪大师用食材和佐料烹饪出各种口味的美食一样,过程中不同的原料、方法手段和不同的搭配组合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四.造型语言的应用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艺术设计注重的实用性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显著特征。不同于鉴赏类艺术侧重个性化的表现、艺术家可以自由的进行自我意愿的表达,艺术设计在创作之初就受到明确的设计目的、应用范围和受众群体的限制,在追求创作独特性的同时亦要兼顾设计结果和效用。这一特性决定了造型语言在艺术设计范畴内应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既有造型艺术创作的共性,又有艺术设计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造型语言的应用要遵循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在艺术设计中,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造型语言的恰当运用使设计作品所达到的审美意境程度。从美与审美的文化视角来看,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从属于商业或公众事务的活动,不仅仅是审美经验的尝试,它同时也与社会进步的理念,与人文哲学息息相关。所以作品的艺术性愈高,审美性愈浓其感染力就愈强,也就愈能有助于设计目的的实现。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在造型语言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有艺术(审美)目的,对艺术有认识,操作时有方法。
首先,艺术目的的明确。艺术与科学、实用领域相对照其目的有所不同,科学求“真”,实用求“善”,而艺术则追求“美”的“创造”。美和创造是艺术概念中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二个方面,美的实现需要创造的手段,而创造则在美的范畴内通过对艺术内涵认知的深化与对艺术外延面貌的拓展来达到审美目的。所以,在艺术设计中,造型语言的应用首先要围绕美与创造展开,并根据不同的设计内容选取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要明确怎么说的问题。明确了表现形式,进而才能明确造型语言的形态特点和语意,进行合理、科学、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运用。
其次,艺术认识的到位。艺术是表达人类对世界感知的一种具有审美与创造特质的语言形式。客观世界和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以及语言表达构成了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其中客观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与人类感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性构成了三个层面的差异。艺术认识具有历史、时代与地域特点,随着世界的变化以及人类感知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艺术的认识也将会在角度上和深度上发生改变。三个层面的差异决定了模仿客观世界的不可能性与不必要性, 而正是这种差异和语言手段的制约局限性体现了人类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和精神表达智慧与艺术创造的价值。所以,在艺术设计中,造型语言的应用将依据创作者不同的艺术感知和认识能力而有所区别,准确到位的艺术认识,认识的角度和深度都决定了设计作品的高度、造型语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
最后,艺术方法的恰当。造型语言的应用不仅要在辨证思维与形象思维基础上把握具有审美与创造意识的艺术思维特点,还要在上述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比较性的、具有特定感知方式与专业特点的观察,并在上述思维与观察基础上通过对诸多形象关系的把握来实现作品结构的建立以达到艺术风格化的表现目的。思维、观察和表现是艺术方法中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三个方面,其中思维方法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决定了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在造型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恰当的思维方法是创作的前提,而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则是具体实现艺术性审美性的关键,也是把握作品风格化个性化的关键。
(二)造型语言的应用要遵循表现性原则。这里所说的表现性,既包含设计创作的表现内容也包括其表现方法和表现过程。表现性原则,是造型语言由词汇最终变成“句子”、“段落”、和“文章的路径,是造型语言具体应用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提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办法,是回答以下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一被视觉传达设计所引用的五个“w”,提出传播模式的双向性甚至循环性也被扩展到其他设计领域,成为著名的设计五问。同样造型语言的应用也适用于按照这个思路展开,即根据表达目的,选取创作素材内容,选择恰当表现形式和手法,依据艺术创作原则,研究受众群体,作出相应的语言形式组构。
首先,表现内容。所谓表现内容,包含了题材和主题两个方面,这是传统造型艺术创作时讨论的概念和话题。在艺术设计中,虽不是每个设计都涉及到或明确有题材和主题(亦如鉴赏性造型艺术一样),但是每个设计命题的差异使得设计师在选取不同的造型语言词汇和组构方式时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导致最终的作品呈现出来不同的样式和风格,体现出表现内容的差异性。设计有由类似风格构成的流派,也有整体风格下个体的差异,在选择素材或材料、表现风格或样式时或出于设计要求,或出于个人偏好做出的判断,正如有题材和主题命题的其他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依据,也是形成设计多元化的动因,往往是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的。
其次,表现方法。造型语言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有恰当的表现方法去实施,实施的前提是要将前面提及的艺术方法进行结合造型语言应用的实践操作。其中要把握的两个前提一是在思维上把握各造型元素及形态间的有机性与关联性,二是在观察上把握由各元素及形态关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做到对造型语言元素有综合性的认知,对具体作品的元素及形态关系特点有理性的把握。具体到表现方法,则要求在形式转换上做到把握造型语言局限性及关系效果,在基本形式上做到建立完整有序的画面结构,在形式特点上追求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把握形式美艺术创作规律,把握变化统一审美原则。
再次,表现形式。尽管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多样,但都可以概括为二维平面的设计和三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语言形态也据此可分为二维的虚拟形态和三维的真实形态。除却造型语言不同形态蕴含的不同语意之外,虚拟形态和真实形态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二维平面中,要表现某些形态的的质感只能通过模仿材料的表面纹理特征,以肌理的形式展示。而在三维空间里,这些质感则是通过可视可触的真实材料来表现的。相应的,作为造型语言要素的空间、比例和组构方式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也有一定的区别,既有表现形式的一般共性特征,也有表现形式的具体特点。
最后,表现过程。表现过程是组织造型语言进行创作的具体环节。艺术设计作品要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符合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需要,在进行语言组织时要有相应的节奏和韵律,而建立节律的前提则是做到限定性与丰富性。限定包含了对空间的限定,对造型元素及形态的限定,对比例的限定以及对组构方式的限定。其中对造型元素及形态的限定既包含了对四大造型语言元素——形状、色彩、材质、体积语言的限定,也包含了对这些语言元素具体形态不同形态语意的限定。限定性是秩序性的前提,没有限定性的语言应用容易出现杂乱无章,关系紊乱的问题。在限定性的保障下造型语言的应用才能有统一性,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和风格。而丰富性则是为避免重复和单调而对限定性进行的呼应与补充,就像乐曲的演奏,主基调定好后,其他节奏才可以围绕主旋律进行丰富的变化。造型语言的丰富性可以通过形、色、质、体综合形态的丰富及表现手法的丰富来实现。
(三)造型语言的应用要遵循有效传达性原则。
有效性传达可以对应设计五问中的“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作为实用性艺術,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和服务对象较为明确。这就要求在运用造型语言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清楚表述对象,也就是对谁说的问题。因此,谙熟造型语言的形态语意和语言表述方式都至关重要,针对不同读者的遣词造句,用不同的形式风格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受众的喜好,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沟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不同的文化心理背景和语言环境中,某些元素长久以来形成的具有的符号化特征或特殊的文化历史含义也是造型语言应用中需要研究和考量的因素,同样的语言元素或类似的形象有时所传达和蕴含的信息却大相径庭。这些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特殊语意,既是艺术设计创作中需要特别强调和加以利用的,也是在一些特定的设计环境和场合需要避讳的。
小结:造型语言是艺术设计的基本语汇,是构成设计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对该语言理解的程度,掌握的熟练与否关系到艺术设计能否准确到位,在艺术教学中则关系到专业设计阶段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对造型语言各要素的分析与阐释,对其在设计应用中遵循原则的研究与总结,得出造型语言应用的基本依据,对艺术设计创作和设计教学有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设计者根据具体的艺术设计目的进行特定的造型语言选择,并依据相应的形式美规律最终完成具有原创性、审美性、目的性的作品,也可以丰富现有造型语言研究理论体系,为艺术设计实践和艺术设计教育提供探索空间及理论支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ZWT18051;项目名称: 艺术设计语境下的造型语言及应用研究】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