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院校贫困生新时代发展型资助全面育人新模式

2020-11-02黄怡潮曾锝依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职业院校

黄怡潮 曾锝依

摘 要:我国一直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当做普及教育和培育人才的重要传统和举措,随着当代全国教育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贫困生资助政策也应时代发展需求逐渐实现健全和完善,发展型资助作为一种新兴的资助理念,致力于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新时代资助体系,彰显着个人价值、政治价值、扶贫价值及社会价值,因此积极探索发展型资助的精准落实,能够确保那些职业院校真正贫困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受助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这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全面育人

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育人体系,如其资助工作的重心已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实现教育公平层面逐渐转变为了“不但要上的起学,还有上好学”的个人能力发展层面,同时,这种转变也相应提高了新要求,如要求资助教育必须更加关注贫困生的技能水平、心理、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成长。但鉴于作为新兴的资助模式,发展型资助在实际落实中仍有不足,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发展型资助的内涵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全面育人新模式,以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

一、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是一种新兴的资助理念,指以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过资助育人工作,促进贫困生作为主体的全面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救济性资助”,它要求资助工作以物质保障为切入点,关注贫困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从单纯的“经济扶困”走向“能力扶智”和“精神扶志”,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进而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发展型资助是响应国家号召,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资助发展工作的必然趋势,具有激发主体意识、关注心理需求、实现人文情怀、精准化资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特征,可以构建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等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因此,职业院校亟待探索新时代发展型资助的实践路径。

二、当前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不足

发展型资助管理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新兴资助理念,虽然已在各大职业院校进行了极力推广,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理念理解不充分

通过精准资助的手段,达到个性化、隐性化、可持续化的资助管理要求,在提供经济帮扶的基础上,保护贫困生心理、培养贫困生能力、提高贫困生素质,帮助贫困生全面发展,顺利就业。由此可见,发展型资助的理念中突出对成长发展需求的关注,强调利用多元主体,给予每一个贫困生个性化的资助,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对这种认识的理解并不充分,只是从物质帮助、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心理辅导、就业技能等多方面,进行了简单化的策略实施,并没有将这几个方面做为一个整体,系统性地研究和实施,导致资助效果之间出现断层。

(二)落实难度较大

在实际已经开展的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中,发现其全面发展育人功能落实难度比较大,很多学校还是单凭借资助工作经验,将重点落在了知识结构的完善、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辅导等常规资助上,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通过对贫困生开展相应的知识培训、社会实践和心理辅导,逐步提升了一定自主效果,但是却忽视了对贫困生内生动力的激发,忽略了他们作为个体的信念和精神也需要长期引导培养。每个贫困生在物质帮助、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心理辅导、就业技能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贫困生思想道德不高,有的贫困生职业技能不强,有的贫困生精神意志薄弱,所以学校应多关注学生主体,进行个体精准化资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依靠个人发展實现自我价值和可持续性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发展型”资助对职业院校贫困生全方面育人的对策

(一)细化发展型资助政策,实现多样宣传

发展型资助作为一种新兴的资助理念,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统一的模式,相关政策也没有明确,因为学校应结合自身形势,规范和细化适合自身的发展型资助政策,并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广泛地传递到学生的认知中,如成立校园资助志愿者社团,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进行校园资助政策宣传,同时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社团志愿者前往贫困生家中,开展家访工作,尤其是深入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适宜的资助政策建议,做到精准资助;还以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多渠道宣传,帮助贫困生了解资助政策等。

(二)培育发展型资助文化,培养自觉意识

以生为本的真正落脚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以生为本,激发自觉发展意识,因此学校应结合校园文化精神,提炼属于自己的发展性资助育人文化,然后融入学生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中,并通过联合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如发展型资助育人征文、讲座、剧目表演以及诚信、感恩、励志之星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浓厚的舆论导向氛围,激发他们树立“扶智”“扶志”的自觉意识,自觉学习各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自觉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的自我发展。

(三)构建发展型精准体系,实现精准资助

推进发展型资助模式,实现精准资助也是一大关键,具体可以从对象识别精准、项目设计精准、资金分配精准、管理发展精准四大方面实施操作。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是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贫困生识别评选模型,为资助工作奠定基础和前提;项目设计精准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贫困生受资助情况进行多元化分类设计,如经济资助项目、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心理健康教育项目、道德修养提升项目等;资金分配精准是指最大化地分配资助资金给最需要的人使用,如合理专业分配、合理年级分配、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分类,做到“应助尽助、无助不助”;发展型资助除了对受资助者进行战略布局,还应要求资助者也实现发展型建设,如通过实现线上办公、线上发布政策信息等手段,这将大力提升资助工作效率,为更好地开展发展性资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指导发展型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何时候任何工作岗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是别人永远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实现毕业生高效就业和创业是职业院校最大的教育方向,因此学校除了经济资助、教育资助,还应在就业和创业上加强援助,如通过对在校生进行就业和创业的指导和培养,充分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培养一定的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将有助于他们在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后,优先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同时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艰难的毕业进入社会后,因种种原因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陷入更大的困境,学校还应对贫困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发展进行跟踪和培养,以给与响应的资助扶助,提升他们的自信程度和社会独立能力,激励他们可持续成长、可持续进步。

从以上“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实施现状和模式对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始终致力于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并逐步实现从满足物质保障向育人成才方向进行系统性的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贫困生个人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学校以发展的眼光、战略的眼光,进行多部门力量资源整合,从物质帮助、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心理辅导、就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贫困生的能力,才能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清.发展性学生资助理念的内涵探析与理论归宿[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5):163-165.

[2] 陈清.“四位一体”发展性学生资助模式的实践分析:以三江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4(9):14-16.

[3] 高靓.“十三五”期间实现“精准资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就学生资助工作答记者问[J].中国农村教育,2016(3):6-8.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