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力克“校园贷”风险
2020-10-29熊跃
熊跃
摘要:摘近些年来,处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们,落入校园货圈套的人数越来越多。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家庭以沉重打击,乃至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
关键词:家校互动;力克;校园货;风险
不可否认,国家在打击违规校贷的力度上越来越严,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每到开学季,部分校园贷机构又在背地里筹备,以期望在开学季,以大一新生为主要业务开展对象,割这么一波“韭菜”。据报道,“校园贷”主要发生在大学校园,目标群体为在校大学生,简单来说就是在校大学生向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一、“校园贷”的历史
在校大学生主要靠父母给的生活费渡过大学生活,部分人可能会有兼职收入,但肯定不会太多,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无稳定收入群体。2009年,信用卡乱相在校园丛生,因此校园信用卡被国家按下了暂停键并退出了校园市场。众所周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借款业务上一般有着较高的资格审核条件和审批程序,一般不会向无稳定收入的群体发放贷款。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对资金有需求,校园各类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此为校园贷进入校园提供了便利条件。有需求意味着有生意,一时间众多校园贷平台涉猎校园贷业务,校园贷由此在校园迅速发展并壮大。
2014年,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潮流电子产品风靡校园,各类贷款平台看到商机,迅速开展起校园分期贷款消费业务,就在当时,分期贷款还是个新生事物,迎合了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愿意体验新生事物的心态。
2015年,校园贷这个市场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利润畸高,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时间有超过千余家校园贷平台进入校园。国家对校园贷还未有相关监管政策,校园贷的危害还未进一步被意识到,在此情况下,校园贷在校园中大肆开展业务。结果可想而知,商人的天性就是追逐利益,而校园贷这块肥肉,想必是任何贷款平台都不会舍弃的。一些贷款公司对于初次使用贷款亚务的大学生会给到一些甜头,这也是其推广校园贷借款平台的一种手段。当部分大学生习惯这种提前消费的模式以及校园贷带来的便利后,贷款平台利用大学生挣钱的乱相开始了:
1.高利贷横行
“校园贷”就是伪装后的高利贷,大部分学生对国家法定贷款利率不太清楚,只关注了校园贷款借钱的方便性,没有看清楚校园贷的高利贷面目。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習,而背负校园贷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为还贷款而发愁,导致的结果是无心学习,甚至荒废学业,在校园贷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裸条借贷屡见不鲜
涉裸条借贷的人群以女大学生为主,一些非法的借贷机构利用女大学借钱心切,在不审核借款资质及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仅凭女大学生一张拿着身份证的裸照就可以作为借款依据,发放贷款。调查发现部分有合法经营手续的贷款平台也有参与裸条借贷。
3.暴力催收
校园贷借贷一般不设借钱门槛或者门槛超低,只要你想贷都能贷到款,经常诱骗没有借贷风险意识的在校大学生借贷。一旦接触校园贷,最后还不上贷款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贷款平台当然希望借贷学生还不上款,贷款逾期产生的利息才是他们的目标。当几次正常催款未还后,借贷平台或机构就会使用暴力催收。学生本人肯定是暴力催收的受害者,其朋友及家人也不能幸免。校园贷平台的暴力催收行为曾引发了许多的校园悲剧,进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4.个人信息被冒用
多数校园借贷平台仅凭一张身份证或者学生证就能批贷款,在贷款公司如此简单的借款条件下,全国发生多起信息被冒用,大学生莫名其妙背负贷款事:件后,校园贷的信息安全越来越被关注,保护未涉及校园贷学生的信息安全势在必行。
2016年国家开始监管校园贷款,面对国家严格的整治措施,校园贷不得不大面积退出校园。国家严格的整治措施对校园贷的乱相起到了震慑作用,校园贷市场开始走上正轨,对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国家立法应该尽快出来,才能完全规范校园贷。从长远来看,校园贷弊大于利。大学毕竟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为日后建设祖国做好准备的阶段,而过多的资金主要被用来消费,而学生阶段不必要的消费对培养良好消费习惯不利。
二、“校园贷”的风险
大学生申请相关贷款时,会与相关贷款平台签署贷款合同,合同内容虽是专业性很强的金融术语,但合同中肯定会有风险提示。然而绝大部分贷款平台在跟大学生签合同前会很少提及风险或者避而不谈风险,大学生没有充分认清贷款合同的风险,后续违约还不上贷款,并且贷款利息如滚雪球一般的速度递增,这时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时已晚,只能想尽办法还款。
大学生申请贷款前在贷款平台预留了个人信息,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朋友和家人的信息,这部分信息随时都有可能被贩卖泄露给他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信息安全问题触目惊心。
校园贷属性为民间借贷,易产生一系列法律纠纷。
1.校园贷等同于高利贷
校园贷借贷利率超过国家法定借贷利率的都视作高利贷,都不受法律保护。
2.校园贷(特别是裸贷)涉及的法律责任问题
裸条借贷通常发生在女大学生群体,裸条借贷不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而且不是合法的借贷关系,所以不受法律保护。
三、“校园贷”教育引导机制
个人层面
1.想清楚,再决定
天上不会掉“馅饼”,校园贷平台是盈利性质企业,它是来校园挣钱的,而它要挣的钱从哪里来?一定是从向它借款的大学生中赚来的,所以大学生在需要贷款时一定要思考清楚,不轻易听信贷款平台的花言巧语。
2.需花钱,先计划
大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律能力,不要去攀比消费,而是要合理规划学生时代各类消费。当我们面临超过我们现阶段消费能力而又不得不消费时,可以先做规划,合理安排消费。如果超过我们现阶段消费能力但是可以尽量避免的消费时,我们应该学会延迟满足,可以等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自己挣钱满足自己的消费。
3.急用钱,找父母
对于那些有事急需用钱的学生,一定要先找家长,如果是對你有帮助的事情,合理的花费父母当然是十分乐意的。退一步来说,父母所反对的花费,至少可以听下父母反对的理由。如果你不认同父母的理由,可以继续说服父母或者以跟父母借的方式来实现。如果父母采取借的方式提供资金给你,你还可以通过兼职等途径来还款。
家长层面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家长要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当面对超过孩子现阶段消费水平的消费时,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消费前思考的习惯。经过思考的消费,才会是更理性、更合理的消费。
2.加强金融素养教育,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目前,学校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教育,当学生面临贷款产品时,很多情况下不能明辨风险。因此,父母给孩子上一堂金融知识课就尤为重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风险,以及如何定义和判断风险,清楚和准确地知道在处理贷款产品时你承担了多大的风险。
3.帮助孩子养成基本的理财能力
当孩子有了基本的理财能力,就会对自己需要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就能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消费。
4.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炫耀、攀比、虚荣等非理性消费,这些都刺激了大学生们对于资金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来说,为“校园贷”能在校园流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此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孩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鼓励当代大学生去追求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
学校层面
1.积极营造校园贷风险警示教育氛围
(1)在学生宿舍、食堂、校舍等公共区域,利用LDD电子屏幕、横幅提示校园贷风险教育内容。
(2)利用校园贷的典型案例、事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宣传途径,提醒学生注意校园贷风险,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校园贷伤害。
2.继续加强校园贷教育引导工作力度
上好新生开学第一课,提醒大家身份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虽然都是已满十八岁的成年人,但生活、学习的花费都主要来自父母,现阶段还是消费者,在大学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合理规划各类消费,匹配大学生身份。另外家校加强沟通与联系,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各类花费要给到指导性建议。
3.努力做好校园贷风险化解工作
学校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校园贷各类业务的传播途径,严禁校园贷出现在校园。
4.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学生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资助制度的优势,加强宣传,提高学生财政援助的准确性;积极拓展政策宣传途径,使学生更加了解国家资助制度,切实提高资助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有效性,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国家资助。
参考文献
[1]谢平.网络借货与征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2]杨才勇.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王娜.高校大学生网络货款问题及防范对策田[J].法制与社会,2016(33).
[4]成静敏.网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田[J].亚太教育,2016(24).
[5]林伟豪.浅析高校校园贷乱象[J].社会科学,管理科学,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