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意境》教学案例
2020-10-29王甄
王甄
一、教材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中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教学中,“留白”是一个值得细品但有难度的内容。文人画中留白很常见,但当教师提问“画面中为什么要留白?”时,学生多数情况下无法作答的,对于如何赏析“留白”也是无从下手。留白不仅仅只是一种绘画手法,它体现出的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本节课带领学生欣赏“留白”,感受留白中的独特意境,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哲学思想也有初步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能够结合其他相关人文知识进行综合理解画作,但鉴赏文人画有较高难度,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本课程将以留白为切入口,辅以生动的视频,带领学生赏析一些经典作品中的留白。学生在赏析画作的同时能够学着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画作相关的诗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文人画中的留白的几大特点,能够初步体会留白运用之巧妙和意境之独特,以及留白中的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齐白石、朱耷等大师的经典作品逐步学习留白的作用和特点,并结合作者的境遇、画作背后的轶事、画面中的题诗去赏析留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赏析文人画中的留白,带领学生感受中国艺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境界,提高审美能力,打破在传统书画面前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书画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留白的作用和特点,感受留白的独特意境。
教学难点:结合画面题诗、作者生平等赏析画面中的留白。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俳句导入
教师:我们中国的诗词讲究笔墨不多但意境深远。在日本有一种诗叫俳句,也以简洁闻名,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俳句。
出示图1,并介绍:这是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大家能读懂吗?
学生有些犹豫。
教师:其实,这首俳句中很多都是我们的汉字,譬如古池、蛙、飞、水、音。那我们大概组织一下就是……
教师:这首诗翻译成中文就是:古老的池塘边,青蛙跳入水中,扑通一声响。
2、引出课题
出示小品(图2):大家联系大屏幕上这幅小品,闭上眼睛,脑海中都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闭目体验,有的说是清晨,有的说是午后,有的说是夜晚。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大家看,如此简短的一首小诗,营造出的那种侘寂感中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文字有这样的魔力,我们中国画中有一个小技巧也有这样神奇的作用,那就是——留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留白中的独特意境。(板书课题:《留白的意境》)
【设计意图】类比点出留白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师生互动,初步感受
教师:中国绘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气韵”作为崇高的艺术追求。南朝齐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留白”作为一种抽象手法,也为气韵的表达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教师:“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骑在牛背上,四周河水涟漪点点。春风拂面......同学们,看到这幅《柳溪归牧图》(图3),是不是会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呢?
学生表示肯定。
教师:刚刚我的描述中,有河水、春风,可是画面中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同学们在哪里看到了河水、春风呢?
学生A:我在画面的留白的地方看到了。
教師:哦,这位同学说他在留白处看到了!你能不能来给大家指一指?
【学生上讲台展示】
教师:哦,在水牛的四周看到了河水。在柳枝间看到了春风!
学生B:我在柳树后面看到了远去的天空!
教师:同一处留白,不同的同学却看到了不同的画面。留白的妙处就在此,它会与我们的视觉相互作用。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我们在不脱离画面的情况下自由联想、丰富画面,画里画外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了解留白的作用,设计小互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感受到留白的巧妙。
(三)利用小视频,具体分析
教师:(提问)那有没有同学觉得,反正要靠观者联想,随便留个白还不容易吗?
【学生纷纷摇头】
教师:留白还真不容易!留白又叫“布白”,一旦布置不好,观者再怎么想象也只是“空洞无物”。要想“少”很容易,但是透过少给观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是很难做到的。山水大师黄宾虹曾这样说:“用心于无笔墨之处,尤难学步。”意思是留白像学走路一样困难。“知白守黑,得其玄妙,未易言语形容。”留白的玄妙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
1、赏析齐白石《群虾图》中的留白
展示(图4)
教师:齐白石可谓是家喻户晓的画虾高手,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到齐白石的作品后盛赞:“没有一点颜色,也没有一根线去画水,却让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大家是不是有点懵?画面中一丝水的波纹都没有,怎么嗅到水的清香了?
【局部分析】教师:画面用笔并不繁复,但墨色的变化很丰富。虾钳尤其有力,虾身柔软,虾脚又特别灵活,是不是感觉好像呲溜一下就要游出去一样!
教师提问:你们能看出水是怎么流动的吗?
学生有些困惑。
教师播放《群虾图动画》,并介绍:虾大部分都头朝左下方,有的直着身子争先恐后往前游;有的弓起身子回转过来,形成一个“S”形的水流。
我们看虾须,同学们如果看到过水中的虾就会知道,只有在水中,虾须才会有这种半透明的感觉。虾头,趁淡墨未干加了一笔重墨,不仅显示出了虾头的坚硬,又衬托出薄薄的虾壳包裹虾身的那种半透明感。最后两道横笔点出眼睛,一下子把虾在水中游动时灵敏的神态展现得活灵活现。明明一丝水的波纹都没有画,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水汽淋漓!
教师总结:实处的虾暗示了有水的存在,“虚”处的水有动势将我们的视线引到了虾上,虚实相成。此为留白有实。(板书:留白有实)画中留白有动势,整体能成气局。此为留白有局。(板书:留白有局)
2、结合学生小组活动赏析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中的留白
教师播放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然后问:这段视频中的虾大家是不是很眼熟?
学生表示很熟悉,教师介绍:这是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的片段,取材于齐白石先生的作品。大家知道画中小蝌蚪的原型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齐答“不知道”。
教师揭晓答案:来自齐白石的另一幅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图5)。
然后让学生前后4人组成临时学习小组,根据墨色和用笔找一找这幅画面的实和虚。
讨论结束,学生C回答:我们小组通过观察和讨论,认为画面的实处是周围的岩石,用浓墨刻画,侧锋用笔;虚处是流水,用淡墨,提笔用笔锋刻画。
教师总结:“虚”在画面当中可以指留白,也可以指笔墨清淡的部分。相对的虚也可以看作是留白。对比之下,这幅作品中的留白就是虚处的水。
教师出示画面落款,放大图(图6)介绍画作背后的故事:画面左下方的落款中有一句话——“老舍仁兄教画”。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老舍,他是我国著名的文人。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随手拿了一本书,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选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齐白石作画。这可给齐白石出了一道难题,用绘画表现声音难,蛙声还要传出十里,更难!同学们在看画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蛙声?
学生D:我发现在虚处的流水中有浓墨点缀的小蝌蚪!
教师:这就是蛙声的关键!齐白石在画这个命题的时候运用了特殊的联想手法。蝌蚪,我们会联想到它们长大后变成青蛙;另外,青蛙在交配前也会谈情说爱,哇哇乱叫。
教师总结:留白,符合我们正常的想象逻辑,不是无中生有,此为留白有理。(板书:留白有理)画面主次分明,实处用笔简明,虚处淡、远,此为留白有度。(板书:留白有度)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和学生活动具体分析齐白石两幅作品中的留白,总结出留白的四个特点。
(四)结合哲学思想,深度探究
1、留白与中国哲学思想
教师:清初画家恽南田认为“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这句话看似玄虚,却道出了中国画的奥秘,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孕育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
道家说“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国画中就是“留白”。中国画中的“留白”不仅体现了中国文人寄情于景,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超越自然、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美学提出以虚无为贵。这种虚空正是古代文人对世俗物欲的狭隘的超越,是真、善、美的真正体现。
2、深度分析朱耷的作品
教师:现在PPT上的这两幅作品(图7)就是极简构图,大家知道作者是谁吗?
学生齐答:八大山人。
教师:大家对朱耷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除了知道他是和尚、画家,其他几乎不了解。
教师播放《朱耷简介》小视频,然后介绍:大幅宣纸,或绘一条鼓腹之鱼,或画一只孤零之鸟,无水,却似水中游;无靠,却冥冥中有倚。通过大面积的虚空来凸显小面积的实,不求完整而得完整。正如他的那句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暗示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
教师展示朱耷的《鹌鹑图》(图8),分析题诗并总结:这首诗既是朱耷穷困潦倒居无定所的写照,也表达了他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斗志。
教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两只鹌鹑的神态很不寻常?
学生E:它们是翻白眼的!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翻白眼呢?
學生众说纷纭。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当人专注的时候,我们的眼神是聚焦的,但如果不屑一顾、表示否定的时候,眼神会涣散,很多时候就会翻白眼。朱耷画中的白眼就是在表达他对清王朝的否定,对世俗的不满。我们将整幅画结合起来看,两只鹌鹑,一首题诗加上无限的留白,给我们营造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和一种趣味感,会让我们越看越有味道。
【设计意图】探究留白背后的哲学思想,结合朱耷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留白。
(五)总结拓展
教师总结:中国画最大的美在于视若不见的“留白”带来的画外之韵,在于似虚似实的“留白”营造的意境,更在于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的“留白”的寓意。
接着,教师进行课堂拓展:纵观古今画坛,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还有哪些留白的高手呢?除了今天学习到的齐白石、朱耷,还有很多擅用留白的大师等着同学课后自己去搜集资料,慢慢体会。至于在中国画创作中该如何运用留白,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学习,为下一课做准备。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