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三个维度

2020-11-02曾佳

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

曾佳

[摘 要]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符合中外双方要求、融合优质资源、符合学生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结合应用型地方高校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做好三个维度的设计:一是价值维度上,要确保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平衡;二是内容维度上,要明确方向、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三是实践维度上,要营造国际化氛围,推行多导师制,加强思政课建设等重要支撑。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应用型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0)05-0041-05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1]。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局面[2]。中外合作办学也实现了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6月,经教育部审批和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 300个,这其中,不少项目和机构是由应用型地方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在国内竞争及国际交往合作中不占优势,拥有的外方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多,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局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大多只能借助本校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引进资源与本校特色重合度高,项目选择受生源及就业压力制约大。如何既保证地方高校专业特色原有优势,又尽可能地吸收外方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如何既符合国际化办学要求,又适应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这些矛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显现明显,必须认真考虑解决。

1价值维度上,平衡是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关键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其课程体系设计需遵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点和要求,各方因素的碰撞均会影响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平衡是制订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关键。

1.1 教育政策的平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受多重制度规范约束[3]。在教育资源引进方面,《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分别对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教学时数做出了明确的4个“三分之一”占比要求。在公共必修课模块,大学生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模块相对固定,思政、体育、劳动、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公共必修课的学时已明确规定。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改革,课内教学学时不断减少,使得课程多、教学难度大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目前,一般本科院校比较通行的学分要求是160左右,其中通识教育(公共课)约占40%,学科基础课约占30%,专业课(必修、选修)约占30%[4],而国外院校及其监管部门对学位授予所需学分亦有规定,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符合国内本科教育各项规定,又要满足外方学位认证要求;既要确保足够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探索和实践。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中外合作办学这种特殊教育载体在传播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更有优势,在其课程体系的价值考量上必须权衡中外合作办学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特点,中外双方的教育优势,将语言、文化、思想、道德及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不同教育体制和政策规定下的价值平衡。

1.2 教学内容的平衡

普通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内容通常是一元性的,而中外合作办学因为引入了大量外方课程,必然要考虑课程内容多元性的特点,将多元因素转化为完善的课程内容和培养人才的优势条件,实现不同教育体制下教学内容的平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目标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而国际化人才则必然依靠受教育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反复浸淫[5]。因此,多元性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优势的体现。以会计学为例,由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各国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各有不同。在课程模块上,中外双方的设计和要求也不一致[6]。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体系设计需要合作双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各自核心课程,平衡双方课程,即实现统一教学,又做到分类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平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排在首位。隨着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学生若能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包容的多元文化心态,必将在新时代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3 教学模式的平衡

科学完备、动态平衡的教学模式,是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发挥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这不仅涉及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体现,也关系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执行要考虑中外教学模式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教学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倾向于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系统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而西方习惯采用研讨式教学,通过启发、讨论,以解决问题的形式传授知识。在教学组织上,中国学生习惯于个人学习,而外方教师则更多地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同时,在评价方式上,中外双方对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有不同要求[7]。这些虽然属于课程体系制订后的实际执行环节,但如果在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同样会影响课程体系的实施和效果。另外,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而言,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其主要构成素质之一[8],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突出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需要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因此需要开设相应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领悟和文化传播能力;在教学模式层面,要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形成自觉的文化比较意识,在比较中领悟多元文化的意义,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理性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借鉴他者文化精髓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内涵。

2内容维度上,特色是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核心

由于本身整体实力的欠缺和应用型办学定位,在课程体系设计之初,应用型地方高校需与外方进行反复沟通,找准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学科,凝练本校特色、分析学生情况,对项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

2.1 明确方向,找准定位

泰勒曾认为课程目标的设定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来自学科专家的建议,二是来自学生的需要,三是来自社会生活”[9]。而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目标而言,必然需要平衡与兼顾中外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一般为两种,即复合型和应用型;外方高等教育的定位通常是专业技能型[10],由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必然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性的,无法也无需消除,可通过积极措施实现两者的平衡。平衡的主要方式是将不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交叉处理,从而让学生能理解不同学科中同一知识点存在差异的合理性,并能将知识点运用于不同文化环境之中。以湖南某财经类高校的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为例,中方高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在原有会计学专业基础上拓宽国际通用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因此学校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双校园”模式培养具有较强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审计惯例,通晓中西方会计准则和系统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11]。同时,针对学生的毕业意向,该高校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统计。

该校2016级学生120人,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8份。由图1可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的毕业去向多元化,学生个性突出、发展定位多样,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灵活性特点,尊重个性、分类指导。

2.2 强化英语,突出特色

地方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源质量相对来说优势不明显,要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3以上全英文教学,达到外方学历教育出国学习要求,加强英语教学是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12]。英语课程需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进行针对性设置。在课程设置上,通过不同时段的多次测试,及时掌握学生英语水平及发展动态;根据不同英语水平基础进行分层分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学业规划提供可选择性语言课程,对于有出國计划的学生提供雅思类出国英语课程,强化听力及写作训练;对于打算国内求学就业的学生确保四、六级过级。在师资选择上,应考虑中、外方教师的不同教学优势。通过逐渐过渡的“中教+外教”“综合英语+学术英语”课程设置,使学生逐步熟悉外教的口音和表达习惯,更快地适应全外教的专业课教学环境。另外,应将专业实践与英语口语实习结合起来,将其设置为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在实践中专业与英语的结合,提升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其国际化视野,使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在国际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步入社会、服务国家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2.3 融合优势,保留特色

应用型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通常有较长的历史发展积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独特经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既要保留中方原有课程特色,又要与外方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中方院校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可在专业必修课之外,将外方特色课程作为选修课,分模块给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使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方向有针对性选择合适课程进行学习。在教学方面,可适当采取外教为主、中教为辅的模式,由外教确定授课内容,进行讲授,中方教师有度地参与外教教学,承担课内外辅导、帮助答疑等工作。这样既能有效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授课模式,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通过中外教师一同参与教学,培养中方师资,带动本校专业发展,真正做到优质资源的引进融合。就师资培养而言,地方应用型高校即有师资的局限通常难以满足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要求,利用外方教育资源的引进拉动中方即有师资队伍建设,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13]。具体来说,可采取“中外结合”的培训方式来实现对中方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除传统的国内培训外,需让教师拥有国外的学习经历,以提升对专业前沿动态的掌握。同时提升其语言能力与国际交流能力,体悟国外相关课程教学,为其增强教学水平提供能量。对中方师资予以信任并通过培训提升其水平,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明智之举。

3实践维度上,各项辅助措施是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支撑

中外合作办学与应用型地方高校的特色叠加后,在其课程体系的组织构建和实践操作上势必产生矛盾与碰撞。要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执行,达到预期效果,还需中外双方通过系列辅助措施进行支持与协助,这是确保课程体系能够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

3.1 营造国际化氛围,培养全球化意识

全球一体化是国际教育的催化剂,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其内容和形式必然具有国际化特点。中外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习外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与内容,应该敞开怀抱,虚心学习。除了课程体系构建需体现国际化外,还应营造国际化氛围,培养全球化意识[14]。如此才能全方位地体现开放教育的思想,提升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宗旨,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营造国际化氛围的方式有许多种,如鼓励学生通过各类交流交换项目走出国门,亲身体验国(境)外生活和学习。又如通过丰富多彩的外教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与外教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讨论。另外,举办各类学生活动,使学生参与组织和体验国外文化活动,培养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感知度,培养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当然,强调国际化教育氛围的营造,而非忽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而是要求在国际化氛围中,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度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而树立家国情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3.2 推行多导师制度,提供专业化引导

大学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常常使很多学生感到茫然无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相对于一般专业而言学习任务重,要求高[15],而学生在求学阶段面临的选择也更灵活多样,使部分学生焦虑、挫败、迷茫感加剧。针对这一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情绪疏导、学习帮助、学业规划必不可少。多导师制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的有效方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三位一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自信,尽快适应专业学习,找到自身方向,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对于专业导师制度的制订,可以采用不同学习阶段更换导师的方式。在入学阶段,可组建导师团队,让新生进行导师选择,从而让新生可以跟从与自己学习兴趣一致或相近的老师进行学习,导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等,为学生制订学习规划,为其提供专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咨询帮助;同时,可帮助其提升外语水平,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也更快进入学习外方专业课程的良好状态。到了大二或大三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可能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涉及到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则可以进行第二次导师选择,而此阶段导师可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升学留学等提供指导帮助。总之,通过多导师制可以消解学生大班管理粗犷化的弊端,精准把握学生发展方向并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实现分类指导;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相关专业科研项目等能增自身科研素养,使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学生在与导师的不断磨合和相处中,感受到良师益友的含义。

3.3 加强思政课教育,落实课程思政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出国交流意愿强烈,后续出国率高,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及教学用语国际化程度高,这些特点都对如何在就读期间给大学生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注入红色基因提出了严峻挑战[16]。目前,在读大学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进程中正处于人生关键节点,第一个“一百年”完成求学之路,第二个“一百年”成为国家与社会的中坚力量。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这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如果能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多元文化包容性和更强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国家与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能否如先辈般立志报效祖国,很大程度取决于求学时是否培养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深切亲近感、认同感和参与感。因此,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政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人才培养与价值观塑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更是教育主權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石,涉及中外合作办学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较量,更涉及国家长治久安。

3.4 强化教学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及学生学习评价。目前,合作办学的人才评价方式单一,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由于合作办学中外教育方式的区别,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以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选拔和评价,应试教育的痕迹十分凸显,必然淡化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遮蔽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机制既要体现办学双方的学科优势,又要体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国际化特色。必须使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把握和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7]。在办学过程中,中外双方应该积极沟通,共同把握办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以特色培养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质量标准进行调整与制订。一方面,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认真组织教学;同时通过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评价指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机制,改良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实现教学质量持续发展提升。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评价过程,对照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构建国际化教学质量标准、优化教学、更新教学管理,通过调整合作办学课程结构、增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教学内容保障体系,认真做好过程监控工作,确保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维军,杨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析论J.现代教育管理,2020(5):7-14.

2 徐小洲,阚阅,冯建超.面向2035: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20(2):49-55.

3 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J.江苏高教,2012(1):47-50.

4 熊静漪.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教学研究,2011,34(5):18-21+91.

5 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34-39.

6 郑建伟,魏祥健.应用型会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5):108.

7 葛晓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商业会计,2016(24):126-128.

8 许涛.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17(8):4-6.

9 于险波.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订J.高等理科教育,2006(4): 91-93.

10郭小林.“1-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 101-105.

11 张巧良,宋颖超,赵环.会计学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5):106-107.

12 朱晓萍,于佳,王月志.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3):382-385.

13 周文革,刘良平.湖南中外合作办学特点、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156-158.

14 唐振福.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3(2):28-30.

15 李海燕,刘欣.中外合作办学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用与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20(5):127-128.

16 茹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 34-36.

17 杨媛,吴亚生,顾艺,等.专业认证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9(Z1):63-66.

[责任编辑 孙 菊]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