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性与现代性话语下的戏曲舞台设计

2020-10-30冯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8期
关键词:现代性

冯雷

摘 要: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各种各样,有说有唱,有文有武,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也因其形式繁多对戏曲舞台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有深厚的含蓄,又要有显著的矛盾冲突。在现代戏曲舞台设计中,舞台设计表达形式也趋于独特性、新颖性,给予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观,极大促进戏曲舞台设计的发展。本门就传统性与现代性话语下的戏曲舞台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性;现代性;戏曲舞台设计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曲舞台设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其与其他的舞台设计有一定的差异,需要以剧本、导演构思形成为基础,结合设计者自身想法产生的艺术创作。舞台设计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以剧中人物、事件和情景为基础,再将多种造型进行综合,形成人物鲜明的特点,并营造出与戏曲相符的舞台氛围。

一、我国传统的戏曲舞台设计

戏曲舞台设计是指戏曲演出的场地,从最初自然场地、临时搭棚等发展,戏曲舞台从而诞生。戏曲舞台的出现,人们对戏曲舞台设计也随之重视。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发展的萌芽时期,在宋金时期,随着各类表演艺术快速的发展,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随之形成,元代至明初是中国戏曲成型后第一个黄金时期。

对传统的戏曲舞台而言,具有空灵的特征,既没有科学元素的融入,也不追求写实风格,不刻意将真实立体的空间进行展示,舞台设计对时间、空间、环境等方面没有实际的要求。空灵的风格具有抽象、更加诗意的特点,使戏曲中人物的情感更加饱满。

戏曲舞台是呈现戏曲作品的场地,一方面因物质因素限制,另一方面因艺术思想的影响,不同时代展现的形式与特点有较大差异,传统的戏曲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舞台设计以人物为重点,在造型、服饰方面不断的改变,从而显现传统艺术独特的魅力。

传统的戏曲舞台一般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表演者与观众有一定的互动能力,从而完成舞台环境对剧情的要求。戏曲将作品中人物情感等元素,通过表演方式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被观众所接受,引发合理想象,使作品剧情合理发展[1]。

二、当代戏曲舞台设计特点

1、运用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也称为环境艺术,其主要与戏曲舞台设计在现场性、造型、结构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为装置艺术运用到戏曲舞台设计中做以支撑。装置艺术在作品展示时着重突出现场性,并利用图像、声音、光线等元素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观众参与到戏曲作品中。装置艺术是传统艺术上创新的体现,减少艺术被复制的可能性,其独特的艺术思想是戏曲舞台设计中主要方向。

2、空间的营造

舞台空间巧妙的运用,可以为整个作品增加色彩,戏曲的演出空间包括使用空间及审美空间,其位置移动改变都会将观众的情感得以升华。现代戏曲舞台设计都会通过重复来实现空间更大化,运用渐变来营造空间的持久性,而渐变在实际舞台当中又可以分为平面渐变、形态渐变及空间渐变,不同的渐变方式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效果大为不同,使作品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

3繁简与虚实表现功能

虚与实是艺术创作技巧的美学原则,但在艺术创作上都有不同特点和不同程度的虚与实的表现.对于舞台美术设计者来说,虚与实相结合的表现技巧,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戏曲舞台设计不仅要满足向观众表达物质世界信息,还要向观众提供相应精神层面的信息。舞台美术设计不是直接地表现剧本的主题思想,而是通过创造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行为,事件,从而达到以少胜多。如我们所熟知的豫剧《如在《天山人家》舞台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是在舞美视觉上,体现大虚与小实,场景地域特点的虚,参与演出的硬景道具的实。二是在舞美视觉上,体现"时间的流动",各个时间阶段的变化;实景的组合运用,三是在舞美视觉上,体现剧本中各幕各段落中所寓含的精神。将作品中情变、情诉、情遇、情殇及情思五个片段演绎的淋淋尽致,展示出兵团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讴歌了军垦后代传承与坚守兵团精神的优秀品德,与观众产生共鸣,尤其是对现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上,传递了正能量和教育意义。

4、戏曲舞台设计的表现功能

首先,组织系统空间是戏曲舞台设计的一个功能,舞台空间与自然空间有所不同,其要与戏曲动作相符,所以对舞台空间必须进行有效组织。

其次,对角色物质环境重现是戏曲舞台设计的主要功能,环境重现可以将事件的时间、地点予以交代,能够折射出相应的历史环境,同时还可以将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带到高潮,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豫剧《戈壁母亲》中柳月季把手枪递给钟匡民,让其杀死毛驴给全团人吃的时候,《红柳歌》再次响起,暗示我们其与戈壁母亲柳月季的生命和情感紧密相连,其视如生命的东西永远失去了,其孤苦无依的寄托已远去,使其日后更加孤独。

最后,将现代科技有效融入到戏曲舞台设计中,无疑是一个显著的特点,现代舞台中声音、光线、电等多种舞台元素的控制,都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融入,其涵盖了前期舞台设计软件、后期舞台材料选择,都离不开现代科技,使人们不仅感受到强烈的舞台效果,也能提高观众的审美效果。戏曲舞台设计不仅要满足向观众表达物质世界信息,还要向观众提供相应精神层面的信息。戏剧舞台设计在整个戏曲表演环节中,一方面揭露作品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增强戏曲动作在整个表演中情绪输出,其主要通过隐喻及象征的手法来实现。如我们所熟知的豫剧《大漠胡杨》,通过舞台设计视觉隐喻实现对整部作品有力阐述,其作品中围绕3对年轻人的情感经历展开故事情节,推动作品达到高潮,表现了支边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边疆、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的人身经历和悲欢离合的故事,极大的弘扬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扎根边疆”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大力唱响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2]。

三、传统戏曲舞台设计与现代技术结合创新

松散不连贯是部分人对传统戏曲的认识,其与舞台的设计、演员的唱做形式有很大的關系。戏曲中,人物的脸谱、服饰等都具有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各类新剧舞台的设计很大程度削弱了传统戏剧的自身魅力,甚至使戏剧舞台设计的发展滞后。近年来,舞台设计逐渐贴合戏曲自身具有的特点,也使得戏曲舞台更加多样化、新颖化,为传统戏曲满足当代人们审美需求做以支撑。

戏曲的演出风格是通过对舞台的合理设置,展现给观众,舞台技术不断的创新为舞台设计多样化奠定了基础。先进技术和新材料使用,是戏曲舞台设计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各种具有独特性道具的不同组合,越来越多的自由舞台表现技术给戏曲舞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及独特性。改革开放之后,传统戏曲的舞台各个部分不再是只发挥其自身作用,也不是在主题边缘游离,通过对舞台各种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实现舞台布景的自由性和多变性。其各类变化产生的作用高于实际空间,对人物心理的变化更加有层次,其是艺术与技术相互作用产生的火花。

就舞台设计材料而言,传统的舞台设计仅包含布料、颜料、木头等素材,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使用在舞台设计当中,新材料的使用,不仅在舞台的表现效果上更加深刻与强烈,而且为现代的戏曲舞台设计带来崭新之风,提升观众的体验感。

结束语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随之改变,只有将传统戏曲舞台与现代技术元素合理进行融合,才能使戏曲舞台展现更加有魅力的作品,使作品人物更加形象化,从而使主题得以升华,引起表演者与观众共鸣,推动戏曲舞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晶.传统戏曲在现代舞台上的创新之处[J].参花,2019(15):125.

[2] 侯雨.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性[J].中文信息,2017(4):288.

猜你喜欢

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从内部生成视角看诗的“现代性”
被想象的晚清
儒家德育的现代性困境分析及策略研究
什么是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现代性建构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代性想象:媒介叙事中的“西部形象”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