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应对策略

2020-10-30吴亚娟

天津教育·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农村小学德育

吴亚娟

【摘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社会文化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中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局面,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重点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供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6-0041-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economic modernization, my country's social culture is influenced by Western postmodernism, and there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onflict and blend with each other.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of today's societ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and proposes specific a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by the majority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Keywords】Multiculturalism; Rural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roblem; Strategy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的出现,导致我国农村小学德育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改变,且影响到农村小学生德育的发展。多元是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生活、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出现多样化的行为方式、理念和观念的综合,具体包括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和生活多元化,给农村小学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元文化对小学生德育发展而言,并不全是弊端,也带来了一些正能量,比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来说,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良好,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尊敬长辈、团结友爱、行为礼貌等。但是對农村小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思想方法,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缺乏正确的理解,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较低,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以模仿为主,尤其是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的道德意志显得格外脆弱,过度追求现实物质享受,加上一些思想潮流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的行为缺乏理智,道德理想信念追求明显低于现实利益追求。

(二)道德信仰危机

所谓的道德信仰危机是指小学生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前,该有的道德观念、理想和规范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遭到抛弃和怀疑,导致小学生呈现出一种空虚和疑虑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小学生无道德信仰。无道德信仰会使小学生出现无信仰、信仰动摇、信仰怀疑的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破坏课堂教学秩序、不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破坏公共秩序和设备等。

(三)道德情感淡漠

农村地区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宝贝,且长辈对其宠爱有加,加上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模糊化,并出现道德情感淡漠。具体表现为不关心家庭生活,对亲人无孝敬之心,不热心班级事务,不尊敬教师,不关注社会问题,整天面对网络,即使出现恶劣的道德失范行为,也不会认识到错误和改善。

(四)“软暴力”明显

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加上接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村地区文明素质整体偏低,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小学生具有较高的模仿能力,长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影响孩子。同时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多的语言暴力和其他暴力,促使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过激和极端的行为。

(五)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的一切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自己的长辈。但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上网络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过度浪费的行为,浪费粮食和水电,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勤俭节约。

(六)思想和行为早熟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早熟是一件非常不乐观的事情,尤其是思想和行为早熟。在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学生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思想意识和目标追求等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超出该年龄段该有的思想。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的应对策略

(一)改革德育实施方式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培养更多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文明有礼、行为良好的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合力,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注重协调发展教师、学生、内容和方法等四要素,并注重客观环境的推动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可从班级内实行规则教育、教师转变角色等两个方面加强农村小学德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内制定德育规则,将其具体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基本道德规则、公共规则、学习活动规则、交往规则、日常生活规则,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全面的规则可循,并对每一项规则制定对应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态度、言谈举止和日常行为表现。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方式很难满足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因此要转变教师角色,突出教师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因材施教,转变教育模式,更新教育方法。同时坚持多种教育原则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中“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综合运用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能力。

(二)改革德育课程内容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要勇于创新发展、继承借鉴和融汇中西,完善德育课程内容,做到既不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脱离世界文化潮流。首先,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传统,如果摒弃了它,就会导致德育内容空洞,教育效果低下。其次,融合西方先进文化。对农村小学生而言能够有效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促使小学生在不同文化交融情况下产生新的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上存在迥然不同、五花八门的文化形态,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学生甄别每一种文化,并解释孰是孰非。因此需要将道德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具体包括道德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在多样化道德价值观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重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小学德育的必然选择,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二是促使学生拥有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要改革德育课程内容,改革德育实施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增文.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构建与思考[J].学周刊,2019(17).

[2]熊印宏.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03).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农村小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