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2020-10-30樊香弟

天津教育·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小学教育新课改

樊香弟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者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从构建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6-0107-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andards in China,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educators has also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quality education. Therefore, educators need to change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s. Only through innovation ca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how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the upp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and proposes specific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Senior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当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面临诸多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继续改变,而教师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并及时变革教学,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工作能够共同进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改革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中,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

在我国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观念也逐渐发生了转变,教育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的弊端,必须坚持教学改革的道路,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意义,部分教师却未能充足理解,导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教師的职业素养也未能达到课程改革的需求,因而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为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合理规划教学重心,教师应当对传统教学中模式的单一进行转变,贯彻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在实践中践行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教学改革工作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并非主观方面的臆想,教师要从实践中获取真理,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引领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积极心态。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充分沟通。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十分必要,在教学改革之路上,当代教育者需要解决问题仍有许多,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则是克服这些问题的良策。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当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以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会明显进步,为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设计息息相关,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进程。

在当下教育阶段中,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属于义务阶段的教学,其课程的教学符合义务教育的特点,教师要积极贯彻“知识与技能”共存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性元素,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予以优化。如在“多边形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预先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如教师可先让学生围绕五边形面积进行讨论,有的学生利用分割法,将五边形分为五个三角形进行求和;有的学生在五边形的外部构建一个紧密贴合的正方形,再将多余的区域面积减去,即得出五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想法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分析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细化,制作出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落实教学计划。

(二)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

学生对生活化的教学元素会更为敏感,通过心理研究发现,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情境往往更加亲近,并让学生自觉接纳知识,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发掘数学知识中关于生活化的部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化元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常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情景中引出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如在“小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在其中引入生活中的“钱币换算”,如“一元一角”称之为“1.1元”“一元五角”称之为“1.5元”,除这部分的生活化案例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铅笔的长度是12.5厘米,文具盒的长度是19.5厘米,书本的宽度是14.9厘米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了解生活化知识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相互关联的,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三)应用自主性学习模式

为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自主性学习模式,如创建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建构知识体系等。小学数学的部分知识存在较强的抽象性,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交流与反省,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思考与体验,进而对自身的数学能力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自主性学习模式,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如在“小数除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除法,教师可在教学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在“1.2÷3”中,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由于“12÷3=4”,而“1.2×10=12”,很显然“1.2÷3=0.4”,则可以由学生自主总结出小数除法的基本规律。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仍要以实际的教学需求为主,设计出符合当代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义化.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2]宋国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3]王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

[4]丁玉龙.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北师大版小学高年级“数学好玩”板块教学方法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

[5]陈红玲.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小学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