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角下的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0-10-30秦丹凤

职业·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态学技工院校

秦丹凤

摘  要:“教育生态学”概念的提出,打开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将生态学理论引入技工院校英语课堂,从跨学科的角度深入分析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发现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助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优化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生态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课  题:本文是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2019年全省技工院校教学业务课题“基于ESP教学的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1976年,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Tudor的《语言课堂之能动性》(2001)、Leather&Van Dam的《语言习得生态学》(2003)和Van Lier的《语言学习中的生态学和符号学》(2004)相继出版,标志着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正在形成。外语课堂被认为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将生态学理论引入技工院校英语课堂,从跨学科的角度深入分析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为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一、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

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信息化的各层次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在信息化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不断整合,一些走在改革前列的学校,英语课堂生态正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稳定走向稳定。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进展缓慢,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浪潮中,更显力不从心,传统的教学方式被打破,新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中,导致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收效甚微。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技工院校英语教学,可以看出技工院校英语课堂这一微观生态正处于失衡状态。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发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从技工院校英语学科培养目标、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科评价方式等7个方面在教师和学生中展开调查,共有160名學生参与了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53份;9位英语教师参与了访谈,发表了对目前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见解和建议。从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中不难发现,由于信息化的介入,技工院校英语课堂(由教师、学生、课堂环境构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因子之间原有的关系失去平衡,英语信息化教学诸多问题凸显。

(一)教师未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欠缺信息化素养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虽然英语教师在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执行层面,教师角色并没有真正转换。加之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导致英语教学仍以传统课堂为主。

(二)学生未改变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能力较差

学生未能及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并不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不适应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在调查中,近1/3的学生仍习惯于教师传统的讲授方式,近一半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不愿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严重阻碍了信息化课堂优势的发挥。

(三)学校未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缺失,使得技工院校的教学难以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根据调查,目前技工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将零散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再通过PPT进行展示。同时,英语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以考试内容为中心,没有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有效衔接。

(四)教室的布局缺乏灵活性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教室受学生人数、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布局单一,不利于课堂互动的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非常重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竞赛等。学生在互动活动中消化吸收多元的信息化资源,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室座位布局难以提供自由讨论环境,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功能的发挥。

(五)学科评价方式缺少多样性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英语学科评价体系制约着英语信息化教学。虽然技工院校的英语评价是将形成性评价(20%)和终结性评价(80%)结合在一起的,但比重不合理,且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主要取决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纪律规范。部分学生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学习英语,但无法得到考核的认可。在缺乏自制力的技工院校学生中,课堂成了接触英语的唯一机会。这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形成了反差。

(六)师生角色固化,难以实现共同成长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更应共同成长。然而,技工院校的教师缺乏有效及时的培训,自身成长缓慢。教师只有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对英语信息化课堂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建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应是培养的重点。但在当下的技工院校英语课堂上,多数学生在学习时被动消极地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性。为了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教师往往过度使用PPT展示,虽然快速直观,但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挥,限制了知识和信息在学生心中的内化,不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在此状态下,教师仍是传统的知识生产者,学生只是单纯的知识消费者和分解者,英语信息化课堂依然未摆脱传统课堂的禁锢。

(七)英语课堂功能性失调,成效甚微

从生态功能来看,技工院校英语课堂的生态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课堂的根本功能,是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和促进英语师资的自身发展。纵观技工院校近几年的英语教学,尽管教师付出诸多努力,但教学效果离社会的期待和学生自己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无明显提高。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也深感迷茫。

二、生态学相关理论的诠释

(一)耐受定律理论

在技工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及辅助设备的使用得以广泛推广。近年来部分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甚至脱离多媒体课件就无法上课。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钥匙,不是多多益善,因为学生需要消化吸收的时间,学生难以消化太多的信息。过于直观的展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教师酌情合理适量使用信息技术,要在学生发展最适区使用,不要超过他们的耐受限度,否则就会导致生态关系的失谐和课堂生态局部失衡。

(二)最适密度原则

学生学习也有一个“最适密度”的问题。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内的师生交互活动和生生交互活动大大增加,但班级仍维持原来讲授型课堂的布局,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技工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是否要开展分级教学,如何根据课型特征和学生特点找到最佳的密度值、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分级分类教学,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

(三)花盆效应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跟传统课堂相比,互动活动更加丰富,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然而不少学生仍依赖教师的讲授,对课堂各生态因子的变化难以适应;对课堂外多渠道的英语学习资源置若罔闻,只沉浸在原有的“花盆”里学习,脱离教学与生活实际。技工院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因缺乏系统的信息化资源,只能整合零散的网络资源丰富教学素材。教学内容、设置的任务和场景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够自然,进而影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活水效应

技工院校的英语课堂就是一个“花盆”,缺少与外界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缺少“活水”的注入。技工院校缺少对英语教师持续的培训或进修机制,英语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适应新的教学生态环境。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自制力,英语学习动力不足,难以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虽然信息技术的注入使人们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如果其他生态因子不随之改变,则达不到预期的活水效应,整个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系统产出效能也就得不到提高。

三、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以相关生态学理论(耐受定律理论、最适密度原则、花盆效应、活水效应)为指导,使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因子(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同步协调发展,优化课堂生态结构和功能,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提升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成效。

(一)教师提升信息化素养,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英语信息化教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技工院校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英语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作为课堂生态主体之一的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素养。在信息化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既不能抵制信息技术,也不应过度使用或滥用信息技术。同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原有的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向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转变。

(二)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引领和教师的引导下,技工院校学生应告别传统课堂,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在知识和信息的流转交互中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同时,要解放思想,拓宽学习英语的途径,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学习和移动学习。

(三)学校提供适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技工院校教务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提供支持。只有将纸质教材与网络多媒体学习资源相结合,才能突破纸质教材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宽教师和学生接触英语的渠道,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四)实行英语分层教学,合理改变教室布局

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如果所有学生都以行政班的形式在一起学习英语,不同水平的学生得不到各自需要的学习机会,最终导致整体英语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实行滚动机制,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促进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为适应信息化互动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室的布局可以灵活多变,为学生积极参与交互课堂提供便利。

(五)采取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

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如学习态度、学习进步指数、多渠道学习成果等。在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更应强调对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將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优化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

四、结语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技工院校的英语信息化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各生态因素发生了变化,进而打破了整个课堂生态的平衡,降低了英语教学成效。从生态学相关理论出发,发现技工院校英语信息化课堂存在的问题,借助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剖析,提出优化英语信息化课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路径与策略,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进而提高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成效,这是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中.信息化环境下技工院校英语互动式微课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6(6).

[2]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郑燕玲.“互联网+”时代下的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J].校园英语,2017(9).

(作者单位: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生态学技工院校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论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