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生在大陆中医院校学习的适应性分析探讨
2020-10-30张三庆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求学的台湾青年的适应性和满意度进行深入剖析,调查表明大多数台生对在校学习适应性表现出积极、肯定、客观等正面的态度,满意度较高。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药文化在濡化、涵化人的育人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培养文化认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陆;台湾学生;中医院校;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R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0-0112-03
随着大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学生前来大陆学习、生活、旅游和工作,其中台湾青年学生到大陆高校求学已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大陆高校是台湾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台生在大陆学习的适应性和满意度是相关高校和学者持续关注的问题和热点。很多专家学者对台湾籍学生在大陆的文科、理科或者综合性大学的适应性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据相关研究报道[1],中医学是台湾学子来大陆求学最热门的专业,台生就读人数最多的专业。台生在大陆中医药院校学习的适应性和满意度如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1调查设计与样本
本课题主要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台生在校学习生活适应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医药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特殊性。为完成研究项目,设计2份问卷调查表。一是“在大陆中医院校台生学习生活情况访谈表”,通过开放式或个别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中医院校学习的心得体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帮忙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想法和期望等。二是设计“台生在大陆中医院校学习适应性调查表”,该表格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台生赴大陆求学的原因;第三部分是采用Likert量表,对台生学习生活的适应度和满意度进行量化和客观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医药文化和对台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基于上述调查问卷,深入访谈台湾籍学生2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如表1,发放“台生在大陆中医院校学习适应性调查表”243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7份,问卷均符合研究要求,未出现拒答、信息填写不完整、信息模糊等情况。
2调查结果分析
适应性行为也叫社会能力、社会适应性,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台生在大陆高校求学,就是不断去适应高校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一个主动调适和融入的过程。台生在大陆高校求学的满意度或适应性也可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台教育工作的成效。
2.1台生在校学习等整体满意度和适应性较高
根据接受调查的台生问卷统计分析,整体来说,台生在校学习表现出积极、肯定、客观、正面等方面的态度,满意度和适应性较高。54.5%的台生认为非常满意在校的学习生活,20.2%的台生对在校学习生活感到满意,9.5%觉得基本满意。近5成的受访学生认为大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适合求学以及以后就业创业和生活。49.3%的台生觉得来校学习的总体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11%觉得“比想象中的好很多”。6成以上的台生认为来福建求学适应时间“比想象中快很多”,仅1成的台生需要“花点时间来适应”。另有60%以上的台生愿意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及同学等前来福建求学。
2.2台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两岸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教育模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台生来大陆求学,不可避免要面对很多的适应性问题和困难。
2.2.1中医学科入门较难,学习压力大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学科融合了古典哲学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等要素和内容,是优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体。调查显示,65%的大一新生普遍对中医学的术语、理论,辩证方式等基础知识感到困惑,特别是一些抽象的、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掌握和验证的概念和理论,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大陆的学习生活。而原来家里有从事中医药相关行业的以及大二以上的台生七成以上均表示基本适应大陆中医药学科的学习。另有五成以上的台生表示比较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当中的“以人为本、大医精诚、调和致中”对自己影响较大,对自己在克服学习压力和困难,提高学习适应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2.2中医学文凭不被台当局采认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守望健康幸福、提供养生之道的医疗手段。广大台湾同胞一向笃信中医药,民间尊崇者众多,有很广泛的民众基础。从海峡两岸医药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早在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将中医药传入台湾[2]。为培养台湾本地的中医药人才,目前仅有4所高校开设7年制中医学系本科专业,并且中医人才培养也采用了“精英教育”的模式[3]。由于两岸中医药在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的不同,台湾当局至今没有采认大陆医学类的毕业文凭,台湾学生回台后,无法取得相关的执业认证和资格,最终还是无法实现人生理想抱负。
2.2.3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面窄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辈出,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相较一般学科,医学类的人才就业面相对较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台湾学生本来在适应大陆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就要比大陆学生耗费更多时间和心力,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时,更是一筹莫展。
2.3臺生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方式和策略
据学者对台生在大陆求学适应性的相关调查报道,台生普遍认为在大陆高校学习压力大[1,4]。这一结论与对在福建中医药大学求学的台生适应性调查结论相一致,但大部分台生认为求学压力大主要在刚入校接受中医药专业教育时的一个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越这个阶段就可以较好的适应学习生活。8成以上台生都是采取积极面对、主动调整的策略去适应。大多数台生思想比较独立,更愿意自己多花时间精力刻苦努力掌握知识,只有少数通过调整心态,积极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台生通过主动调整来适应大陆高校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不断丰富和积累在大陆学生生活的经验和资源,为以后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3适应性分析探讨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台生对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习持满意的态度,说明台生可以较快、较好适应大陆中医药院校的学习生活。
3.1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两岸融合发展
近年来,大陆经济、社会、文化等飞速发展,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随着大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不断提升,改变了很多台生 “台湾发达,大陆落后”的刻板印象,对大陆的评价客观、理性、正面,大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广大台湾同胞实现抱负的理想之地。大部分台生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来大陆求学、旅游、经商的经历,对大陆的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说很多台湾青年学生对大陆的腾讯、华为、中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高科技信息企业不是很了解,大陆的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线上经济等具有跨越式发展并深刻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生代偶像、流行音乐、制作精良的影视剧作品等软实力流行文化则日益受到台湾青年的追捧,越来越多台生看到大陆发展和崛起的机遇。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此消彼长,反观台湾岛内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薪资水平停滞不前,生活压力沉重不堪。台湾青年投身两岸学习交流,减少负面观感,提高对大陆的社会信任度,提升对大陆民众的好感。大陆实力跨越式提升让很多台生在大陆求学生活更加便利,满意度和适应性不断提高。同时,近几年,大陆不断推出和落实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不断消除和解决台湾同胞在大陆求学生活就业创业等面临的问题,例如2018年推出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台湾居民居住证满足了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生活、创业、就业的需求、解决了台湾同胞在大陆面临的身份问题。这些政策措施深得台湾青年民心,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大陆社会,参与到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将自己的命运与大陆的发展连结起来。
3.2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深植同根同种文化印记
校园文化作为台生接触、熟知大陆社会的直接文化环境,对影响台生价值观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更是发挥独特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十分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校园建筑和道路、雕像、文化长廊等,还有校徽、校歌、校训等均赋予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同时,开展丰富多彩中医药文化色彩浓厚的社团、活动、游学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台生前来求学。充分挖掘和构建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传承中医精华,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传承大医精诚的精神,把中医药文化这一心手相连、血浓于水的天然纽带、文化印记深深植入广大台湾青年的心里。同根同种的文化脉络,让台生无形当中产生亲近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学习生活。
3.3传承中医药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最核心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期积淀中形成的一种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伦理型文化,其系统、形象的向一代代人传递着厚植于中华土壤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承载着以民族文化濡化、涵化人的育人功能[5]。医学是当下最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6]。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大医精诚、调和致中,医乃仁术、天人合一。其中“中”“和”的本位思想对育人和培养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即中正,无所偏倚。“和”指和谐,使之平衡。“中和”的含义即为阴阳相对平衡调和的一种动态,是相互对立统一事物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直至达到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状态。中医学科的方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就是用来调整机体阴阳、以达“中和”的目的。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台湾学生,深受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熏陶,在中医药院校学习当中,即使面对因不同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程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而带来一系列的困惑、难题,都能以一种“中”“和”的心态和做法来不断主动调整,并在适应中取得学业和心智的双成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陆高校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利用中医药文化在濡化、涵化人的育人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培养文化认同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依靠台湾青年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共同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增进和平统一认同。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与台湾地区中医药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扬中医药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台湾青年在大陆高校的适应性和满意度,培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的继承者,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蔡振祥.1987—2000中国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状况分析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0,3(2):42-59.
[2]邱登茂.台湾中医发展过程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3]张三庆.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对台招生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2):128-130.
[4]张宝蓉.王贞威.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的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4(5):1-8.
[5]贺玉兰.用传统文化推动我国思政教育“化人”本性的回归: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出版广角,2015(15):122-123.
[6]李晓,李宝琴.中医药文化视角下关于中医药人文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9,25(21):116-119.
(责编:陈静姝)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台湾学生在大陆中医院校学习的适应性研究”(JAS180164)
作者简介:张三庆(1979—),男,福建泉州人,医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闽台中医药教育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