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研究
2020-11-02王雪蓉万年红
王雪蓉 万年红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它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过程中,由于多模态共存,中高职贯通的衔接机制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从“智慧众筹式”的管理机制、“价值驱动式”的动力机制、“联动配合式”的运行机制、“四螺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携手创新“大学孵化企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目标驱动式”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配套教材、多模态“优势聚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一种全新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以便为促进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多模态;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6-0091-03
据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的联合调查报告统计,高职毕业生当中仅有52.8%認为自己能完全胜任工作,32.2%的人认为基本胜任,完全不能胜任的占15.0%。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由中职升入高职的过程中,中高职衔接的学习思路并不清晰,教学理念存在偏差,衔接层次、力度明显不够,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不完善,升学招考制度不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关键要素衔接不畅,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人才培养计划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专业体系衔接、课程体系衔接、实践教学衔接、教材体系衔接、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衔接等多种模态衔接方面问题[1-7],未能有效实现一体化衔接、贯通、优化,学习效果不佳,职业胜任力培养成效大打折扣,未能较好地产生交叉、融合、互动、协同、共赢的效应,未能较好地实现与行业、企业、产业、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推进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1 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多元主体需求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能够培养技术优秀、懂得管理、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需要以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导向[1-7],这也是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多元主体需求。职业胜任力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胜任职业实践工作的能力,它其实是一个把能够胜任岗位实践工作的核心素质应用于企业实际需要、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综合素质、专业应用实践技能、职业岗位实践技能、职业岗位运作能力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综合能力,从而产生一个职业胜任力素质列表与多元主体需求描述说明。因此,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促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职业胜任力的极大提升,是与高职多元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需求是相适应的。多模态职业胜任力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多模态职业胜任力模型
[职业胜任力类型 内涵 隐式胜任力 三观认知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主要是培养团结、进取、自信、爱岗敬业、责任担当、实事求是、自洁自律、礼仪、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勤俭节约等三观要素,这是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出发点、落脚点。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在要素优化和终极目标。 个性品质和情商 个性品质和情商以学生素质提升为导向,培养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个性品质和情商,主要包括艰苦朴素、热情开朗、乐观平和、淡泊名利性格的养成,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的养成以及处事稳重、善于接纳、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个性行为方式的养成。 内在驱动力 主要包括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断学习、以成就导向的职业动机,它其实就是一种工作动力因素,例如职业兴趣、爱好、职业激情等,可以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专业致志,锲而不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妥善与同学、老师、同事、客户、上下级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互动的能力,这是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实现学生胜任职业的重要能力,具体体现为在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快速应变及危机化解能力 具备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动态的跟踪调研的能力,可以针对岗位中的突发状况,能进行快速应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从而能及时化解危机,解决即时矛盾。 显式胜任力 专业实践能力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知识应用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加强五位一体的联系协作,提升学生技能应用水平。在具备扎实的领域基础知识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要具备挖掘、探究新知识,促进科技成果的实际运用,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专业应用实践技能 职业岗位实践技能 职业岗位运作能力 ]
2 多模态“智慧众筹式”的中高职衔接管理机制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职业胜任力是以学生未来要具体胜任的工作岗位为基础的,因此需构建“政校企行”各方“智慧众筹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管理机制,然后分别从师、生两者角度评价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有效性,评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职业胜任力。多模态“智慧众筹式”的中高职衔接管理机制采用仿射优化方法,即以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采用与内容支撑背景、具体实现、不同方向应用及相互关系阐明的投影、变换和自适应等不同方式与手段[2],以前一个值递推出新值,不断对多模态变量梯次求精,取得多模态的最优组合。
首先,以“乐奉献、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为总体目标,采用仿射优化方法,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对多模态仿射变换、逐次求精,对学生技能进行甄别,有机衔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岗位链、产出链,形成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梯次分明的人才结构。
其次,“政校企行”各方共同制定与市场、产业、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管理的方法、措施,分阶段分梯次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采用自仿射变换从多模态变量的上一个值梯次迭代求精,实现仿射校准,从而明确优化整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紧贴市场、产业、职业需求的特色显著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1-5]。
3 “价值驱动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动力机制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过程中,由于学习兴趣是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创新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在线开放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远程协作、虚拟现实和系统仿真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关键的环节,这决定了中高职衔接的绩效。因此,首先细化基于“互联网+”的多模态教学质量评价的范围,完善“价值驱动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动力机制。在价值目标驱动下,采取多样性、动态性、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手段,实施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多步迭代、仿射投影、仿射校准以取得最优组合,从实施学分奖励、工作量奖励、成果业绩奖励“三兑现”的激励方面[1-6],将人工与“互聯网+”评价手段相结合,分析多模态仿射的收敛速度及范围,完成个性化、多元化、有效化的教学效果评价。
4 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构建途径
在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在多模态“智慧众筹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管理机制、“价值驱动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动力机制基础上,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的构建,采用仿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和方案衔接,构建“联动配合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运行机制、多模态“优势聚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四螺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三室三岗”人才培养机制,专业体系衔接,中高职携手创新“大学孵化企业”的课程体系、开发“目标驱动式”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配套教材,实践教学衔接,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衔接构建等。
(1)“联动配合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运行机制
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联动配合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强调多模态参与主体的协作、互动、耦合,包括点迭代耦合、线迭代耦合、面迭代耦合三个维度[1-6]。
点迭代耦合集中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实践教学衔接、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衔接等微观层面,它采用迭代式网络关联法构建多模态主体协作融合、互动耦合的梯次性结构嵌入网络[8],基于多模态目标的仿射变形实现衔接任务的动态优化组合和演化,设定仿射参数、仿射比取得最优组合,自动实现微观层面的衔接要素从随机分布的抽象标准到具体的多向集成指标的优化转换,从而确保多模态梯度分明、梯次优化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有效运行。
线迭代耦合集中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专业体系衔接、课程体系衔接、教材体系衔接等中观层面,它遵循多模态参与匹配原则,采用正相关迭代的循环感知式的映射方法,根据初始近似值满足的条件,构造仿射多项式求得收敛的问题的解,从而构建中高职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协作融合、互动耦合的关系性嵌入网络,并通过迭代发散的形成仿射簇取得中观要素的最优组合。
面迭代耦合集中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人才培养计划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等宏观层面,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设计回归系数、仿射助率,以梯次性结构嵌入网络、关系性嵌入网络资源迭代、优化能力为自变量,以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人才培养计划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衔接效果为因变量[7],变尺度仿射,从而无限逼近回归系数、仿射助率以取得宏观要素的价值最优化组合,形成“联动配合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组织运行、服务体系,进而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
(2)“四螺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联动配合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运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力度,加强“政校企行”的结构性融合、关系性融合和文化性融合,衔接好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在教室、实验实训室、技能培训室和下企业悉岗、习岗、顶岗的“三室三岗”人才培养机制[4],通过确定多模态固有仿射变量实施全局设计的课程重组,整合多模态的“核心资源”,在衔接体系上形成以够用为度的职业基础课、专业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课的“四螺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能衔接、订单培养,通过建立多模态自仿射关系式整编出新技能、新知识、专业应用技能、职业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最佳组合,进而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
(3)中高职携手创新“大学孵化企业”的课程体系
首先,中高职学校要面向国内外市场,携手项目课程开发,要紧贴行业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职业岗位需求发挥多模态的行业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的主导作用,通过正交仿射性结构对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实施与组织方式、课程适应产业需求的发展趋势等相关主题进行辗转相除,折半查找、梯次迭代求精取得最优组合。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评估等环节,确定多模态正交仿射性模型,实施累加的正交仿射、循环求精取得最优组合,分析课程任务面向的目标人群、教学对象、教学项目、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工具、环境要求等,进而通过整合的方式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过程分析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综合的职业岗位群说明[3-6]。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实践项目,并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岗位对接技术,技术对接课程”的要求,基于“互联网+”优化课程层次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析课程实施的方法、步骤、手段、工具,从整体上优化课程衔接的布局。
最后,设计相应的学习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岗位职业群、工作过程、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等,包括行动环境设定、工作任务设定、工作过程设定、技能目标设定、学习内容设定、师资配备、设备搭建、教学组织与实施,并通过最速下降呈现线性坐标点的变换以便取得最优组合并细化为学习单元,全方位跨界整合、融合产业、市场、职业岗位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要素[4-6],从而实现基于“互联网+”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融通增强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4)开发“目标驱动式”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配套教材
首先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对接为目标[3-4],以适应专业群、产业群、职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在企业开办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课堂”和“技术服务工作站”,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行业企业资深工程师、行业协会专家共同编写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以职业岗位真实实践任务和真实实践项目为驱动的配套教材。
其次,配套教材要通过仿射投影教学内容空间上的最小化冗余,以便呈现非线性变换来得到多模态知识点求解的收敛性,显著凸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实践实训实习性教学,从而求得教材衔接内容的最优组合。
再次,按照中高职联合制定的“互联网+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的配套教材体系新标准和新要求,学生能从配套教材中学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实际的知识和技能[3-7]。因此,配套教材的开发要通过多模态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不断以多模态变量的前一个值递推出新值,取得最优仿射求精的解,得出教材衔接内容的最优极限值,执行与生产实际相适应的新标准、设置新起点、构建新体系、引入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资源、引导“互联网+新模式”,从而突出配套教材的时代性、技能型、實践性和应用性。
(5)多模态“优势聚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例如积极邀请国内外政府、知名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的知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对师生开展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职业技能设定一个固定次数的循环仿射,实现仿射变换的过程控制,分析最优组合,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督促教师下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业挂职锻炼、轮训[2-5],积累真实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经验以一个非线性的变换函数来得到多模态知识点求解的收敛性,以便取得比最佳解更好的候选解,促进教师素质的岗位化、职业化、专业化、长效化。
5 总结
在职业教育当前的发展态势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但是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复杂的多模态的衔接要素共同存在于教学体系中,如何优化这些多模态要素,从而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贯通,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角度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职业胜任力培养导向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机制是有效的,可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 武金陵,闫智勇.中高职衔接的系统模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10):82-85.
[2] 朱建柳.基于课程衔接视角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以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7(5):59-63.
[3] 吕胜男,周春林.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8(8):107-111.
[4] 宋春林.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3):22-25.
[5] 曹建东,桂德怀.中高职衔接的现实基础与有效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65-69.
[6] 赵丽锦,赵月乔.基于“互联网+”的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研究: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职教通讯,2018(16):1-5.
[7] 李娟,范家元. 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4):113-11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