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控制及修补措施
2020-11-02■李姣
■李 姣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盾构法施工被广泛应用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盾构管片是盾构法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其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盾构管片的施工质量,以满足隧道结构自防水和安全性的需求,控制好盾构管片生产的每个环节,从根本上保症盾构管片生产质量。基于此,开展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控制及修补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工程概述
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梅林路站—咸水沽西站)全长14km,设车站9座,区间9个,再加上一个电力区间和出入段线,共计11个盾构区间,管片数量约为17795环,采用内径5.9m及5.5m、厚为0.35m管片,按照盾构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计划,管片供应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2021年1月18日。
管片标准:管片内径5900mm(外径6600mm)及5500mm(外径 6200mm)、管片环宽为 1.5m和 1.2m(在R≤450m半径区间的管片环宽采用1.2m)两种、厚度350mm,每环管片由1块封顶块、2块邻接块、3块标准块组成。管片混凝土采用强度C50,抗渗等级≥P12。混凝土56d电通量≤1000C,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宜大于3×10-12m2/s,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0.06%,混凝土最大碱含量3.0kg/m3,单位体积混凝土SO3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抗裂等级指标:L-V。全环管片环与环间由16根M30的纵向弯螺栓,块与块之间通过2根M30环向弯螺栓(全环共12根)连接。钢筋一般采用HPB300和HRB400E级钢筋。
二、盾构管片制作精度要求
本工程在施工中,对盾构管片的制作精度有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块盾构管片的宽度允许误差为±0.5mm;弧弦长度允许误差为±1.0mm;成环之后的外半径允许误差为0~+2mm;内半径的允许误差为±0.5mm;管厚度误差为 -1~+3.0mm。
第二,钢筋混凝土管片制作采用高精度钢模,其宽度和弧弦长的允许误差为±0.4mm,使用完成后要及时保养,每生产100环盾构管片,进行一次精度检验。
第三,保症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的表面相对平整,无缺棱掉角。
第四,单管片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为0.2mm。
三、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一)盾构管片生产质量管理措施
1.PDCA循环质量控制
PDCA循环的内容是将盾构管片生产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P计划、D执行、C检测、A处理。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实施效果检查,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纳入标准,没有解决的问题留到下一循环进行解决,是提升盾构管片生产质量的基本方法,其主要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PDCA循环模型
在盾构管片生产中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措施,采用PDCA循环模式,可促使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在计划控制下逐步提升,实现预期质量目标。针对生产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由工程师任组长,安质部长、实验室主任、工程部长任副组长,成立QC小组,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关的活动主题,从而逐步改善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
2.三阶段质量控制
所谓三阶段质量控制,指的是事前控制、事中开展、事后控制,从盾构管片生产全过程入手,保症生产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事前质量控制:按照ISO9001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与之相适的质量计划,并合理设置人员、设备、材料等,做好技术交底、图纸审核及图表选定工作。如果工程质量的标准比较高,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则要推行试验先行施工制度,确定最佳的生产工序和生产参数,为后期生产盾构管片提供科学的依据。
事中控制:选择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测量人员,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盾构管片生产的质量要求,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加强技术交底,及时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批,保症盾构管片生产质量。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症每个生产环节、每个部位的生产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都能受到良好控制。及时组织质检人员、技术人员对盾构管片各道生产工序进行自检,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处理措施,保症实施效果[1]。同时,要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经过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事后开展:当每道生产工序全部结束之后,立即开展质量控制结果评价,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及时查找不合格的原因,避免第二次发生。
(二)盾构管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加工、骨架成型控制措施
在钢筋加工中必须保症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都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果需要变更,要及时办理设计变更。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切断和弯曲,先进行放样,制作样板,按照样板中的规定,合理加工钢筋,避免发生平面翘曲,成型之后表面严禁存在裂纹,并保症成型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误差要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 钢筋加工允许误差表
表2 模具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在钢筋骨架连接中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症钢筋的级别、规格、长度、根数、胎具符合料表中的要求,并在专业的胎具上进行制作。
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位置的尺寸进行详细检查,清除焊接位置的水锈、油污、氧化铁皮等,在钢筋骨架焊接中要尽量选择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在焊接中研究开焊、漏焊、咬肉等质量问题[2]。
2.钢模质量控制措施
钢模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宽度、弧度、弦长、内腔高度等进行详细检测,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表2所示。
在模具使用前需要将其表面的混凝土残渣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再涂抹脱模剂。预埋件焊接完成后,要将模中的焊渣、杂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立即清除钢模上散落的混凝土[3]。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保症都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才能进行配比试验。外加剂要检测溶液是否搅拌均匀,在冬季施工时要检测外加剂是否存在结晶,有结晶严禁使用。此外,在盾构管片生产中应按照不同季节配制基准配合比,配合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并和混凝土配料单及打印记录相互对应,按照砂石的含水率将基准配合比调整为生产配合比。
在混凝土配制中,每盘投料量不应大于搅拌机的额定投料量,最小投料量不应小于额定投料量的40%,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原材料添加时称量误差也要严格控制,比如:水泥、水、外加剂的称量误差为±1%,砂、石的称量误差为±2%。每次混凝土配制的前三盘都要进行坍落度检测,此后每10盘进行一次检测。每2000m2混凝土要进行一次氯离子检测,以便及时掌控混凝土的耐久性[4]。
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专业的振捣台进行振捣,每块盾构管片的振捣时间要控制在4~6min,具体时间按照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保症振捣的密实性,振捣结束的标志为: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和泛浆为止。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降低收水的时间,提升表面的光洁度,避免发生收缩裂缝,保症外观质量。
当盾构管片脱模和降温之后,吊入养护池中集中养护,但要保症管片入水前和池水温差小于10℃。在夏季养护时,浸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水池中的水温控制在10℃以上,水池水位要高出盾构管片3~5cm。浸水养护7d之后,吊出盾构管片集中堆放,用土工布进行全覆盖,每天洒水养护,避免发生裂缝,持续14d后,可停止养护[5]。在冬季养护中,浸水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停止养护之后,在车间中静置24h以上,待表面水分彻底干燥后才能运输出车间。主养护室的管片停留时间为3h,停留管片数量为18个,生产一个管片需时3×60/18=10 min,日产量22片×60 min/10min=132片,可以满足最大限度要求。
四、盾构管片修补保症措施
(一)常见的缺陷
在盾构管片生产中,常见的缺陷包括以下几点:
1.露筋:盾构管片在生产中,钢筋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一部分外露在空气中,属于典型的严重缺陷,需要集中修补处理。
2.蜂窝:表面缺少水泥砂浆,导致部分石子外露,也属于严重缺陷。
3.裂缝:在盾构管片表面存在超过设计允许宽度和深度的裂缝,属于严重缺陷。其他少量不影响管片结构性能和功能的裂缝为一般缺陷。
(二)缺陷修补方法
第一,非贯穿性干缩裂缝的修补方法。在修补之前进行集中清理,通过清水清洗干净,如果表面比较光滑,则还要做凿毛处理,涂刷108#胶与水泥混合成的浆体,凝固之后打磨平整即可。如果裂缝规模比较大,可采用切割机先将裂缝切开,深度和裂缝深度相同,再用水泥浆液进行修补,保症修补后的颜色和管片颜色一致。
第二,麻面、气泡的修补方法。如果深度小于5mm,用水泥浆液填平即可。如果深度超过5mm,则要先去除表面裂痕后再用清水冲洗,通过水泥砂浆填平,凝固之后再打磨平整。
第三,一般缺陷和掉角修补方法。先将松散的颗粒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洒水润湿处理,但严禁形成积水。采用抗裂性好的修补砂浆,修复到管片原状,初凝固之后抹平,达到初始强度之后,再打磨平整[6]。
(三)修补质量控制措施
无论何种缺陷,修补之后必须和管片原有的颜色无色差,并且修补之后的强度不能小于管片的实际强度,必须合理调整白水泥的掺量,保症修补之后砂浆的颜色和管片的颜色相互一致。修补混合料的配比要严格控制,并由试验室专人参与到修补混合料配制中来,对配制质量严格把控,保症修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修补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及时完善技术交底,熟悉各个修补技巧,保症修补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盾构管片的生产质量控制及修补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盾构管片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其生产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因此,在具体生产中,必须切实做好质量控制措施,保症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都符合要求,同时发现缺陷,要及时处理,以保症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