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10-28刘跃宁孙一君王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风险管理

刘跃宁 孙一君 王辰

[摘 要]高校辅导员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担负着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使命,其职业能力提升也要顺新时代,取新举措,呈新趋势。然而,面对职业环境复杂、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等新形势、新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风险也不断显现。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采用质性研究、WBS-RBS风险识别矩阵与风险评价指数方法,基于山东省10所高校辅导员调查数据,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能力风险属于高风险,道德风险、责任风险属于中等风险,信任风险、制度风险属于低风险。因此,针对不同等级风险,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培养、完善管理机制等宏观角度,以及增强角色意识与风险意识等微观角度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开拓新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风险管理;职业能力提升;WBS-RB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0)03-0106-07

Abstract:College counselors are directly engag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shoulder the great mission of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 integrity in the new era. So the promotion of their vocational ability should also follow the new age, take new measures and show a new trend.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complex career environment and diversified value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the behavior ris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process of students are also constantly emerging. According to th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qualitative research, WBS-RBS risk identification matrix and risk evaluation index method were adopte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behavioral risk of college counselor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pacity risk is high risk, moral risk and liability risk are medium risk, and trust risk and institutional risk are low risk. Therefore, in view of different levels of risks,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be taken from macro perspectiv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improv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micro perspectives such as enhancing role consciousness and risk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open up new path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 risk management;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WBS-RBS

一、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在新时代下,作为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也担负着党和国家要求的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其职业能力也应不断提升,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并呈现新的发展面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世界政治形势波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国内利益格局调整以及社会舆论多元等各方面的大量信息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深远转变,其行为取向日益多元化。面对新形势,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风险不断显现,由此带来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与队伍管理矛盾不断凸显,表现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匹配、高校辅导员岗位重要性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不同步、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与对其专业化要求之间不协调等诸多形式。此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局谋划、通盘筹划。因此,如何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等风险管理手段解决由辅导员行为风险带来的诸多矛盾,在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上具有现实意义。这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改善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高校辅导员制度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制度[1],国内基于不同视角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基于赋权增能[2]、知识管理[3]、角色理论[4]、立德树人[5]、人力资源[6]等视角进行分析,而对于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这一视角鲜有涉及。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内涵、特征。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主要是辅导员预期工作目标与实际工作偏差导致的损失的不确定性[7],并具有三方面特征:(1)风险主体是高校辅导员,对象是大学生,(2)风险发生的“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3)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间、环境与结果事前难以准确判断[8]。二是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成因与类别。辅导员职业环境日趋复杂,面临的风险涉及诸多方面,主要源自与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不对称[9-10],可按引发风险载体、风险产生环境、风险损失进行大致分类,但尚未形成研究体系。从具体风险来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有廉政風险[11 -13]、法律风险[14-16]、职业倦怠风险[17-18]以及责任风险[19-20],且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三是高校辅导员队伍风险管理。辅导员风险管理是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一个切入点[21]。风险管理基本程序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防控,现有研究通过采用经验总结、专家调查、核对表法等方法进行定性识别与评估,厘清辅导员工作中风险防控的关键,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8,22-24]。

目前,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相关参考,但在研究视角、方法上仍有一定局限性。现有文献大多局限于风险识别的定性分析及风险应对,而在辅导员职业环境风险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尚未从风险识别、评估、应对、防范这一风险管理角度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与队伍管理进行全面分析。风险识别为风险管理的起点。目前,风险识别研究常用的专家调查法、德菲尔法等,存在风险重复、缺失识别的可能性,而AHP风险评价模型、模糊风险评价矩阵等风险识别与评估相结合的模型也忽略了项目自身的复杂性和子工作集之间的传递关系对风险的影响。而WBS-R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ucture)法具有系统性、平衡性与科学性,常用以各类风险点识别,可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风险识别提供系统的分析方法,并使相关风险具体化。因此,本文基于山东省10所高校辅导员调查数据,依据全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辅导员行为风险及其可能引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获取数据,将辅导员既定工作与面临的风险进行分解,构建WBS-RBS风险识别矩阵,并运用风险评价指数方法(Risk Assessment Code,RAC),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形成风险等级评估清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等级风险,为如何有效防范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行为风险提供相应建议,以期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识别

本文首先将既定工作逐项分解为可直接分析的子项目,构建WBS模型,再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层层分开,构建RBS模型,并以WBS 模型底部集合为列,以RBS模型底部集合为行,构建起关于WBS与RBS的关联矩阵,进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风险识别。

(一)工作结构分解(WBS)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化,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不能类比传统工作的结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提出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因此,本文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出发点,并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采用自上而下的顺序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分解,建立包含思想价值引领、党团班级建设、学校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思政教育、校园危机应对、就业创业指导和理论实践研究九大方面的WBS分解结构(见图1)。

(二)风险结构分解(RBS)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服务与管理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是辅导员在服务与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主体是辅导员,与辅导员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在探究辅导员常见行为风险及其分类时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即通过研究对象对某一事物进行长期、深入的了解,以得到事物“质”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方法较多,鉴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涉及高校辅导员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风险,访谈资料能更接近事实,因此本文通过与辅导员的深度访谈来探究其面临风险所发生的过程与特点。在访谈样本的选择上,本次访谈选取10所驻山东省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工商学院)30名一线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者成立专家咨询小组,具体构成为学生处处长1人、副处长3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8人、高校辅导员(含副教授)18人,具备较强的典型性,可以挖掘辅导员常见行为风险关键事件。

本文主要依靠深度访谈生成大量文本资料进行风险概念与类别的提炼,考虑辅导员对其面临的行为风险看法不尽一致,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问题,以访谈提纲作为提示,采取一对一面谈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引发辅导员对问题的细致探讨,鼓励其说出意料之外的内容。访谈共计30人次,每次时间为半小时。本研究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整理,首先通过不断比较使关键语句渐归理论类属,抽象出辅导员风险的关键信息,得到10个初始概念,如“服务能力不足”经由原始语句“每日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时常无法顾及学生提出的疑问与需求”归纳而成。其次,本文将初始概念进一步凝练为5个范畴,即以某一概念为中心,将其他种类的概念聚集形成概念群,如“侵犯学生隐私、侮辱学生人格、安全责任意识不足”进一步整合,归纳进“责任风险”范畴。具体初始概念、范畴如下,以此建立的RBS分解结构如图2所示。

1.能力风险

能力风险是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因自身理论及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学校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及负面评价的风险。具体可表现为:一是理论水平不足。新时代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职能,但是辅导员队伍培养、晋升、激励等机制不健全而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且非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的人员较多,由此导致部分辅导员缺少必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相关规律和机制研究不足,无法掌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心理波动。二是服务能力不足。在现行辅导员“双重”管理体制下,辅导员工作涵盖面广而杂,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同时由于缺少外出交流、培训的机会,致使在面对学生提出新形势下的社会及人生问题时,不能及时予以较好答复。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高校辅导员由于不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而引发的风险。具体可表现为:一是服务意识不足。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部分辅导员仅将现有工作当成自身发展的跳板,抱有严重的“过客”思想,并未从根本意识上认同辅导员这一职业,因此缺乏主动的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二是公平意识不足。辅导员作为日常教育与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资源的分配与协调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但部分辅导员违反原则,对个别学生特殊对待,致使某些学生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助及发展平台。此外,辅导员倾向于全权委托学生骨干进行日常管理,但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学生骨干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想法,导致部分学生权益受损。

3.信任风险

信任风险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引发的风险。二者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辅导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反之,则会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困难重重。具体可表现为:一是诚信意识不足。辅导员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辅导员言而无信,无法履行对学生的承诺,导致消耗自身“信任储蓄”。二是公布信息不完全或不准确。辅导员在执行学校制度及文件時,单纯以个人想法进行处理,在信息公布过程中对学生产生误导。

4.责任风险

责任风险是高校辅导员因自身疏忽、不当或过失行为导致危及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引发的风险。具体可表现为:一是侵犯学生隐私。辅导员作为接触学生隐私最深、最广与最频繁的人,掌握学生大量个人信息,在工作中因保护意识不强及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信息泄露。此外,辅导员在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对异性学生的私人物品进行没有明确及针对性的检查也会存在风险。二是侮辱学生人格。辅导员在工作中因违反相关规定,发表过激或不当言论,对学生人格进行侮辱,致使学生心理受损甚至危及学生生命。三是安全责任意识不足,对重大风险源未尽到警告及保护义务。辅导员对安全稳定工作未给予足够重视,缺少系统性的纪律、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威胁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5.制度风险

本文研究的主体为高校辅导员的行为风险,然而,辅导员在工作时必须以内部教育管理制度为支撑,故制度风险在此也需着重考虑。制度风险是高校内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或不规范导致辅导员在工作时无据可依而引发的风险。高校在常态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性文件,部分工作只浮于口头表述,没有成熟、明确的管理制度,因此存在可信性弱、可行性不强、精确性缺失的问题。此外,部分制度存在不合理,而其本身的制约性会使辅导员在秉承公事公办的原则时,与学生之间加深僵化程度,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风险识别

依据上述WBS与RBS分解结构,构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的WBS-RBS识别矩阵,其中各交叉单元为某一学生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特定风险。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此风险矩阵中的220个风险点进行一一识别。本项调研共选取一线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者61人,分别发放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识别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达90.2%,问卷合理有效。经汇总,选取29票以上的风险点作为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见表1)。

由表1可见,风险矩阵共识别出97个风险点。大多数一线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者认为,辅导员行为风险在日常工作中是必然存在的,且具有多元化、碎片化的显著特点。然而,风险识别的目的并不是仅用于各风险因素的独立评价,而是需将其结合起来,作为下一步运用风险评价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估的有效分析基础。

四、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确定风险管理需求及提供应对、防范措施的重要途径。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明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威胁性以及重要程度,并通过对其进行综合排序,发现风险间的关联性;二是可以明确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蕴藏的风险源,及时调整工作重点,适时将风险转化为机会,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目前,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方法有定性分析的调查法、类比法,以及定量分析的数据处理法、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本文选取风险评价指数法对前文识别的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点进行进一步评估。

风险评价指数法是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威胁性进行等级划分,分别赋予权重值,并将其结合评价相应风险。本文依据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的特点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划分为频繁、较频繁、偶尔、极少、不可能五级,并分别赋予5、4、3、2、1分,将风险威胁性划分为灾难性的、严重的、一般的、轻微的四级,并分别赋予4、3、2、1分。随后,将两者进行结合,形成风险评估指数表,并赋予1-20分的加权指数,数值越大则代表风险发生可能性越大,威胁性越强(见表2)。

通过61位一线高校辅导员及学生工作管理者填写的风险评估指数表,本文对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威胁性进行评估。同时,依据调研结果,统计得出97个风险点的平均值,并以一级风险为单位,进行逐项累加,求和输出,以相对风险值对其风险性进行综合排序,评估清单如表3所示。

依据学生工作专家组成员的分类意见,设定风险指数在300以上的风险属于高风险,100~300的风险属于中等风险,100 以下的风险属于低风险。由表3可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由于理论水平不足、服务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相对突出,风险值分别为204、229,能力风险属于高风险;而道德风险、责任风险归属于中等风险,其中,道德风险中的服务意识不足风险最为突出,风险值达到235,居于二级风险中首位;专家们一致认为,信任风险、制度风险客观存在,但因为可操作性较强、影响程度较低,因此属于低等级风险。

五、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行为风险多元,形式复杂,故其风险损失不仅会影响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及辅导员队伍整体建设、学生工作全局的稳定性,更会给学校乃至社会产生较强的负面效应。因此,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依据WBS-RBS风险识别矩阵识别及风险评价指数法评估的风险等级结果,分别针对高风险、中等风险及低风险点,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并以此进一步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高风险: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职业化建设

在本研究中,辅导员工作中的高风险主要表现为能力风险,即高校辅导员存在理论水平与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且此类工作风险在辅导员工作中经常发生,会对自身能力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严重后果。而高风险主要是在现行辅导员管理机制下,高校内部辅导员选聘程序不严谨、职称评定不对等、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不通及其上升空间挤压的现实反映[24]。因此,面对风险等级最高的能力风险,应从宏观角度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打造高素质的辅导员团队。在辅导员选聘过程中,本着优进高配的基础原则,重视学历与专业的构成,确保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设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相应指标作为参照,使辅导员能在标准化的制度体系范围内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进而也可有效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降低外部能力风险的发生。第二,明确高校辅导员职责,提升工作实效性。在实践中,高校应明确辅导员与校内各部门的工作交叉关系,以改变辅导员忙于烦琐的具象工作的现状,而使其发挥教育者、管理者及服务者的基本职能,积极开展本职工作。第三,探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高校应加大辅导员队伍整体的培养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适时安排岗位培训、业务进修、学术研讨等,资助支持科研项目,培养“专家型”辅导员,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时,促进辅导员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化解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其在危机识别、危机处置和危机干预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二)中等风险: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角色意识

在本研究中,中等风险主要包含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责任风险,即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精神及敬业精神,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不足等。而此类中等风险主要源于高校辅导员的边缘化地位,且存在“专职不专业”“谁都可以做辅导员”等负面评价,致使辅导员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由此导致其服务意识不足,或因工作疏忽而产生的各类危机事件。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道德风险与责任风险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因此,应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加强辅导员风险防控意识,以化解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道德风险与责任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完善发展激励机制。在辅导员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考核及保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强化队伍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同时落实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政策,改变辅导员晋升及评聘的困难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辅导员的“过客”思想,提高辅导员的主人翁意识。第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视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辅导员的教师地位与管理地位,使其在社会与高校中具有一定的认同度,以消除辅导员的戒备心理、退缩心理,从而在面临风险时能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第三,建设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高校应强化辅导员的道德认知,通过工作论坛、道德风采大赛、职业能力大赛等途径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理论学习,提升辅导员道德感,使其用职业信念引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进而促进辅导员的道德行为。第四,强化辅导员主体责任意识。日常工作中,主体责任意识始终是第一位的,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对象是学生,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因此辅导员要从人本主义出发,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即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帮助、生活指导与情感支持,增加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从而降低辅导员工作中的隐性风险。

(三)低风险:改善工作环境,制定政策措施

在本研究中,低风险包含信任风险和制度风险,主要指因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或不合理而导致的工作风险以及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风险等级较低的制度风险与信任风险主要归因于学校制度不合理及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同时,鉴于此类风险发生对象的独特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改善现有制度环境。高校学生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能有效地引领辅导员工作方向及指导校园活动的开展。高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加强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深入调研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遇到的阻力,以保障辅导员与学生能在各项制度的规范下实现两者的有效互动,达到防范辅导员制度风险的作用。第二,改善思政教育的软环境。高校应站在宏观的角度,改善思政教育的软环境,完备大学生对辅导员信任的外部条件,以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对辅导员信任感[25]。第三,维护学生稳定。辅导员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维护学生稳定。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已有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让学生自觉遵规守纪,从而减少辅导员工作风险。第四,加强学生信任教育。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學生的信任教育,培育学生积极的信任心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信任行为及提升学生的信任倾向,促进师生间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

胥海军,张秀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沿革及新时期发展与优化措施—辅导员工作体系规范化研究之一[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8-121.

张丽娜,杨建,程保晶,王春燕.赋权增能理念下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3):70-72.

朱建飞.知识管理理论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3-46.

陈晓梅.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困境和突围[J].教育与职业,2016(22):80-83.

韩志鹏,田洪森,张秋月.立德树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79-83.

郭栋.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和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78.

王世杰.风险管理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6(5):60-63.

胡敏.高校辅导员行为风险管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82-85.

李文红.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风险分析[J].教书育人,2011(18):46-47.

郑元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成因与预防[J].科技创业月刊,2014(3):141-143.

王彬彬,文粉娟.高校辅导员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路径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11-14.

庄琪,李海榕.人情关系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廉政风险防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4):82-85.

王晓旭,张瑞霞.基层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9(4):51-54.

赵健.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J].教育现代化,2018(47):260-261.

潘婵.从辅导员视角浅析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法律风险与防范[J].教育观察,2019(10):68-70.

胡帅.浅析高校学生工作法律風险防控—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为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9(47):111-112.

曹柳星,马靓.高校“双肩挑”辅导员疲劳现状调研及风险管理[J].人类工效学,2016(4):9-17.

明丽娟,荣梅生.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怠倦调查与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12):1628-1633.

陈文畑.高校安全管理弊端与辅导员安全责任风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9):84-86.

熊嘉逸.高校学生伤害事件的法律责任及风险防范分析——基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视角[J].韶关学院学报,2014(5):100-103.

苏坤.风险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53-57.

朱琴.风险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2-3.

夏鹂.从辅导员角度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风险防控[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1-13.

贾海利,赵冬冬.给高校辅导员的100条建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路丙辉.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战方略[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