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网络视频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02柳紫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视频李子柒中国风

内容摘要: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视频体现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i+1、个性化、题材内容适度性等原则,在使用其视频教学时要注意加强交际性训练和语料规范性。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国际汉语教师线上教学国际化能力提升方面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李子柒 “中国风”网络视频 汉语国际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风”网络视频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重视,有利于汉语视听说课程将“结构功能文化相融合”这一教学理念场景化、话题化、实例化。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正是这方面的优秀范例,其应用空间和价值具有较强的探讨性。

一.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在各个学习阶段是不可或缺的,开展教学时要逐渐深入、有所侧重。国际汉语学习者来自不同的文化母体,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休克,因此中华文化应适时的在语言教学中渗透,辅助学习者走出文化撞击。现代汉语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得到重视。然而长期单调的汉语教学会使学习者产生倦怠甚至抵触情绪,文化教学视频的使用会丰富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近年中国女孩李子柒团队所制作的网络视频为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传播提供了难得的高品质素材,视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风貌、乡村景观、生活方式、传统美食、传统技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尤其可贵的是,她的视频注重自己亲手制作,如绣花、纳鞋底、做糕点、做蚕丝被等,系列视频为受众呈现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大宝库,这对汉语国际教育职业者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线下和线上的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汉语言和中华文化教学中,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当然汉语国际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更好地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线下和线上课堂教学中,这是需要诸位同仁共同研究讨论的课题。

二.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所体现出的汉语国际教育原则

1.i+1原则

i+1原则也叫“可理解输入”原则,是美国学者克拉申提出的语言习得必要条件。“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这样的“i+1”输入对学生来说是可接受的。在国际汉语教学中,一味单纯输入语料是不够的,学习者最好能接收到符合“i+1”的语料。在进行视听说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侧重在语法和词汇讲解上,会使学习效果打折扣。对此,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应用在视听说课教学中是有优势的,该团队已经在互联网上传了一系列作品,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如潮好评,这为其在课堂中的使用提供了前期“预试验”。李子柒的视频中既包含难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如稀世古手工技法展示,也有难度较低的传统文化,如重阳等节庆。对于简单的视频,多数学习者通过观看就能理解其内容,对于难度高的,教师则应进一步分解讲授。国际汉语教师可以在选择李子柒“中国风”视频时进行分门别类和难度控制,尽量确保课上所使用的素材对学生来说能够实现可理解的输入。

2.个性化原则

语言学习活动必须通过学习者实现,学习者的个体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传统的学习者在性格情感、认知风格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选择视听说课的视频时,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求。在这方面,李子柒“中国风”系列视频即为广大国际汉语和中华文化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其内容涉及到衣、食、住、用、行等诸多方面,画面呈现角度也有多样性,这在汉语国际教育的个性化教学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视频和教师的辅助下能够对语言和文化都有感性的认知。教师也可以鼓励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积极寻找、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李子柒中华文化视频,并推荐给大家。课堂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部分,分享自己对李子柒视频的理解,并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从虚拟的视频中走出来。李子柒的视频画面感很强,通过她所做的动作,可以大致猜出她所要表达的意思,多数视频内容难度适中。

3.题材内容适度性原则

在视听说课的视频素材选择上,要注重题材内容适度性原则。教学时如果只选教师喜欢的的视频,这会造成视频的单一性,学习者会逐渐丧失新鲜感。如果只选学生偏爱的视频,也会缺少全面系统性,学生喜欢的并不一定符合教学大纲的内容。选择视频素材时应从多方面考虑,既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也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在这方面,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也同样具有转换为视听说教学材料的空间,能够实现趣味性和典型性相统一。国际汉语學习者来自不同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减少文化摩擦,尊重学习者的母文化。教师在选用视频材料时应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注意适度性,有限制的使用某些过度宣扬中国主流文化的视频材料,避免国际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相比较之下,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细腻的情感体验的视频是视听说课的较好选择,在这方面,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多是向受众展示中国乡村生活诗意化的风貌。李子柒的视频在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传播中具有可行性,也符合很多国家在野外生存生活的价值主张,她在海外有大量粉丝,截至到2019年底,其YouTube订阅者达到了七百多万,受众广泛。

三.汉语国际教育中使用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的注意事项

1.应注重交际性训练

国际汉语教学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有时间学练汉语,但离开课堂环境后很少用汉语进行交际。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精讲多练,让课堂活动交际化。在使用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时,尽量贯彻交际法的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交际需要安排语言和音像素材,在情景中展示语料,设计逼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重点练习语言结构和功能。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她和其他人的互动方面较为缺乏,视频中的她多是在默默独自做农活、绣花、做饭等。但是她所做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交际化教学提供了契机,其视频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者在观看认知的同时也被潜移默化提升着交际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在李子柒视频基础上布置交际任务,将汉语和中华文化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如同学之间可以录制用汉语交流的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可围绕李子柒视频展开,也可以其为引子再进行创作,录制完成后发给教师,得到反馈评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习者,增强其信心,培养其课外坚持学汉语的习惯。让学习者制作视频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不要求学生模仿李子柒,鼓励大家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如拍摄《我的一天》这种类型的视频就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展示其创新性。

2.应注重语料规范性

国际汉语教学中造成语言偏误的原因之一是训练语料不当,教师在视频素材的选择中应避免某些不恰当的语言材料,如方言、俚语、脏话等,这些语料有误导性,学习者掌握的错误语言表达可能会石化,极难纠正。教师所选取的视频语料最好与国际汉语教学大纲匹配,在权威教学文件的指导下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视觉效果、画面效果、音响效果等多方面都带给学习者美的享受,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师应该明确,视听说课教学中语言学习和使用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点。李子柒的视频主要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和心灵的宁静,和观众没有较多的语言交流,只是呈现出诗意的乡村生活,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其相匹配的语料和话题进行思考挖掘。

四.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国际汉语教师线上教学国际化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国际汉语教学视频材料的选择应重视中华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注重与时俱进,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就是传统文化和时代风貌相融合的产物,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受到广泛的好评。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李子柒视频在线上国际汉语教学中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传播已然成为趋势,国际汉语教师工作的开展首先要积累的就是具有国际知名度和认同感的教学素材,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现状的理解和把握中,需要建立在对已有前期“预试验”基础的视频素材的收集和分析上,需要建立在对国际汉语学习者认知和接受中华文化心理学的关注和研究中。在这方面,李子柒“中国风”网络视频在国际汉语教师线上教学国际化能力提升方面是有较大意义的,值得引起广大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劉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晓明.新时期华文教育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

[3]毛智辉.“互联网+”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J].文教资料.2017,7,174-176.

[4]王晓明.近三百年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勾勒与展望[J].文教资料. 2019,8,93—94.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20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国际汉语教师线上教学国际化能力提升方案研究”(编号20200754)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在江西理工大学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王晓明博士的指导下完成。

(作者介绍:柳紫霞,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网络视频李子柒中国风
读懂“李子柒”,此中有真意
慢生活Vlog传播内容分析
长尾理论视域下内容型网红价值变现研究
消费文化语境下美食类短视频的符号意义建构
爱奇艺竞争战略研究
网络视频节目的特点及优势简析
网络视频的著作权侵权分析
网红形成与papi酱现象的社会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