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0-10-28徐华琳徐向前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构建实践

徐华琳 徐向前

摘 要: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日益改善和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也对高校相关实践教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专业是一门学科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大多属于具有综合应用型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实践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构建;实践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型热门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在国际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确定将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列入优先主题的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管理评估技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标准、检测质量管理技术、预警与食品安全溯源管理技术、全程食品安全控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和技术攻关,完善和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和维护我国进口食品和相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安全。面对我国食品安全专业化发展的新时代趋势与高等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新市场竞争局面,如何使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市场需求,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食品安全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目标,成为推动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课题。创新实践与教学专业化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专业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培养在校大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联系专业实际,提高创新实践教学自主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实践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渠道,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应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1]。

该专业主要致力于培养从事食品卫生质量监督、检验、安全性问题研究和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使毕业生了解各类食品生产加工的原理和全过程,熟悉相关食品的法规与质量标准及食品的分析检测技术,具有对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以实践理论教学与理论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目标和要求,将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式相有机结合,由简单实验到专业综合实验,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开放的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结构优化并与本专业的理论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各类院校都致力培养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应该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结合,以培养专业知识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的,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学模式。本校的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目标为:通过理论训练使得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实验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在实际科学技术的应用上积极发现社会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各个专业、行业和经济社会的理解与认识,并能有效利用专业知识为当地社会服务[2]。

2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体系

2.1 基础实验体系

以模块化的学习形式将各种以化学为基础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理工科基础化学实验体系,包括物理实验、物理及分析化学知识及实验、无机及有机化学知识及实验、计算机知识等,通过模块化学习此类基础实验,理工科学生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试剂的配制、常规的化学反应机理、计算机化学数据处理及信息分析等知识能力,使学生达到理工科基本素养。

2.2 理工科专业基础实验知识体系

通过对生物基础科学专业实验体系各个模块(主要包括生物食品检测和化学安全管理实验、食品检测和微生物化学实验、食品检测和生物化学分析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等)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食品有关生物化工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常规的仪器设备,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食品检测和生物化学分析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科研综合素质。

2.3 安全专业基础实验体系

毕业学期进行专业实验教育,包括食品的检测与加工技术分析、食品加工感官与评价、仪器的分析、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检测、食品的加工与工艺等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专业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食品检测与加工、食品检测技术实验知识和技能,能对实际得到的食品加工实验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并拥有独立完成实验检测数据分析的能力,拥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3]。

2.4 建立实习、实训的体系

实验教学是对某项食品实验技能人员进行专向技能训练,而实习、实训是将在校学生直接放入食品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训他们的实验管理综合能力和食品检测及其分析能力。整个的实训管理体系又可以分为食品工程实训管理模块、实践模块、认知管理实习模块以及关于食品创新与创业的第二课堂4个模块。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和食品工程实验管理课体系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走入到食品工厂,让在校学生切身感受到工厂食品研发与生产的实验管理过程,并让学生应用实验管理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和实验管理技能,检测工厂食品的营养与安全。

3 总结

当前,该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适应食品工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培养一批符合现代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要求的食品质量與安全管理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尽快构建一套相应的教学实践体系和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相关专业学生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人民的健康,也关系社会的稳定,因此,注重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所面向的职业目标一般都是基层一线的技术生产岗位,对于他们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更能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小理,周一鸣,唐文,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食品工业,2013,34(12):196-199.

[2]刘新星,蒋昊,申丽,等.资源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0-92.

[3]胡选萍,张志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食品工程,2012(4):7-10.

作者简介:徐华琳(1982—),女,河南漯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猜你喜欢

构建实践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