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探讨

2020-10-28郑俊良岳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互联网+

郑俊良 岳珍

【摘 要】目的:分析“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接受常规护理的100例肾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实施“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精准规范化管理的100例肾内科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为87.0%,对照组患者留置针时间平均为(44.8±8.5)小时,观察组为(76.2±9.6)小时;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0%,对照组为19.0%;观察组患者对本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3.0%,以上各项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留置针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精准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

为确保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应用效果,我院于2017年8月后正式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加以规范,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输液安全性。本文针对“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接受常规护理的100例肾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实施“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精准规范化管理的100例肾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57-7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5.4±5.2)岁。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在62-7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3.7±4.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制定《静脉治疗手册》,针对静脉治疗制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方面等相关专业培训计划,并定期开展静脉护理人员培训及静脉治疗委员会成员学习讨论。设立考核机制,筛选理论学习考核通过的委员会委员接受静脉输液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此外,建立质量监管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评价工作。每个科室设立一名静脉治疗专业委员,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静脉治疗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完成之后并定期进行考核。把委员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传达给科室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静脉治疗委员参加科室静脉治疗的一级质控,为科室的静脉治疗安全保驾护航。晨晚间护理时,严格进行床头交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护士长不定时督导。护理人员在每次督查时选用像素较好的手机将静疗工作中规范与不规范的图片及视频进行拍摄保存,在拍摄前均先取得患者和护士知情同意。将不规范的照片及视频进行编辑注释后与规范的同时上传全科“微信群”,便于及时查看,易于掌握,避免口头及书面传达的弊端。每月召开科室质量分析会,将不规范的照片和视频播放,护士相互讨论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最后将正确的照片和视频播放,方便学习掌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以P<0.05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针时间平均为(44.8±8.5)小时,观察组为(76.2±9.6)小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成功率87.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产生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在医学界的发展,可凭借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以微课件的形式进行护理学习与培训。同时,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每日进行静脉留置针专项质控,每月分析,查找工作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和完善,能够进一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这种“互联网+”的管理,可以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充分预评估,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预防并发症[2]。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针时间平均为(44.8±8.5)小时,观察组为(76.2±9.6)小时。观察组患者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壓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9.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3.0%,以上各项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增加术后留置针时间,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蔡敏,蔡郁.“互联网+”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精准规范化管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6):108-109.

范丽娟,崔艳丽,赛瑛.留置针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9):262.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互联网+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