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危机管理探究

2020-10-28李鸿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5期
关键词:杜邦危机管理

李鸿程

摘  要:疫情期间,市场要求企业必须做好自身的危机管理。本文希望通过对杜邦公司在大萧条时期的危机管理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企业危机管理措施。

关键词:杜邦;大萧条;危机管理

一、公司简介

杜邦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企业,以科研为基础,经营领域涵盖电子、交通、食物、服装等等,它具有着长远的战略目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行业壁垒,擅长在重重障碍中披荆斩棘,攻克难关。

杜邦公司创立于19世纪初期,到了今天,它已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一员,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在危机中,杜邦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经营方式、公司架构,将一次次危险转为机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1]

二、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公司处于一个类似于寡头的市场,银行放宽信贷,大企业加大生产,行政者仿佛看到了经济的欣欣向荣。但当时的美国穷人家庭占据了美国总人口的60%以上,人们的消费能力并不足以购买所有的商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出现了。为了促使人们消费,银行进一步放宽了信贷,并提出类似于“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企业看到人们消费力的上升,于是继续扩大产能,刺激了制造业与房地产的发展;企业得到了发展,股市也开始了它的发展,人们纷纷挤进股市,企图赚上一笔。1929年的十月,一些股民发现了不对劲,他们不约而同地抛售了自己持有的股票,这就像在鱼塘里投入一颗炸弹,其他股民察觉不对,也纷纷抛售股票,股市行情一降再降,这也就是黑色星期四事件。股市跌破,人們还不上钱了,银行也开始了它们的破产之旅,到银行挤兑的人络绎不绝。既然连银行的欠款都还不上,那就更不用说消费了,各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时之间无处安放,小微企业开始破产,大量工人接连失业,消费越加疲软,市场进入了一个流动性的陷阱。而杜邦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没有破产倒闭,反而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2]

三、公司状况及危机

在大萧条时期,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放慢了投资的脚步,没有放慢的大都也破了产,但却有那么一些少数的公司,他们不仅不减少自己的投资,还成功地存活了下来,甚至获得比原来更好,杜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杜邦公司在一战前期因反垄断法的缘故,一分为三,但这并不影响杜邦总裁皮埃尔·S·杜邦对它们的控制力,杜邦在一战前期就预感到战争的爆发,建立了大量的火药工厂,一战结束后,杜邦公司已是获利数亿美元。也正是因为有了大萧条前期充足的资本积累,杜邦公司才能在大萧条期间不至于身临险境。[3]

当然,杜邦也一样要面对商品积压的压力,即使它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火药,还有清漆、玻璃等等化学纤维素类的产品,但也同样是供过于求的。一来,迫于严峻的经济形势,包括杜邦在内的各大企业裁员越来越多,人们收入大幅缩水,不敢随意消费;二来杜邦的这些商品即使不计入火药类,其他的商品也是耐用品一类的非必需品,人们最先砍掉的就是这类商品的需求。

四、危机预防措施

一战中,杜邦总裁皮埃尔·S·杜邦就预感到了战争终有一天会结束,而杜邦的火药生意终有一天会受到冲击,他与公司的领导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一战后,杜邦公司收获巨大,它用这些资产硝化纤维技术为基础的一些新产业进行投资。

同时,杜邦也不断地对一些化工类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例如当时十分强大的哈里森兄弟公司和阿林顿公司,哈里森兄弟公司在化学品领域十分卓越,阿林顿公司则擅长制造搪瓷和油漆等商品。除此之外,杜邦公司还建立了独属于自己的化工实验室,并从美国的著名高等学府,如哈佛、耶鲁等院校招收优秀人才,就连当时的一些比较出名的教授也纷纷慕名而来。

杜邦深刻的认识到了危机迟早会到来,要想企业更好的发展,需要的是对公司进行转型。杜邦这一次的危机预防措施无疑是一次优秀的危机预防,这让它在后来的大萧条中更加的游刃有余。

五、应对策略

危机爆发后,杜邦领导层立刻获晓了大萧条的市场情况。危机的持续时间于杜邦来说难以确定,但失业的人群、积压的货物,无不明示着杜邦公司——转型刻不容缓。

这一次的危机并不是缩减生产线、裁员、缩小市场范围就可以安全脱身的,更何况杜邦想做的是在这次危机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面对危机,杜邦选择了加大研发投入,进行科技的商业化创新。在大萧条时期,科研人才的招聘无疑是买方市场,杜邦公司以较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大量的研究物资。科研的投资成本相较于正常时期并没有高多少。[4]

另一方面,杜邦成立了一种新的管理架构,即多分布体制,这是杜邦的高层为了适应公司向多领域生产转型而创立的,能够做到规模效应和扩大效应式的生产。

到了1935年,杜邦聘请的哈佛大学化学教授华莱士·卡罗瑟斯研发出了尼龙。这种产品在1939年一上市就受到了女性的钟爱,销售量节节攀高,杜邦的品牌也被彻底打响,在大萧条期间的大量投入终于见到了回报。

这一次美国大萧条的危机,在杜邦的手中,最终成功地被转危为机,成为了杜邦腾飞的一块踏脚石。

六、危机后的防范

在这次危机中,杜邦明确了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不被世界遗弃。他们更加坚信科技研发和多领域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杜邦在纺织品领域也因尼龙的热销逐渐站稳脚跟。

杜邦一直延续着其在大萧条时期的策略,专注于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策略,让它历经了磨难而不衰竭,一直到今日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前沿的一员,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

七、总结

杜邦这次成功的危机管理告诉我们,面对危机,企业需要有诚恳的态度、对危机做好调查与评估,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构,制定出最优的应对措施,并做好对危机处理结果的复盘与总结,如此企业才能在危机中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1]  徐炀.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杜邦员工谈杜邦文化[J]. 中国外资,2003(07):18-19.

[2]  张佩颖.杜邦文化——与美国历史同行[J].中外企业文化,2003(02):24-25.

[3]  张锐.杜邦家族:穿越历史风尘的跨界财霸(下)[J].对外经贸实务,2019(08):12-16.

[4]  拉姆·查兰. 杜邦公司的危机应对之道[J]. 商业周刊,2009(3):59-61.

猜你喜欢

杜邦危机管理
基于杜邦分析的某快递盈利能力提升研究
安静
论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网络舆论危机下的高校形象塑造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
世界上最贵的书有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