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云端”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0-10-30赵玉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墨墨组内云端

赵玉龙

“停课不停学”期间,学校结合校情、学情,指导不同部门制定详细的网上教学计划,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1.综合课程部:一人一案,培养“好看护”

远程评估,人人有计划。综合课程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评估活动。把“IEP”(一人一案)从开学初的教师一人制定,变成网上“家校协同”共同磋商,每天通过朋友圈微调项目实施进程。从宏观做设计,于微观作调整,根据需求与变化设计课程进程与评价导向,使“IEP”的实施有了新的内涵解读。组内9位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先熟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写出自己的計划;然后,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组内会议,制定教学主题及重点内容。

个别辅导,按需施教。由于组内学生年龄较小,且问题较重,除了日常推送教学活动外,个别学生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家中哭闹不止的柠柠,每周都会与曹老师“见”上两面,在曹老师的引导下,柠柠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墨墨几乎每天都会与邹老师“见面”,在邹老师的指导下,墨墨的绘画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在“好看护”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提高了自理能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得以矫正。

2.生活适应部:线上走班,成为“好家人”

学校适应部在“智能线上教学”中探索走班制,打破班级界限,将27名学生依据能力分为A到E五个层次,按层次安排相应教学内容和时间。

线上走班教学采取教师负责制,7名教师每人负责一门学科,针对A到E组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课程;提前准备各组教学计划、视频等;将相关学习资源推送给家长;并让家长拍摄视频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线上走班教学,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他们迅速成长;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打破班级限制、按需施教的教学,在增强学生生活技能的同时,也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逐渐变成了“家人”,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温馨、包容的氛围。

3.职业教育部:线上艺术,结识“好朋友”

社会的偏见、家庭重视度低、自身能力较差,往往会造成学生缺少伙伴,与真正的生活产生割裂。在长期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艺术类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情绪稳定性与参与度最好,但线下艺术课程时间有限,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发了线上艺术课程,包括音乐律动、绘画手工、书法、编织四大板块。教师们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学校教师还自发成立了“水墨童心书画研究会”,并推出了一年一度的线上书画展。我们带领学生自己动手、组织义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广交“天下朋友”。

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虽是针对疫情的特殊举措,但今后我们将尝试与线上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墨墨组内云端
云端之城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勇敢的小怕怕
勇敢的小怕怕
爱哭的猫头鹰
亲月亮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