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中锡的测定方法

2020-10-30刘乔高伟强赵宏杰

水泥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载气氢化物光谱法

刘乔,高伟强,赵宏杰

近年来,含锡的工业污泥和废渣作为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泥熟料生产中。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含锡的工业废料中,一定量的SnO2可以改善熟料的易烧性,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促进C3S的形成和发育,增加熟料中C3S晶体的含量和表面缺陷。但过量的SnO2容易与熟料中的钙结合生成2CaO·SnO2,造成钙的转移,不利于C3S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锡元素会引起中毒反应,损害神经系统、肝脏功能、皮肤黏膜等。因此,精确测定锡元素,严格控制其含量,是水泥窑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含锡工业污泥和废渣的重要环节。

目前,测定锡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催化极谱法[2]、比色法[3]、原子荧光光谱法[4]等。其中,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等优点。但仅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难以直接测定污泥或废渣中锡元素的含量。笔者在原子荧光光谱法基础上,引入氢化物发生法,对其进行改进。

1 氢化物发生法原理及操作方法

原理:在盐酸介质中,以硼氢化钾作还原剂,使锡转化为氢化锡;将氢化锡导入石英炉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化;以锡特种空心阴极灯作激发光源,激发锡原子产生电子跃迁;当激发态的电子返回基态时即发出荧光,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锡含量成正比。

操作方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样品于消解罐中,缓慢加入硝酸-氢氟酸,静置过夜进行预消解;然后按照微波消解程序进行微波消解;消解结束后,用少量去离子水冲洗罐内盖,将其放置电热板上,于120℃进行赶酸;赶至样品呈熔融状态(未干)时,取下稍凉,用1.8%(V/V)盐酸溶液沿壁冲洗一周,至熔融样品溶解后取下冷却,转移定容至25mL。

2 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实验条件的选择与研究

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关键适应性实验条件包括氢化发生法中熔样酸、载流液酸种类和最佳浓度以及还原剂的优化选择,原子荧光光谱法中载气与屏蔽气、负高压等的优化选择。

2.1 熔样酸的选择

熔解样品时选择了硝酸-氢氟酸(HNO3-HF)、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HNO3-HF-H2O2)、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盐酸(HNO3-HF-H2O2-HCl)三种组合方式。采用测定标准样品的方式比较了三种组合效果,结果表明,HNO3-HF和HNO3-HFH2O2-HCl组合效果较佳(见表1),本着不过多引入试剂的原则,选择HNO3-HF作为熔样酸。

2.2 载流液酸种类及最佳浓度的选择

氢化物发生反应易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本实验选择了盐酸、硝酸、硫酸做为酸性介质。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标准溶液,盐酸的响应值最大,硝酸次之,硫酸最小,因此选择盐酸作为载流液酸种类。同时,由于锡形成的氢化物酸度范围很窄,需严格控制样品的介质酸度及消解后样品的酸度。本实验比较了多种浓度(V/V)的盐酸溶液,由图1可以看出,盐酸溶液浓度为1.5%~1.8%时,荧光值表现最好,因此选择1.8%盐酸溶液作为载流液。

表1 熔样酸组合对比表

图1 载流液浓度条件试验图

2.3 还原剂的选择

锡需与足量的硼氢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气态SnH4,才能被载气带入原子化器,但若硼氢化钾过多,则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氢气,使氢化物的浓度减小,灵敏度降低。本实验在设定一定浓度的硼氢化钾溶液中,改变氢氧化钾浓度,测定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从而确定氢氧化钾的最优浓度。同理,在设定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改变硼氢化钾浓度,通过对比试验确定硼氢化钾的最优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钾浓度为0.4%时(见图2),锡的荧光强度较高,信号稳定;硼氢化钾浓度在1.0%~1.2%时(见图3),可以使溶液中所有的锡形成SnH4,荧光值最优。因此选择1.0%硼氢化钾浓度和0.4%氢氧化钾作为还原剂浓度。

2.4 载气与屏蔽气的选择

载气流速过高会稀释氢化物,使荧光强度减小,但载气流速过低不利于氢-氩焰的稳定。由图4可以看出,载气流速在200~350mL/min时,荧光值最强,因此选择200mL/min作为载气流速。由图5可以看出,屏蔽气在800mL/min时,荧光强度最高,因此选择800mL/min作为屏蔽气流速。

2.5 仪器设备参数优化

图2 KOH浓度条件试验图

图3 KBH4浓度条件试验图

图4 载气流量条件试验图

图5 屏蔽气流量条件试验图

在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中,负高压、灯电流、炉高等仪器参数对被测元素原子化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由试验确定的最佳负高压为300~330V,灯电流为60~80mA,炉高为8mm。

2.6 干扰消除

样品中共存的物质可能会干扰锡的测定,为此,进行了Ca2+、Fe3+、Mg2+、Al3+等离子的干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硫脲、抗坏血酸和酒石酸联合掩蔽剂后,消除了绝大部分干扰,该联合掩蔽剂对锡的检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3 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的验证

为了评估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测定工业污泥中锡含量的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多金属矿等标准样品的测定。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0~100μg/L浓度的锡标准溶液,得到标准工作曲线(见图6),该工作曲线的线性系数可达到99.9%以上,优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工作曲线(99%),线性好,准确性更高。

通过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多种标准物质如土壤、沉积物和富铜矿石等进行了10次重复测量,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5%~4.68%(见表2),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表现出很好的重现性。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检出限为0.30μg/L,与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56μg/L)相比,检出能力大大提高。利用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污泥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2%~118.0%(见表3),满足化学分析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要求。实验证明,氢化反应-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污泥中锡的有效测定方法。

4 结语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干扰少等优点,能够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中锡的检测需求。

表2 标准样品测定结果

表3 污泥样品加标回收率

图6 锡的标准工作曲线图

猜你喜欢

载气氢化物光谱法
不同载气温度条件下低压冷喷涂Al - Al2O3复合涂层的沉积特性
干煤粉气化工艺煤粉输送载气的选择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美孚格高系列齿轮油在聚丙烯装置载气压缩机中的应用
荧光光谱法测定二次资源中全铁含量
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砷的形态
气相色谱仪的故障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超声提取—三氯化钛还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不同价态碲的测定
元素的非金属性判断依据中几个易混淆问题的解释
农药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