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31黄丽芳

光明中医 2020年19期
关键词:呼气阻塞性证候

黄丽芳 何 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慢阻肺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病情反复,损害呼吸道以及心脏等器官,病情严重者会咳血痰甚至引起患者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残率[1]。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完全可逆性,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完全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治疗方法。临床常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在进行治疗的同时,适当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通气情况进行改善,提高治疗效果[2]。中医诊疗和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患者随机对照展开,探讨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9年8月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2.52±2.83)岁;病程3~16年,平均(9.75±3.0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Ⅱ级23例,Ш级19例;基础疾病:冠心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高血压21例。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3.85±4.15)岁;病程4~15年,平均(9.53±2.8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Ⅱ级22例,Ш级20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高血压2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疾病诊断按照《慢性非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版)》的诊断和分级标准[3];②患者均了解研究详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③能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有关检查、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严重疾病或病历资料不全者;②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不良反应史;③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④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西药(抗生素、止咳、平喘、化痰)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再给予100 ml盐酸溴已新、0.3 g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7 d。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慢阻肺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危险性;告知患者即将采取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配合。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健康知识宣传、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心理指导等;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开窗换气,嘱咐患者注意保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具体如下:①基础护理:病房每天通风消毒,保证病房整洁干净。室内温度控制在18~25 ℃,湿度控制在50%左右,对花粉、粉尘过敏者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尽量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告知患者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改善的重要性。②心理指导。慢阻肺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心理波动较大,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入院后护士完成患者心理评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少心理不良刺激;因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对治疗往往表现出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心,因此正确引导患者自我调控,让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③穴位贴敷:白芥子15 g,甘遂15 g,细辛9 g,延胡索9 g,麻黄6 g,吴茱萸6 g,肉桂6 g,生姜汁3 ml,白酒5 ml,蜂蜜10 ml。主要功效:燥湿、化痰、平喘,主治寒湿型肺胀疾病,研磨成粉状,加入姜汁、白酒、蜂蜜调制膏状,贴在双侧心俞、肺俞、脾俞、膈俞、大椎、定喘穴;贴4~6 h,每天1次,穴位交换贴敷,连续治疗7 d。痰热型肺胀,方药组成:白芥子15 g,甘遂15 g,细辛9 g,延胡索9 g,黄芩12 g,生姜汁3 ml,白酒5 ml,蜂蜜10 ml。研磨成粉状,加入姜汁、白酒、蜂蜜调制膏状,贴在双侧心俞、肺俞、脾俞、膈俞、大椎、定喘穴;贴4~6 h,每天1次,穴位交换贴敷,连续治疗7 d。④中医辨证护理:风热犯肺证,以祛风清热为主,室内多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多食枇杷、萝卜、梨、银耳汤等利湿、化痰的食物,禁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上火生痰;外寒内饮证,以疏风祛寒,止咳宣肺为主,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多食紫苏粥、白果;肺气郁闭证,保持心态平稳,避免肺气郁滞,多食萝卜、姜;发热者,以清热利津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⑤情志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嘱咐患者保持心态平稳、乐观,避免肝郁气滞。⑥定期开展中医知识讲座,让患者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提高自护能力。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痰量及痰性状、呼吸困难、咳痰难易度的中医证候积分,每项0~6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②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慢阻肺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最终导致患者的肺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慢阻肺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主要原因是缺乏α1-抗胰蛋白酶;②环境因素主要是吸烟、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环境污染。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喘息、胸闷、呼吸急促和咳嗽并伴有痰,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并威胁患者生命。除了在医院对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外,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随着我国中医的发展,中医辨证护理法被广泛运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中医护理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明显。本研究中,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辨证护理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中医学认为,慢阻肺属“喘证”范畴,因所致久咳,反复发作,且久治不愈阳气亏损所致[5]。穴位敷贴可调理脏腑功能,使药力渗透皮肤吸收,以达到调畅中焦气机,和胃降逆的效果[6]。穴位敷贴用药方便,不需内服,药物安全性较高。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中医护理方案在针对性、人性化、可行性、可靠性等方面更为突出[7]。另外,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和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症状的患者辨证给予饮食及健康指导,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加重呼吸困难症状。患者需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肝郁气滞发生[8]。此外可开展中医养生讲座,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本研究中,2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肺活量、呼气流速、呼气容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效果的提高也意味着中医护理方案在专业水平上的优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显示出其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气阻塞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