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下的儒家文化推广

2020-11-02张玉涵于卓希

新闻传播 2020年13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文化传播

张玉涵 于卓希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同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无法分割,语言传播离不开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儒家文化又占据着重要地位,MR技能张力引领下的儒家文化表现形式创新研究旨在通过新技术、新媒介,探索儒家文化的新型传播方式。MR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潜力已得到证实,正视其中的挑战,并正确利用其中机遇,达到加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目的。

[关键词]MR技术;儒家文化;语言传播;文化传播

黨下时代大背景下,汉语的国际传播刻不容缓,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广迫在眉睫。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发扬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由此我们提出《MR技能张力引领下的儒家文化表现形式创新研究》的项目,着重研究儒家文化在这个语言多样的新时代中如何自处和发展推广,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争向潮头立。

一、当下汉语国际传播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8益密切,麦克卢汉曾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成为现实,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具有明显的区别: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劳动力主体由机械的操作者转向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依靠信用,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结构化符号体系——语言,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元素,各国言语的对外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用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相当重要的举措。中国想要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加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大量碎片化信息过度挤占受众的视线,大众传播媒介的环境监测和社会协调功能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时代影响下形成了“他者引导”的传播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被挤压、搁置。

二、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播关系分析

语言本身是文化和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不同语言又负载着不同社会、民族、地域、历史而形成的不同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相连,彼此影响,语言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的渗透,文化的跨区域传播同样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借助语言传播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许多国家加强文化传播的重要举措,追求文化认同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

因此汉语的国际传播仅仅依靠语言的推广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汉文化的渗透。汉文化是世界上古文化群当中独立的巨大的文化体系之一,一直富有生机和活力,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则是汉文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建构传统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对于建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经久不衰的正是因为儒家文化在不同时代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每一个细部,对社会的组织机制、交往规则、价值取向、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心理结构、情感模式、民族精神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各国文化争夺国际影响力的场域中,儒家文化更应占据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

三、两种媒介手段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技术手段介绍

MR(混合现实技术)在传统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建立交互回路。该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时参与到创作的各个环节,可以申请并加入自身感兴趣的一切环节中,以满足不同人的多种需求。在《MR技能张力引领下的儒家文化表现形式创新研究》的项目中,着重研究在各类新媒体技术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应用。项目研究初期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儒家经典文章,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多使用文本记载和传承,少有图像、声音等立体化记载方式,文本传播方式在国际传播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向外输出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文化底蕴,使很多文化接收者没有文化认同感,从而不利于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折扣”现象,即本土化文化与外国语境的矛盾,文化折扣导致本土化文化输出无力。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审美,在品读一部文化作品时,认知能力、理解程度和吸引力等方面都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大打折扣。近些年来中国自主动画行业的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如《哪吒》《大鱼海棠》等,这些都推动了动画制作手段的发展和成熟。基于该项目剧本《犁牛之子》衍生的短篇动画《小犁说》制作中,完成脚本设计,完善曲师大的代表IP“曲小黎”的设计,以及各类背景设计、色彩设计,根据制作动画片完成配音工作,整合形成短篇故事性动画片《小黎说》。

传承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文化的传承,还包括中国古建筑的参观和欣赏。此项目包含核心项目“中国古建筑虚拟旅行”是以“曲小犁”为主角的交互式体验项目。在现有的古建筑宣传中,往往会出现参观者无法了解古建筑蕴含的背景文化,在参观中没有代入感。《曲小黎游记》运用先进的MR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进行互动,实时参与创作中。以曲阜“三孔三林”作为创作代表,进行VR实地拍摄考察,后期利用建模技术对“曲小黎”形象建模,通过关键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最后合成。总而言之,此项目在MR技术的支持下,结合传感技术、位置与方向跟踪技术、建模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交互式体验中增加趣味性,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可度和文化自信,从而达到推广汉语言文学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目的。

(二)新媒介手段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和整个社会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完善和传承工作逐步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形式所限,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保存困难、获取不易、损耗过高等问题,现在已有利用MR技术对珍贵文物进行采集、处理、整合、储存,再通过云终端提取数字化虚拟资源的方式,来降低非遗的传承成本,受众可以直接对非遗有更加直观而真实的体验,比如体验昆曲着装、亲临戏曲舞台虚拟现场等。近年来,各个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完善,使场馆学习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且为人们所提倡,如我国故宫博物馆通过MR技术再现的圆明园被破坏前的景象,满足学习与研究需求。

在本次项目中,借助MR技术以及动画、实景的表现形式,塑造“曲小黎”形象,结合曲阜“三孔三林”的全景展现,来达到使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官感受,进而达到传播儒家文化的目的。儒家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和AR、VR和MR交五式体验碰撞,散发新的生命力和蓬勃朝气,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减少“文化折扣”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人们达到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参照当今前沿的科技公司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生活的構想,可以看出VR/AR/MR发展依旧势头良好,吸引众多研发者、使用者的密切关注,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新一代移动终端。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的高速发展,高宽带网络有助于计算机云端化。在此影响下,设备功耗降低,计算能力显著提升,也会逐渐解决现有设备不方便携带,舒适感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增加了MR(混合现实技术)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的可能性。这些也为该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三)新媒介手段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1.打破语言屏障,消除文化壁垒

由于世界文化多种多样,世界语言展现的是每个国家民族的历史、风俗和文化,导致世界语言不为互通,从而影响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发展。在现有的语言和文化传播活动中,“文化折扣”现象层出不穷,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在新时代中我们要探求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此类现象发生,加强中国语言等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处在“文化断层期”的我们更需要在这种特殊时期,努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望。在融媒体新时代下,当代青年人应努力打破世界语言不同的屏障,消除文化壁垒。

2.正确引导虚拟语言世界,营造和谐网络氛围

很多人都认为虚拟现实语言是一种网络化、信息化的语言,但只要加以正确的运用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如今的网络社会在云计算、云网络的发展运用下,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但在这些有力条件下,存在着各种虚拟语言的低俗暴力的弊端。例如,在各类的暴力事件中,组织者多数使用网络侵害政府安全系统,使用大量暴力血腥语言煽动鼓舞一些无法明辨是非的人做出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通过此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发展,逐步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正确引导青年人价值观,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当下,如何在激烈的语言文化传播竞争中占据主导权,快速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需要得到重点关注的因素。项目实施目的是为有效推广汉语传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利用虚拟世界等新兴媒介,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尽管MR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其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潜力已经开始显现。虽然在其应用过程中成本高、资源短缺等问题仍亟待解决,但MR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广泛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将其进一步应用到相关领域有十分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姜建.渐行渐远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遭遇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命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7-11.

[2]潘枫,刘江岳.混合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8):7-10.

[3]张亮.虚拟世界语言、文化传播竞争论析[J].理论导刊,2020(03):118-122+128.

[4]袁千雅,杨玉国.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J].智库时代,2019(51):177-178.

[5]门鹏锐.语言学习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5):31+33.

[6]孔玺,孟祥增,徐振国,刘涛,陈长胜.混合现实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现状与展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3):82-89.

[7]吕丽.媒体融合视域下儒家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型策略[J].传媒观察,2015(08):33-35.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文化传播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儒家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育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