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肌锻炼在高原肺康复中有什么用

2020-11-01苟素英

康颐 2020年11期
关键词:缩唇呼吸肌肺水肿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57

高原肺水肿,简称为高原肺,是一种突发的高原性肺病,通常发生在缺氧患者中。该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海拔3千米里以上的高原地区更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第一次爬山的人中。该病进展迅速且紧急,无法及时解决将对患者的生命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呼吸肌锻炼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可用于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肌功能,提高肺部和支气管组织中的血液代谢,从而加强气体交换效率并恢复患者肺部的健康。

1  高原肺的表现

高原肺水肿疾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更为常见。 一般第一次进入高原的人会在进入高原后的1至7天内生病,而乘飞机飞往高原的人通常会在3天内生病。高原肺的症状包括头痛、呼吸困难、无法平躺,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痰液,面色土灰,肺部出现严重的痰鸣音等。

2  高原肺的诱发因素

2.1第一次进入高原

当患者第一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由于身体不适应,导致肺部急速缺氧,引起血液流通、代谢速度慢,从而发生高原肺的情况。

2.2所处海拔过高

由于患者所在地区的海拔过高,超过了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导致了高原肺的发生。

2.3所处高原地区的时间

如果患者处在高原地区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肺部缺氧,从而引起高原肺的发生。

2.4个体因素

在攀爬过程中,患者速度过快、体力活动过多、寒冷或气候变化、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所有这些都会引起高原肺。

3  呼吸肌锻炼的方法

3.1练习腹式呼吸

让患者进行缓慢的深呼吸,尽可能缓慢地吸气,最好持续至少3-5秒,直到腹部凸出并无法呼吸为止,然后再缓慢呼气直至气尽,反复练习,以增强膈肌和腹肌的耐力。

3.2练习缩唇呼吸

这一方法可以使用蜡烛来进行呼吸训练,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每分钟7-8次。呼气量应与嘴唇保持15-20厘米的距离,并且与嘴唇处于同一水平的烛光应能够相对于空气流倾斜而不灭火。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吹水训练,每次用吸管吹水杯内的水(约1/3杯)3分钟。

3.3二氧化碳过度通气法

此方法使用重复的呼吸循环来保持二氧化碳恒定。所以患者要保持每分钟都要通风的情况。二氧化碳过度通气是一种长期的重复呼吸,主要目的是提高呼吸肌的持久性。

3.4练习缩唇腹式呼吸

缩唇腹式呼吸是缩唇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结合的练习方法,是缓解肺水肿过程中改善肺功能最好的方法。让患者处于站立,仰卧或半躺姿势,通过鼻子缓慢而深深地吸气,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横膈膜并使腹部凸出。呼气时,使用缩唇呼吸方法,同时,抬升膈肌,使腹部肌肉收缩,这样增加了胸腔中的压力并促进了呼气的过程。当患者习惯了腹式呼吸法后,便可以随时在走路,坐着或躺下时使用。

3.5呼吸操练习

抬起双手,用鼻子慢慢吸气,将隔膜降到最大,并且腹部凸出。然后使用缩唇式呼吸,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垂悬双手,弯腰,并使下身垂直于上身。注意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

3.6全身运动(力量训练)

全身运动通常采取在地面上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练习和家庭事务的形式。运动时间和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呼吸和心律。通常每天运动3-4次较为适宜。

3.7使用诱发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

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低阻力训练方法,也就是使用诱发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这一方法可以保持最大吸气,也就是所谓连续最大吸气技术训练。 患者应尽可能深吸气的同时,诱发呼吸训练器会提供患者视觉和听觉反馈。使用诱发呼吸训练器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使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同时也能增强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肌的肌力与耐力。

3.8横膈肌阻力训练

首先,让患者抬起头保持仰卧的姿势。将1-2公斤沙袋放在患者的上腹部,并让患者使用腹式呼吸使上胸部平静并吸气。沙袋的重量不应阻碍隔膜的运动或为宜。逐渐延长患者的阻力呼吸时间,如果患者可以保持腹部腹式模式,并且在吸气时约15分钟不使用辅助肌肉来进行呼吸,则可以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

3.9吹气球法

这一方法可以使用气球来辅助患者进行呼吸练习。让患者吹气球,直至每次浆肺部的气体吹尽,直至吹不出来气为止,每次约3-5分钟的时间,进行循环练习,每日可多次练习,从而达到对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的目的。

4  在进行呼吸肌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呼吸肌锻炼要因人而异

呼吸肌锻炼的方法并不是全部适用于每位患者的,对于呼吸肌的锻炼,要结合呼吸生理和呼吸力学的机制,针对每位患者体质的不同差异,选择并制定与患者相对应的呼吸肌训练方法,从而达到患者呼吸肌训练、缓解患者高原肺水肿疾病的目的。

4.2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锻炼计划。在锻炼开始时,需要有一名医疗专业人员在场,为患者提供并解释具体的指导和及时的纠正措施。同时要监督患者不要太频繁地进行训练。当患者掌握了锻炼方法之后,再慢慢增加时间和频率。

4.3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开始锻炼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颜色,面部表情和身体其它的重要体征。如果患者感到不适,便不能再要求患者强行训练。运动量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意识,如果患者只是有点累并且呼吸有些急促,比如:心率增加小于每分钟20次,呼吸频率增加小于每分钟小于5次,那么完全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程度的稍微增加。如果在训练过程中遇到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的情况,应马上停止训练并立即进行处理。

4.4要监督患者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呼吸肌锻炼需要长期维持,短期的锻炼并不能带来明显的效果。患者应保持锻炼,所以需要帮助他们制定长期的锻炼计划,并指导他们每天坚持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形成良好的鍛炼习惯,从而在短期或长期内改善呼吸功能,控制肺水肿疾病的情况,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改善自己的身体质量,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5  结论

虽然高原肺水肿相比起其它疾病来说情况较为少见,但是一旦发生也会有致命的危害。如果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患者突发高原肺水肿,那么呼吸肌锻炼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呼吸器材进行呼吸训练,从而达到呼吸肌锻炼的目的。但是如同其他运动训练一样,呼吸肌锻炼要想取得对高原肺病情改善的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需要持之以恒,天天坚持对于呼吸肌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最终达到控制高原肺水肿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简介:

苟素英(1976.09.12-),女,本科,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呼吸内科(高原肺康复)、内分泌内科(糖尿病)。

猜你喜欢

缩唇呼吸肌肺水肿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缩唇呼吸健肺顺气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