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0-29徐美慧冷亚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气短龙骨牡蛎

孙 静,徐美慧,冷亚南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现代医学认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失衡、分泌功能失调会导致本病的发生[1]。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失眠、气短等心血管症状,但客观检查后发现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以青壮年脑力工作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2]。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采取镇静剂、自主神经调节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为主,虽然病人短期症状有所缓解,但病情易反复,总体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5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 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二科门诊的5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男7例,女20例;年龄(39.52±8.57)岁;病程(2.94±1.44)年。治疗组27例,男5例,女22例;年龄(40.29±7.93)岁;病程(3.35±1.4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3]中关于神经官能症内容制定。临床特点为以心血管症状与神经功能紊乱合并出现,病人主观感觉心悸、部位不固定的心前区疼痛、气短或过度换气等,但临床无与其有关的器质性病变依据,常伴焦虑、头晕、失眠、双手震颤和自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4]中有关“心悸”和“郁证”的范畴制定。自觉心中悸动不安,或快或慢,忽跳忽止,不能自主,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常伴有心胸满闷不舒或疼痛,心烦寐差、喘促、颤抖乏力等症状。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0~55岁,性别不限;心率大于70次/min的病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总分<29分病人;治疗前2周内未口服过功效类似的中药汤剂;病人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肝、脑、肾等系统严重原发病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者;身体器质性病变继发心脏神经官能症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及精神病病人。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2.5 mg,每日3口服;谷维素 20 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予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基础组方:柴胡15 g,龙骨20 g,牡蛎20 g,桂枝10 g,黄芩15 g,党参20 g,茯苓15 g,半夏15 g,大黄3 g,大枣15 g。随症加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15 g、升麻10 g;寐差者加夜交藤10 g、酸枣仁6 g;胸闷刺痛者加川芎15 g、元胡10 g;胁肋不舒者加厚朴10 g、香附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次150 mL,早晚2 次温服。两组病人均连续服药4 周。

1.6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观察记录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失眠、乏力、紧张焦虑等主要症状治疗前后变化程度。将每一项症状按照无、偶有、经常、严重四个等级,分别计0、1分、2分、3分。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程度:使用HAMA评分评价躯体性和精神性焦虑程度。HAMA总分>21分提示有明显焦虑;总分>14分提示肯定有焦虑;总分>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总分<7分则提示没有焦虑。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疗效指数(%) =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积分改善≥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改善>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症状积分改善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症状积分改善<30%。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悸、胸闷气短、失眠、乏力、紧张焦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单位: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焦虑状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且心理因素、基础人格、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对其发生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6-7]。西医治疗该病主要应用抗焦虑、抗抑郁、抗心律失常类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临床症状,但也带来肝肾功能损害、头痛等副作用[8],并且起效慢,病人易产生依赖性,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学中虽无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于“心悸”“郁证”“脏燥”等病的范畴。本病多由情志因素影响而致病,与心、肝关系最为密切,但主要责之于肝。《医门法律》中有“诸病多生于肝”之说,《古今医统大全》亦有“肝出谋虑,游魂散守,恶动而惊,重治于肝经。”提出了惊悸从肝论治[9]。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以气为用,如《明医杂著·医论》所云 :“肝为心之母,肝气通则心气和”[10]。若肝失条达,疏泄失职,则可见心气郁滞、血行不畅,继则心神失养,可见心悸、胸闷气短、不寐等症,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柴胡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1]。柴胡苦平,入肝胆经,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大黄助柴胡泄少阳之热;桂枝、党参通阳气、补心气;茯苓利水安神;大枣顾护脾胃;龙骨、牡蛎、铅丹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之功,铅丹有毒可用磁石代之;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诸药相合共成疏肝解郁止悸之方,使少阳枢机得利而诸症悉除。

临床观察到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对心律失常、稳定型心绞痛、失眠等疾病均有治疗作用,但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尤为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在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心悸、胸闷气短、失眠、乏力、紧张焦虑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中医证候改善原因,可能在于龙骨、牡蛎、党参、茯苓等具有安神定悸、益气养心的直接药物作用,且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与大黄清肝经郁热作用是根本作用,清药针对社会压力大产生的肝失疏泄、少阳枢机不利的病机。治疗后治疗组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焦虑状态的改善除中药功效外,现代药理研究也可佐证,柴胡有抗抑郁作用,龙骨、牡蛎有镇静安神作用等[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于以上结果,认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改善病人心悸、胸闷气短、失眠、焦虑等症状,临床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气短龙骨牡蛎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胸闷气短的自我推拿疗法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STX芬兰“Mein Schiff 4”轮铺龙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识别真假龙骨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