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青团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

2020-11-02吴丹丹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吴丹丹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考新战略,要求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要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高校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行的基础,是打通服务广大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是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已被列为团中央重点工作项目,如何建立更为完善可行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已成为高职院校共青团改革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建设;共青团改革;组织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学生自主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管理主要依靠教师的管理模式。在“全团抓学校”的团组织自身改革战略布局下,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适合职业院校班团建设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让团支部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是高职院校共青团自身改革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当前班团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观念尚未形成

现阶段,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工作融合度不高,交流较少,团支部和班委会各自承担自己的分工,学生对班团一体化建设概念不了解、认识不足对班团一体化建设造成了无形的障碍。

(二)班团职责不清,团支部堡垒作用未充分发挥

高职院校团学工作定位不准确,各级团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不齐全,导致很多工作都从学工口传达到各系或者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支部的工作弱化或被当作一般的班务工作处理,导致团员对团支部工作没有基本的概念。高职院校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基层团支部数量多,而各系团总支或者二级学院团委人员配备不齐,团系统监督和考核机制缺失,团组织消极应付上级工作要求,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团支部内生动力不足,吸引青年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基层团支部因活动经费缺乏,导致活动形式单一且水平质量不高,且团干没有经受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综合素质不高。辅导员承担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落实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角色,但高职院校面临着专职辅导员师资力量不够、兼职辅导员精力不足等的现实问题,且辅导员主要接受院系两级学工系统的领导和管理,几乎不接受共青团系统的培训,对班团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对团的工作实践指导缺乏专业的素养。各二级学院团委或系团总支书记多为教师或辅导员兼任,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岗位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基层团支部指导能力不足。各基层学生团支部干部是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直接执行者和促进者,但是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业务素养不高,导致工作动力不足。基层团组织长期没有接受严格领导和管理造成了其自身吸引青年能力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建设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

(一)理清班团关系,明确班团一体化的概念

梳理清楚班团职责,确保班委会和团支部工作各有侧重,是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班务管理、班风建设、资助等日常行政事务,团支部则侧重于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民主评议和团内评优、日常团员团籍管理、“智慧团建”等工作。梳理清晰班团的职责,有利于构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协同合作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

(二)强化团员主体意识,增强团组织自身凝聚力

高职院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团员学生和团干的积极性,规范基层学生团组织建设,激活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内生动力。激发和增强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基础团组织吸引力、战斗力不足等自身问题,要从加强对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团员教育管理方式、增强团员的主体意识、不断创新基层团支部工作方式、攻坚克难加大基层团组织改革力度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团干部和班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班团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突出团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是学校共青团尊重团员主体地位,增强团员先进意识,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的需要。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班团分工与合作中突出团支部在班集体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职业院校班团一体化机制建设思考

(一)坚持分工与合作机制,形成班团一体化建设合力

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者从不同层面来说有不同的职责。学校团委是方案的制定者和督促实施者,负责政策方向的把握,目标原则的确定,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二级学院团委或系团总支是方案的传达落实者,并根据各学院(系)的现实情况优化、细化学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方案,并在督促实施的过程中调整方案,帮助指导各团支部和辅导员解决现实问题。辅导员负责指导和监督班团一体化运行状况。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要做好执行者的角色,具体实施方案,并及时反馈运行遇到的问题,客观向上级团组织反映执行效果。团员青年和学生群众是主要的参加者,他们的参与热情度和执行组织决定的力度决定着班团一体化运行的实际效果。

(二)规范班级和团支部内部建设,推进工作方式创新

班团一体化工作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院的中心工作和基本学情,进一步推动组织建设和团学活动形式创新,落实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通过理论学习、党建带团建等手段,加强对各系团组织团干、辅导员的培训和培养,比如召开班团联席会议、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副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等,促进落实班团一体化。

(三)完善配套保障机制,保障班团一体化建设“后劲”充足

班团一体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保质机制才能保障“后劲”充足,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干部联系基层团支部、“三下乡”等共青团项目,通過举办党校、团校、讲座、先进事迹分享会、素质拓展活动、技能竞赛等提升班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班团一体化运行中必须要建立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量化考核指标,并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对基层团支部的活动经费分配、资源分配、推优名额分配当中,并把考核不合格的结果运用到“智慧团建”系统支部自检和对团支部的考核中。把对团支部和班集体考核的结果运用到对辅导员考核中,调动辅导员指导并参与班团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

此外,班团一体化建设要注重抓好支部的品牌活动建设,加强对团支部主题团课和团日活动开展的指导与评比,激发基层学生团支部的活力,提升团支部的育人效用和影响力。坚持党建带团建,在申创“一系一品”的党建背景下,引导各团支部申报创建特色、活力团支部,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提升团支部活力,为班团一体化建设创造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办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N].人民日报,2016-08-03(1).

[2] 张妍妍,王贵锋.高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4):57-59.

[3] 秦涛,康玮.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班团一体化建设研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2):39-43.

[4] 孙金香,高静,潘伟国.改革攻坚背景下高校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7):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