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

2020-11-01杨雨琪

康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临床护理脑卒中

【摘要】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治疗及护理, 但是其中约75%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出院后仍需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才能逐渐回归家庭与社会。目前研究分析发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病发率逐年增高,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脑卒中后并发症。本文归纳了临床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焦虑、应激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干预治疗,并针对心理干预治疗的未来可行性进行讨论,为康复心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干预;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186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脑梗死疾病占脑血管意外高达60%~80%[1]。据调查,脑卒中在国内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2]。2015年10月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卒中流行报告,结论是国内每12秒就会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5位死亡病人中至少有1人属于脑卒中。现在确诊的中风存活病人约有600万~700万,存活者中约有3/4的病人已有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遗留偏瘫、失语和痴呆等症状,需要依靠别人护理。

从生理学和作业治疗学角度出发,脑卒中后患者一般通过康复作业治疗,可以达到回归社会的行为效果,而脑卒中后患者抑郁、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心理干预,可以在临床进行的康复心理治疗方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通过对脑卒中后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评估和干预,取得初步疗效,但受文化背景、年龄、病情等因素影响有康复效果差异。本文从心理干预在临床的治疗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对心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治疗可行性进行总结和展望。

1   心理干预概述

1.1概念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治疗则是最常用的方法[3]。其中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单个患者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式,如果环境舒适,私密性好,有利于患者尤其是性格内向的患者向治疗师敞开心扉,愿意把个人生活经历、病情发生发展回顾出来,便于心理治疗师了解、分析其致病可能的病因、性格特点及当前治疗手段及效果,针对目前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改善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1.2心理干预的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存在个体差异,且受到多因素影响。心理干预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因素。寻找针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干预方式是目前研究关注的重点。

1.3常用临床心理评估工具

在患者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心理评估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它不仅能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技能训练提供正确的科学依据,还可对康复的效果给予客观评估[5]。常用心理干预方法有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观察法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特定情境下的观察两类。会谈法的形式包括自由式会谈和结构式会谈两种,一种为开放式;另一种谈话内容会有所限定,效率相对较高。调查法一般有历史调查和现状调查,其优点是可以结合纵向过往经历和横向日记履历两方面,内容广泛全面。而心理测验法和评定量表大多采用问卷的形式测评,多以分数作为结果的评估,以标准化原则为指导[6]。

2   脑卒中心理干预方法

对于脑卒中后病人心理干预有重要作用,及时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对病人病情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通过大量科研实验证实,在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得到应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法被证实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为目前常用的干预方法。除此以外,音乐疗法、微信平台干预或电话干预、预约课程、心智觉知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等方法也相继展开研究[7]。

2.1音乐疗法

余有姣等[8]选取美国音乐协会推荐的大自然音乐,每天2次,每次45 min,形式为集体康复锻炼,由教师带领,家属陪同。音乐结束后让病人在轻缓的音乐中共同分享自己的经历、观念等,治疗周期为28 d。干预结果表明采用“音乐氧吧”疗法可有效改善康复期脑卒中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改善康复期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弹性状况。

2.2 微信平台干预或电话干预

李海燕[9]在研究中将微信群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结果发现,这种干预方式在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董毅等[10]在研究中也发现,通过微信平台、电话干预等延续性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明显减輕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负性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微信平台或电话,预约上课时间,问题解决包括列举目前面对的主要身体不适和心理问题,探查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探索解决问题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经验及进行互评式评价。虽然微信平台教育的临床效果较好,但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病人文化层次的差异,不能保证每位病人都能够使用微信平台;护理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不能固定专人负责微信内容的更新。

2.3心智觉知干预

以心智觉知为基础的减压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教会病人摆脱与抑郁相关的沉思默想模式,试着去接受而不是逃避。朱路娟[11]研究发现,心智觉知干预能够提高脑梗死病人的心理弹性,通过介绍脑梗死相关知识、心智觉知的原理、作用、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现场示范等途径指导病人进行心智觉知呼吸训练、心智觉知躯体训练、静坐冥想训练,每天早晚练习,出院后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进行指导与信息反馈。心智觉知训练作为一种情绪调控能力的训练方法,关注点集中在培养对象的情绪波动感受上,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12]。

3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3.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由于患者病后出现语言障碍、肢体偏瘫,大多患者均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有的表现悲观失望、精神崩溃;有的表现为不吃不动、暗自落泪,有的则大发脾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3]。此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并且认真观察患者, 对患者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习程度、心理状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 了解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 并且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3.2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治疗师应按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讲解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的意义、目的。介绍脑梗死的病因、发生与转归及康复期的训练要点。指导患者制定康复目标,让患者和家人看到康复的希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强调良好的心态对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康复的药物治疗与功能训练

由于脑梗死康复期的时间长、见效慢,做康复治疗时,一定要持之以恒。同时针对该病具有较高复发率的特点,要提高患者对原发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做好原发疾病的控制,防止复发[14]。

3.4 建立有效的患者支持系统

家属作为患者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的疾病控制和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其家人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要用温存、体贴及时安慰患者,以化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稳定、温馨的治疗环境[15]。

4   总结

临床强调针对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干预的应用使得临床护理更为全面,且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但是由于该病病程长、预后差,患者对疾病康复持悲观态度,多数患者面对疾病心理压力大,多伴随烦躁、恐惧、抑郁等心理,会直接影响到神经及免疫功能[16]。所以不论是从病患年龄,还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上,都需更多的研究来明确面对不同病患,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临床康复的实施治疗影响。未来可深入研究考量的还有以下几点:

4.1进一步明确心理干预对高龄人群患者的有效性

据社会学不完全统计,高龄患者大多有孤独感,更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并擅于隐藏情绪。目前已有研究大多是个案病例,对高龄患者的研究大样本较少,无法确定大样本下,常用心理干预手段是否对高龄患者存在有效康复治疗,同时目前研究没有将高龄脑卒中患者的不同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症状进行分类,无法证明心理干预对不同症状下高龄患者的调节效果,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4.2继续明确心理干预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可行性

不同文化背景患者对于新鲜事物、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目前研究没有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分类对比,无法确定常规心理干预手段对不同样本的有效康复效果,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3研究量表使用的局限性

国内对各领域人群的心理弹性水平研究多采用的是国外编制的心理评估量表,不能突出特殊群体的心理变化特点,并且目前尚无适合脑卒中病人的专门化心理评估量表的开发。未来应结合心理特点,开发符合脑卒中人群特点的量表。

参考文献:

[1]刘琳,谢忠红,徐莹,等.氯吡格雷联合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5):53-57.

[2]徐汉平,唐岚,周礼清,等.全科团队运用ICF理念进行脑卒中康复训练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s1):177-178.

[3]何伋,路英智,李浒,等.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

[4]陈文莉,张俐敏.乳腺癌心理干预的方法及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03):62-66.

[5]李静,宋为群,王晓红,等.康复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6.

[6]李静,宋为群,王晓红,等.康复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7.

[7]李玲,李玲.脑卒中病人心理彈性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9):3475-3479.

[8]余有姣,胡伟明,寿棘,等.“音乐氧吧”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2):200-202.

[9]李海燕.微信群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2):168-169.

[10]董毅,段惠峰,史振娟,等.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8):742-744.

[11]朱路娟.心智觉知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12):33-34.

[12]ABBOTT R. A.,WHEAR R.,RODGERS L. R.,et al.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in vascula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J. Psychosom Res.,2014,76(5):341-351.

[13]邓敏,陈先花,谭贵英,谢莉娟,周贤丽.康复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3):4-5.

[14]王婷婷,唐学宏.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143-144.

[15]赵玥.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163-164.

[16]寇传英.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4):103.

作者简介:

杨雨琪(1999—  ),女,蒙古族,天津人,本科,研究方向: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天津天狮学院医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临床护理脑卒中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