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方山
2020-10-30秦迩殊
秦迩殊
方山,因其主峰为平顶,“四面皆削壁悬萝倒木万壑蹲底”,犹如神刀鬼斧平削尖峰,留一平正方广山顶而得名,地处川滇交界的交通要塞,属云岭余脉永仁县境内。方山气势雄伟,海拔2370米,横跨川滇两省,居于攀枝花市高温区、元谋热坝、永仁热河谷地区的中心,山势险峻,环境幽雅,山体古朴秀丽,熔山川、历史、宗教、民俗于一炉,以其八景传说、优美的自然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文人。
从方山正门山脚闲步而上,目之所及遍处密林苍茫。若是清晨,则晨雾飘渺,置身云烟雾气中,疑是仙山梦境。山间小溪玉花翻飞,蜿蜒而来,碧泉成潭,山泉清冽,掬口泉水吸吮,甘美凉爽,齿间犹甜。行至半山可见红柱彩坊的大门,门前两旁分立石狮,门楹上有一对联,对方山八大著名景点作了概括:上联为“诸葛营对望江岭,烟波浩荡。读懂将军墓志,抚今追昔。七星桥顶满天,攀藤援葛,珍珠岩山观瀑布,幽涧鸣泉。”下联是“立象峰凌乌龟碑,鸟语笙簧。看铁鼎炉飘香,磨龙转穴。王老居前问道,云师采药;日沐池中访犀牛,潺流缥缈。”
入山门后,山风袭来顿觉凉意阵阵,两旁松林灌木,芳草萋萋,有野花点缀,蕨类植物遍野,空灵静谧间,可闻清脆悦耳的鸟鸣。沿走近道,间或偶遇锦色野鸡、野兔跃入林间。登上望江亭,俯瞰万丈峭壁,惊心动魄;远眺滔滔金江,苍莽逶迤,磅礴东流,便可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之雄浑恢宏气概。
“诸葛营对望江岭”,传说三国时候,诸葛亮曾领兵在望江岭上安营屯兵,凭借望江岭万丈削壁的险要地势,阻击敌军,抢占这上姚嶲道途经的“西南丝道”。诸葛营便是诸葛亮当时驻兵修筑的军垒遗址,有诗载“绝塞蜻蛉汉著名,当年问路此南征。荒营处处埋铜鼓,野菜家家种蔓青。天谴一江争险要,户存十马验滋生。汉家先后收南土,舟楫俱以此度来。诸葛大名重宇宙,武威遗迹化尘埃。荒荒瘴雾今尤烈,滚滚江流去不回。战鼓无声铅鼓出,有人掘取各蒿菜。”
董将军之墓今已无从寻觅,传闻曾经遭人毁坏,但无考证之据,如今后人也无缘详读墓志,实为憾事。抵达山顶,便可依稀听见宝刹古寺钟声,寺陵规模宏大,三重佛堂分别是静德寺、观音寺、活佛。静德寺位于方山平顶中部的立象峰下,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相传是开山和尚吕南禅师创建,有九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主要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金刚殿、东耳房、西耳房、东厢、西厢,楼台亭阁鳞次栉比,错落有序。大雄宝殿内有直径1米的高柱,十二个柱脚基石全部是磨盘大小的圆形坚石,人称“磨龙转穴”。院中立有一个供香客敬香用的铁鼎炉,铸造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鼎身为凸肚形直径1.5米,高1米,上部为挑檐阁楼,有楼柱若干,柱上蟠龙栩栩如生,凌空欲飞,楼檐角上系铜铃,应风而响,百米右闻,余音袅袅。冬季时节,北风呼啸,香烟缭绕,松涛轰鸣,铜铃清音,此起彼伏,煞是热闹。静德寺前古柏参天,楸木成林,花团锦簇,寺外一里处的密林中有一草庵,相传是五个德高望重、道行高深的老和尚谈经论道,喝茶下棋的地方,故称“五老居”。
沿静德寺后直下箐底,高大笔直乔木林间有一桥,县政府未修缮以前是木桥。在繁星闪烁的夜晚,游客在木桥抬头仰望,只能看到密叶连枝中漏了井口大的一片天,天空中七星辉映,由此可知七星桥名的得来。七星桥周围因乔木高大,枝盛叶茂,遮住了苍穹,非到了桥头才能得见天空和七颗小星星。如今的七星桥虽经修砌成一玲珑廊桥,悬架流水之上,桥旁建有檐角飞翘的茶亭,但毕竟少了自然的那份逸趣。顺着箐底的山路走去,沿途攀藤扭结,虬枝纵横,这些古树有的已有上千年,树干四人环抱;有的根须裸露,长及岩石,粗壮有力;有的纤巧婆娑,婀娜多姿;有的貌不惊人,但属珍稀品种;有的则属名贵药材……方山盛产兰草,春秋两季,可见或白或粉,亦蓝亦紫的兰花草,当地农民也有的挖了在家培育,用塑料盒养着卖给游人。
珍珠岩并非形似珍珠的岩石,而是小溪从悬岩上跌落散作珍珠般的水珠。珍珠岩上是文静的溪滩,倾泻下去形成瀑布便成了活泼的鸣泉,层层飞溅,状若珍珠圆润光亮,白如莹玉。溪水穿过箐底丛林,遇石跳跃,叮咚而去。游客们坐在珍珠岩的岩石枯木上,可观看到方山两壁的壮丽凄迷景色,中间峡谷可望对面云岭风采。距珍珠岩最近的是立象峰上仙龟石,仙龟的头下有一块状若云朵的圆盘石,仙龟的前足蹲在圆盘石上,懒洋洋伸出半个尖脑袋,这块仙龟石生动形象,可看出龟眼、口的形态,仙龟石上躬起大壳般半块石头,这突出山峰的几个部分伸出立象峰的中部,恍若出洞神龟。此处木秀林深,阳光少见,山泉从水凝石上滴下形成雨帘,水珠如银屑,纷纷扬扬,闪闪发亮,远处望去一片迷蒙,好似银河倒悬。幽处更好听鸟鸣,传说仙龟正是听了此处鸟语啁啾,婉转嘤咛,胜过仙乐丝弦,探头聆听入神化为石头的。
长联中有个“日沐池”,位于现在的犀牛潭。那里阳光充足,地域平阔,是最温暖、最明媚的景观。传说,有个牛倌,每天把牛群赶到日沐池饮水、泡澡。每到中午数牛的时候,总是多了一头,到傍晚回家时再数一遍,牛数又正好,天天如此,牛倌对此迷惑不解。一天,他暗地仔细观察,看见一头嘴上长双角的“怪牛”从水中走出,与群牛饮水,吃草,又同在日沐池中戏水、泡澡,到傍晚,月亮升起,群星闪烁,怪牛钻入水中不见了。牛倌大惊,回家问德高望重的老人,才知是天上犀牛星见人间美景,动了凡心,偷下天界。犀牛潭由此得名。后来因为村民伐木,“日沐池”消失了,成了一块潮湿的洼地,两旁是密集的松林,层层松林落下针叶,年月久了,形成一大块软绵绵、暖融融的地毯,供游人们休息、玩耍。犀牛潭边不远处,有一片绿草萋萋的草坡,当地村民赶着自家健壮的马、骡、毛驴,装上彩色鞍子,让游客在此骑马尽情驰骋,过把骑士瘾。
夜幕降临,正是城市小镇喧闹繁华之时,而身处方山自得静谧幽宁,自省独思。打着手电走在林間路上,但闻虫鸣啾啾,花木清香,听着鞋子踩在松软的针叶上,沙沙作响,心中的喜悦恬畅自然地就流淌出来。晚风徐徐,吹落一身凡尘俗怨,扫尽了心中忧愁烦闷,顿觉这一无尘无扰、无怨无嗔的空灵世界遍及佛光惠泽。
责任编辑:李 夏 马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