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善文化”引领下的年级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2020-11-02曾燕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6期
关键词:师友研学文化

曾燕华

作家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校园文化是一间学校的灵魂,它就如一根若隐若现的细丝,串连起全校师生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沉淀出独有的气质与内涵,构建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年级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校园文化落地生根的沃土。广州市南沙横沥中学为广州市南沙区首批品牌示范校之一。依托学校的“至善文化”,我校2018级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探寻出一条有效的年级文化建设之路。

一、年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提炼与确定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地处珠江口,四面环水。本地居民主要从事农耕和渔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横沥人民禀承了岭南水乡“诚朴笃实,言行兼善”的传统美德,传承着圣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优良文化。我校传承和挖掘本土文化,提炼出“滴滴成流,沥沥至善”的校训和“聚上善成流,润至善成林”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独有的“至善文化”,成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和行为纲领。学校通过办校报、编制校本课程、出版教师教育教学成果集、开展善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打造独特、有标识度的至善文化标志,给校园烙上了“至善文化”符号。

我校2018级命名为“弘善级”,寓意勉勵学子身体力行弘扬学校文化。“弘善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至善文化”融入年级文化建设的全程,将德育工作与文化育人有机融合,提炼出“促善行、养善品、成善学”的三维文化建设目标,以培养文明、友善、诚信、自律、正直、向上、智慧、理性、实干、坚韧的“十善”少年。

基于各年级工作重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年级进一步对初中三年六个学期的文化建设要点进行规划,分学期布局,每学年有所侧重,形成 “三六十”文化育人体系(图一),立体螺旋上升,扎实推进年级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二、年级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促善行、养善品、成善学”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综合体,是对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育人目标在“至善文化”背景下的解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育人目标中学会做人的“养善品”本应放在首位,因初一年级着重文明礼仪和习惯教育而调整。弘善级的年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探索出多项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措施。

(一)内外兼修养善品

1.创设共同愿景,铸就坚定信念

心理学理论认为,梦是情绪的释放、是欲望的达成、是自我的省察。一个人需要梦想去引领现实、照亮现实、成为现实。梦想即是愿景。一个团队需要共同的愿景,为未来清晰方向,为当下提供意义和前进的动力。朱新福认为班级愿景是一个班级的“动力源”,一个班级的“座右铭”。它可以随时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激发学生一步一步超越自己。年级是一个更大的班级。在南沙自贸区大发展、教育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弘善级确定了“做最好的我们、让横中以我为荣”的共同愿景,全体师生上下一心,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以此作为生活和学习的目标与纲领。

2.智慧阅读先行,修筑精神家园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就是人类获得真知,走向文明的大道。我校学生家长多为渔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为了保证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质量,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好习惯,弘善级开辟每天固定的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欢愉,汲取书本的营养,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阅读段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主持续性默读。学生借书的途径丰富,除传统的图书馆外,我校还配备可自主借书还书的智慧图书馆,文化长廊流动图书角和各班自建图书角。为了引导学生们读好书,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大规模学科融合智慧阅读活动,形式包括好书分享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等,为学生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提供分享的机会,丰盈精神世界。课间课后,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们或捧书而行或掩卷沉思或三两共读,岁月静好、书香弥漫。

3.营造优美环境,养育至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校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草木葱茏、清雅幽静,享有“南沙最美校园”的美誉。入校即见肃穆的升旗广场,抬头即见“聚上善成流,润至善成林”的办学理念张贴在醒目处;右手边致善楼墙上雕刻出古代圣贤老子、孟子像及古色古香的“滴滴成流,沥沥至善”校训;左手边可见万世师表“孔子”塑像在致善楼前静静伫立;校园内设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和文化角,景景相连,随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处处渗透着岭南特色的至善文化。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人文然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既陶冶情操、又修身益智。

除了高标准做好清洁、保洁、大扫除、班容班貌布置外,弘善级开辟了教学区域利用的走廊和墙壁,布置成宣传栏,设专人负责维护,展示内容定期更换,保持时效性与吸引力。宣传墙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展示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圣贤学说、伟人故事、师生书画作品、学生各类竞赛优秀作品、星级榜样、学习方法、小组风采等,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化阵地。初二上学期期末展示了年级优秀师友互助小组风采,温暖欢乐的小组全家福相片平添了喜感,小组撰写的精彩颁奖词更让人不禁被他们的才情折服。其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颁奖词是:“二元一次方程,只要不设限,可以有无数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只要在一起,便能创造无尽奇迹。他们活泼阳光,互相欣赏,彼此鼓励,在互助学习中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正能量。因为结伴前行,所以所向披靡!”另一获奖小组“基因重组”写道:“他们每周召开一次小组会议,总结和反思各自表现;他们每周末会利用网络视频,检查和交流作业情况,对于组长的要求,他们从无二话,对于每一个挑战,他们从不退缩。因为心中有梦想,他们决心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眼中有他人,他们愿意打乱各自的基因序列,实现完美重组!” 他们的颁奖词既写出了小组成员的特点、互助学习的措施,又表现了小组的核心精神与追求,言简意赅却催人奋进,给集体注入满满的正能量。

(二)恩威并施促善行

初中生处于身心剧变的青春初期,情绪和行为容易出现偏差,给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与难度。德育工作重在引领,预则立,不预则费。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一味充当居委会大妈及消防员的角色,当把握主动权,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前行。用公约和制度规范学生行为,防范于未然。

1.打造多维讲堂, 榜样引领方向

年级根据“六层十善”的文化建设目标规划与主题,邀请专家、老师、家长和学姐学长等开设“弘善大讲堂”,提供一个深入研究、高质量分享、交流学习、群英荟萃的舞台,创设机会让弘善学子在榜样的引领下、在精神盛宴的熏陶下孕育高远志向,明确个人追求,提升个人修养。

弘善级曾邀请学校家委会梁女士为全级师生带来一堂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修养的讲座。梁女士从事于金融行业,是一位优秀的职业女性。她的讲座以残疾人尼克·胡哲“身残志坚,活出精彩人生”的视频故事引入,围绕“感恩”“自律”“拼搏”“坚持”“礼仪”五个核心词展开。她运用生动的图片、具体的案例,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感悟,阐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这五大方面的精髓以及如何将它们植入于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中,让学生们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个人修养,树立文化自信。

“延安精神宣讲团”陈芳芳等专家曾莅临两次“弘善大讲堂”,给学生们讲述国家历史和延安精神。专家们丰富的事例和动情的讲演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给学生们注入奋进的力量。到我校挂职学习的贵州老师给弘善学子带来“认识当下、着眼未来”的讲座。他旁征博引,从国家近代被侵略被践踏,到如今的5G科技领先于世界以及华为崛起和发展的故事,告诉学生们落后不可怕,只要能奋起直追,拼搏创新必能“站起来”。学校还邀请地方检察院和派出所的法官与警官到校宣讲“一起向校园暴力说不”“做守法公民”等主题活动。学校德育处主任和学校校医给学生们带来“我是男子汉”“我是女生”的青春期教育讲座,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避免不当和极端行为。

专家、老师和家长们话题纷呈、形式各异、角度不一的高质量讲座给学生们带来一次次的精神洗礼。“弘善大讲堂”还设有学生讲堂,向全体学生开放。只要学生们有感兴趣、愿意去研究和分享的话题,就可报名参加。主讲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长选取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演讲稿、制作PPT最后登台演讲。两年时间已开设近十场,喜爱运动的学生带来“体育与中考”“篮球世界”“我的偶像苏炳添”等主题;象棋爱好者给大家精彩讲述“象棋的世界”;历史迷解剖“胡惟庸案”;科幻迷讲述“刘慈欣与三体”的故事等。学生们的选题与演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弘善大讲堂”成为年级师生期待的盛事和向往的舞台。在准备和讲演的过程中,主讲的学生在这一个多元的舞台尽情展现所学与才华,收获实实在在的成长;聆听的学生也在榜样的启迪下、智慧的交辉中萌发高远志向,提升内外素养。

2.开展常规评比,落实全民德育

科尔伯格在“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大多数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懂得换位思考,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行动准则应当遵循权威和相关规范。因此在初中阶段制定并严格执行规范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与行为,弘善级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开展学生的在校常规评比活动。首先,年级进行了活动的说明,发动组织师生讨论制定年级公约,以此作为全级学生的行为准则并作为常规分登记依据。年级公约的制定历时月余,广泛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经由师生反复讨论6回形成定稿。学生既是此项制度和评比的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样可以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有利于将公约的条款变成学生们追求的目标,是他们自己的事。常规分由全体老师评价,班长记录并公示在班级指定位置随时供学生们查阅。常规分以100分为基数,每月统计、学期汇总,作為学生们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依据和各项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年级每月检查班级常规记录表并评定常规之星,给予张榜表扬、看电影、举办有趣的活动或书记有约等精神奖励。从实施情况来看,常规评比活动一方面受到全级学生的高度重视,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学生们的在校行为,提高他们的自律和自管能力,减轻了教育教学管理压力;另一面由全体教师参与评价学生常规表现,克服了以往只有班主任管理学生行为的弊端,扩充了德育力量,使全民德育的理念得以落地。

(三)动静相宜成善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活动中心”论,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学习应该基于生活实践,让儿童从活动中体验,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养成品德、获得成长。弘善级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多样活动。除了常规的善文化节、体育节、智慧阅读节、书香节外,市、区级比赛和各项团队活动的开展都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和展示平台。弘善级着力拓展和丰富校本课程,其中棒垒球课、管乐和无线电测向课程首次开设,成为我校特色课程。初一时特别开设心智课程,提前进行心疏导和干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为培养“善学”学子,弘善级创新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组织特色分层竞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系统研学、拓宽学习渠道,全方位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增长见识并给团队注入活力。

1.创新学习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我校为普通公办中学,学生就近入学,学业水平参差不一;班额较大,学生走读,无法开展针对性学业辅导,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教学质量唯一突破口。

在我校“至善文化”日臻完善的阶段,“双分制师友互助”学习模式在弘善级的积极探索下应运而生。“师友互助”源于山东即墨二十八中,其本质是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实现互助共赢。其表现形式就是师友结合,合作学习。“双分”意为分层和分组。“双分制师友互助”学习模式把两对师友组合成一个合作小组,实现了“师友互助” 和“合作学习”的优势互补。

教师按照学生的综合学业等级把学生分成ABCD四层,AC和BD层次的学生分别组对成师友,使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拥有专属小老师,解决了班额大教师难于个性化辅导的问题。

然后根据学科互补性等原则,把AC和BD两对师友组合成四人合作小组,座位编在一起,方便交流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搭配方式灵活,开展活动时根据需要可合可分,既方便教育教学的管理,又可以提高组内交流的质量。它克服了普通的四人、六人、八人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投入度不够、参与面不广、优生唱“独角戏”、后进生被“边缘化”等弊端;也改善了两人行的师友互助模式中管理面过于分散、交流质量较低等不足。根据美国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图二)理论,如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教授给别人,学习效果最好,两周后知识平均保持率可达90%。“双分制师友互助”课堂上,任课教师可以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指导师友先个人研学,再进行互教、互检、互评、互考等合作性学习任务, 实现高效课堂。

除了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双分制师友互助”模式也催生了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科分层竞赛机制。分层竞赛的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量身定制,选手与同层次的学生同台竞技。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和获奖的机会,扩大了参与面、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经弘善级两年实践证明,“双分制师友互助”模式最大程度地为每一层级的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使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是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目前该模式正逐渐被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并逐步推广到全校其它年级。

2.开展系统研学,拓宽学习渠道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弘善级率先研究设计我校行万里路的研学课程并形成初步系统。初一年级开展市内活动研学,以体验生活为主,包括劳动、团建、科技体验等;初二年级开展省内主题研学,学习文献查找与整理,包括岭南建筑、航天科技、黄埔军校等主题;初三年级是国内文化研学,进行广府文化与其它文化对比研究等,学习做小课题。

初一年级的活动研学的“厨神大比拼” 课程让学生们在动手烹饪的过程中不仅学会烹饪技能,体会到劳动的充实与快乐,也学会礼让与分享。“团队拓展”课程让学生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感知身为集体一份子的责任与担当,收获前行的力量。“科技农业探秘”课程中,学生们研究并制作种子解剖图、了解了广东丰富的种质资源等,在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学会感恩和珍惜生活。“走进广东科学中心.徜徉科技的海洋”课程让书本上学习的历史和物理等知识变成现实。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了前沿科技成果,在或愉悦或刺激的亲身体验中收获科学知识,感受科技的魅力。初二年级主题研学课程带领学生们走进了陈家祠、珠海航天基地和黄埔军校,研究典型岭南建筑特点、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最新科技、追寻黄埔军校成立的背景和历程,感悟黄埔精神。

研学不等同于旅行,是语文、历史、物理、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的融合课程,是行走在路上的课堂。研学前期,研学团队制作导学手册,学生们收集整理资料、观看纪录片等做足准备。研学时,学生们跟随专业导师探寻科技的奥秘和文化的足迹,完成研学任务。研学后期,开展小组研学成果汇报和展示活动。学生们在研学课程中不仅接触和体验前沿科学技术、掌握文献查找与整理等技能,更能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播下爱国的种子,激发责任担当。

三、结语

弘善级在年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依托学校的“至善文化”,坚持立德树人的出发点、力求五育并举、保持创新改革意识,摸索出多项适合校情的、行之有效的“促善行、养善品、成善学”教育教学举措,为“至善文化”落地重要发芽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进一步丰富学校“至善文化”的内涵。通过兩年的探索与实践,弘善级的学生们成长得活泼开朗、阳光自信、师生关系和谐、学业成绩节节攀升,朝着成为文明、友善、诚信、自律、正直、向上、智慧、理性、实干、坚韧的“十善少年”的目标大步迈进。当然,年级文化建设还涉及到教师团队建设、教研机制运作、干部培养、班队活动开展等方面,本文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邹德胜.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启示[M]. 2012.

[2]朱新福.班级规划目标的确定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282-283.

[3]曲莉梅.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4(7):101-103.

[4]肖家芸.我校班级文化建设规划[J].中国德育,2011(3):18-21.

[5]邹红英.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灵魂[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2020.

[6]周秀珍.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J].文理导航(上旬),2019(10):87.

猜你喜欢

师友研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探索英语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陈帆
谁远谁近?
割席分坐
重视师友评价,促进高效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